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三点思考

2015-01-30董璐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道路马克思主义特色

董璐璐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三点思考

董璐璐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对这条道路的自信始于其自觉,它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之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科学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其自信的基础;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坚定有赖于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道路自信;自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路问题是根本问题,它规定着事业的性质和前进方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对这条道路的自信始于其自觉,它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之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科学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其自信的基础;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统一的整体,三者的统一是坚定道路自信的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始于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是指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这一道路的历史生成、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有准确清楚的认识,是对这一道路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对这一道路的自觉是对其自信的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的现代化之路。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开辟所开启的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17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拉开了人类现代化的序幕,机器的推广运用代替了原始的人力和畜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工业文明逐步建立起来。新航路的开辟将这种与传统的农业文明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推向全世界,“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1〕。古老的中国就是在工业文明全球扩张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始自我觉醒和向现代化启程的。近代以来改良和革命的诸多尝试、各种“主义”之争本质上都是道路之争,是为中国选择实现现代化途径的意见分歧。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救亡图存的诸多尝试失败以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经历了实践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之后,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之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并未对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作出具体规定,因为“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2〕,他们也没有预料到社会主义革命会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率先取得胜利。因此,社会主义建设本身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但是长期以来,苏联模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样板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自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决策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业全盘集体化,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开始了摆脱书本和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解放思想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程。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内进行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改革,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同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化大潮。政策的调整解放了生产力,也为我国赢得了发展机遇。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也是新的发展模式的起点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建设初步探索的延续,有其合理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得益于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反教条、重实践的光荣传统,这条道路的成功也是实践中成败反复、经验积累的结果。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正是在与“左”倾教条主义的理论斗争中开辟的,在与敌人枪林弹雨的军事斗争中验证的。革命的最终胜利与正确道路的选择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引以为戒,指出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4〕。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改革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刘少奇、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诸多意见。虽然这些有益的理论设想由于“左”倾错误的扩大未能付诸实践,但是它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新时期开辟新型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既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又与苏联模式的现代化之路相区别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在资本扩张逻辑主导下进行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机器的普遍使用,分工的日益细致,使工人成为机器单纯的附属品,无产阶级贫困化和环境的恶化日益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对亚非拉国家的掠夺和对新大陆的开发形成的,是以人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苏联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崛起展示了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制度优势。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生产资料的高度公有化抑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政治权力集中、思想文化垄断、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封闭僵化的发展方式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背离,必将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一条内部和谐稳定、对外和平崛起的新型现代化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奠基于道路的科学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规定了其领导核心、主体力量、总布局和总目标〔5〕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奠基于这条道路的科学性,即其内涵中所反映出来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经历曲折反复,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这条道路不是某种现成理论设计的简单实施,也不是缺乏深思熟虑的轻率选择,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建设实践中的诸多尝试,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复杂过程才选择了这条能够拯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近代以来,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各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获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为这条道路的开辟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物质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曲折,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从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它的正确性也被这一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所证明。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这条道路也将随着建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拓展,日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态,它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和方法论原则决定了它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万应灵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实现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俄国在革命胜利后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认识转变,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而中国地广人众、贫困落后的复杂国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苏联的先在实践都不能为我们提供通往社会主义的现成路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是必然选择。从社会主义改造的“赎买”政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实现民族复兴是我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历史任务,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6〕,即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正确途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辟的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立足于我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吸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与时俱进地丰富自身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基于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而探索开辟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7〕实践证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因此,它发端于现实的需要,形成于探索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决定了这条道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其中国化形态的产生既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也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任务与世界社会主义潮流历史契合的产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没有变,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且更加强调发展的公平化和人本旨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坚定有赖于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统一相一致,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制度自信则是道路自信的表现形态和有力保障,道路自信的坚定有赖于理论和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合理性最强有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的充分条件。然而,道路本身是属于实践层面的范畴,实践是动态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本身是不可重复的,实践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对实践过程的概括提升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道路探索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提升总结,是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反过来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对实践探索过程中正确经验的固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与之相对应,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的表现形态和有力保障。

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增强道路自信必须注重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理论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包括以我国国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点,用这一理论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历史生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对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实践进行概括提升的开放系统;从内涵构成来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科学发展论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道路的理论形态。与社会主义探索实践的持续推进相适应,这一理论体系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实践形态,理论体系则是其理论形态。我国在道路探索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我们的建设实践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总结升华,从中概括出关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建设等规律性成果,就具有了一般性的意义,它为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也开阔了世人对现代化的认识视野。这一理论体系凝聚着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精髓。所以说,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柱,必须重视道路探索中的理论建构。

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的表现形态和有力保障,增强道路自信必须注重对实践中有益经验的制度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除了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进行支撑之外,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是其重要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进行了明确规定,它既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宏观制度层面的内容,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体制规定等具体层面的制度,还包括法律体系这一总体布局得以有秩序运行的规范系统〔5〕10。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包括建设实践的领导核心、主体、路线、布局、目标的宏观规划,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道路的固化表现。将道路探索中各个领域的有益经验逐步制度化是保证方向、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国家向法治社会迈进的重要步骤。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持道路宏观规划各个方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制度为道路的探索搭建好结构框架,增强道路自信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对我们而言,社会主义不是一个无形的价值目标,而是现实的政治制度。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就是,一旦制度瓦解,社会主义将不复存在。所以说,道路自信必须以制度自信为基础。

除了以上几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还是经济、军事硬实力与文化、价值软实力相统一的结果。首先,道路自信最直接的基础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诸多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道路的成功也体现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其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路的开辟、坚持以及它的自信都必须有文化的支撑才有其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源泉。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基础才更加牢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在这一道路的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阻力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必须坚定对这条道路的自信,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迈进。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0.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Three Thoughts on Confidence in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ONG Lu-lu
(Ren 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evitable choice to realize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The confidence in this road origin from consciousness,and it is the road of modernism,the roa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it is,as well as,the choice of history and people,and it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logic an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logic.The distinct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nat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ag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of socialism is the foundation of confidence.The confidence in road,the confidence in theory and the confidence in system is unified together.To firm the confidence of road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ory and system.

confidence in road;consciousness;confidence in theory;confidence in system

D616

A

1009-1203(2015)04-0003-04

责任编辑 周荣

2015-06-12

董璐璐(1989-),女,山东博兴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道路马克思主义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