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建构及讨论

2015-01-30尹木子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化村庄村民

尹木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建构及讨论

尹木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村庄非农化是指村庄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表现出了与传统村庄不同的特征,并逐渐拥有现代城市特质的现象。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H省D镇下属的五个村庄进行的问卷调研和田野考察,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究村庄在生计模式、村庄服务业、村容村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领域呈现的非农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构村庄非农化的概念。

城市化;村庄非农化;生计模式非农化;思想观念非农化;生活方式非农化

一、村庄非农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回顾

1.相关概念综述。非农化与城市化是一对相生并行的概念,作为本文探讨的两个核心概念,两者关系也是整个研究开展的基础,因此,应首先对两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界定。第一,非农化。虽然非农化这一概念提出较早,学术界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是从劳动力变化角度解读非农化的,认为非农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的城镇化,即居民由农村转入城镇。吴怀连在《中国中部农村的非农化》一书中,区分了村庄劳动力非农化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离土又离乡,农民离开村庄,转入城市中的非农行业领域工作;第二种情况是离土不离乡,农民选择留在当地,依靠乡镇企业或从事其他行业谋生。此外,还有学者从村庄发展阶段、生产要素转移、村庄工业化及经济学视角来定义非农化。刘金海、杨雪婷在考察发达国家普遍经验的基础上,侧重从历史演变角度解读非农化的内涵,认为非农化是一个过渡或转型阶段,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1]。金一虹指出非农化是农村生产要素从传统大农业生产转移到包括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在内的、一切非农产业部门的过程。王颖从工业化来解读非农化,并指出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伴随着传统家族文化、地缘关系、群体基础结构、行政组织单位、社会实体、情感归属与社会归属等各个村庄、各个领域的整体性变化,此外,工业生产中的“新集体主义”思潮带来了村庄社会意识、关系模式、组织方式上的理性化和现代化。王金玲运用经济指标对非农化进行解读,认为非农化是非农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第二,城市化与非农化。城市化,又称城镇化。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不同学科对城市化有着不同的理解。经济学强调从农业向非农业经济结构转变;人口学注重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社会学关注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地理学则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陆益龙指出,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聚集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以职业分工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变迁过程[2]。关于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部分学者指出,改革之前,城市化的发展和非农化仅显示出很弱的相关关系,城市化发展明显滞后;改革之后,城市化的发展和非农化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变动已基本带动城市化的同向发展。关于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原因以及非农化对于城市的影响,董辅鼐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读,他认为正是农业劳动力由农业产业转移至非农产业,加之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有着较为严格的户籍管理,才使非农化进程早于城市化进程。非农化对于城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正向效用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某些“城市病”的加剧,如大片的贫民窟、大量的城市中的失业者、城市卫生恶化、交通拥堵等。

2.关于村庄非农化主要文献的综述。村庄呈现出城市的色彩,即体现出非农化。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村庄非农化进行解读。第一,关于村庄非农化的内涵。学者一般认为村庄非农化是村庄非农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村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村庄经济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以及乡村居民劳动构成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逐步增加。马少春进一步指出,工业化是村庄非农化的核心,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非农化的本质要求[3]。部分学者从村庄中出现的单位化现象出发,对非农化进行解读。部分村庄组织在非农化过程中,建构了一种类似于城市社区中曾经普遍存在过的“单位制”组织。包路芳认为非农化村庄的单位化现象是城市化背景下村庄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选择,村庄资源独享性是单位化村庄形成的关键因素。蓝宇蕴指出村庄非农化过程往往表现出土地的非农转化,还表现在单位化倾向和拟家族化倾向[4]。第二,关于村庄非农化的类型。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村庄的基本特征有较大差异,因此村庄的非农化也呈现出多种类型。由于近郊村庄有着更为明显的城市特征,既与城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又影响覆盖附近的其他村庄。就地理意义而言,与城市的距离表明的是村庄的位置状况及地理特征,距离城市越近意味着村庄地理分布及交通更为密集和发达[5]。因此,近郊村庄的非农化特征更加显著,学者们较多的是对这一村庄非农化类型进行研究。邹建平指出,近郊村庄体现了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复合性社会变迁。卢福营进一步指出,近郊村庄的非农化包括村落经济的去农化、村落成员职业和身份的非农化、村落空间和景观的去农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城镇化、社会成员权利待遇的城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镇化等重要内容[6]。村庄非农化研究中,“工业村”是比较集中的研究论域。折晓叶、陈婴婴进行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超级村庄”的研究,研究表明,这种村庄本质上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既是工业化社区,又保留着乡土社会生活秩序与原则”的村庄特点。第三,关于村庄非农化的测量指标。非农化是从农业生产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学术界通常用两个指标测量非农化:非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此外,辜胜阻还设计了人口非农比重、劳动力非农比重、投工非农比重、收入非农比重四种非农化的测量指标,用来反映村庄非农化水平。卢福营针对近郊村庄设计了非农化水平的测量指标,即通过人居环境的城市化程度、居民身份的转变情况、基层管理的转换状况、社会保障的享有水平等核心指标进行度量[7]。第四,村庄非农化概念的研究意义。在村庄非农化的相关文献中,不少学者提到了村庄非农化的概念,但是各位学者只是基于村庄研究的需要使用了村庄非农化的某一个侧面,学界并没有对村庄非农化概念形成一个全面统一的认识,甚至对村庄和非农化的概念认识都十分模糊。因此,有必要对村庄非农化的概念进行澄清,这也是后续进行相关研究的需要。我们在问卷调研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主要对村庄非农化的概念构成进行分析,侧重分析村庄在生计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非农化现象。

二、数据、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同一地点的两次调研。第一次调研是2014年6月21日至6月23日展开,对H省D镇的5个村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以座谈会和问卷调研方式进行。座谈会在每个村的村委会进行,邀请村支书、村主任、会计、村民代表等人,向其询问关于村庄人口、收入、村容村貌等方面的变化问题。此次分析的文本正是座谈会的录音记录,笔者将录音转成文字,形成分析文本共计3万余字左右,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从这5个村中各选出一个大队进行问卷调研,共搜集到300份有效问卷。第二次调研是在2014年8月12日至8月25日展开,在前一阶段调研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来到这5个村庄进行与非农化相关的田野考察。此次调研以访谈和观察的方式进行。通过对村委会相关干部的访谈,了解各村庄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的状况;通过与当地村民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结合对村民生活状况的观察,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消费用品、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走访这5个村庄及卫生所、商铺、工厂、集市、劳务市场等场所,了解村庄整体的非农化特征。

2.研究方法。我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使用QUALRUS软件实现文本的编码和概念建构。第一,先依据文本的关键词汇,建立一级编码(例如检索“银行”“超市”“商铺多”“早点摊”等词),再对一级编码进行语义归类,形成二级编码(例如上述编码统一归为“村庄服务业非农化”)。第二,通过对二级编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建构及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定性研究方法中,编码的一致性、科学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编码过程本身仍然是依靠研究者的解释和整体性分析。

三、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建构、分析和讨论

1.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基本属性和构成属性。第一,前人对于概念理解的局限。在村庄非农化相关文献的综述中,发现了前辈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两点理解局限。一是大多数对村庄非农化的定义是通过对现象的归纳描述形成,而较少涉及这一概念的内涵。从现象上界定村庄非农化的概念,非常直观和简单,但是,这种界定模式不能清晰呈现出村庄非农化的本质内涵。二是对于村庄非农化概念的理解,更多是在非农产业的思考中完成,在研究中聚焦于村庄的产业结构。实际上,这是将非农和非农产业相混淆。非农是村庄整体的一种特征呈现,包含了村庄的多个领域,而产业领域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不能反映村庄非农化的全貌。第二,关于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基本属性。一是关于非农化。首先要明确的是,非农化的主体一定是村庄,城市不会涉及非农化。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那么,非农化所指的就是村庄整体的非农化,而不是村庄中其一部分的非农化。非农化之所以成为现实,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非农化过程中,主体村庄受城市的影响,才完成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将非农化定义为城市影响下,农业、农村、农民原有特质逐渐消解,在内部结构和外显特征中表现出了城市现代特质的现象。二是关于城市化与非农化。非农化过程中,村庄要依靠着城市元素的带动,城市化进程与非农化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总的来看,城市化是非农化的前提和条件,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是一个可以全面覆盖并影响城市和农村地域的过程,因此城市化本身就伴随着城市特质对于农村的入侵。非农化表面看起来是被动的过程,其中又包含着农村在非农化道路中的主动创新。城市化和非农化相互作用的理想结果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发展。三是关于村庄非农化的内涵。在明晰前述概念的基础上,就很容易理解村庄非农化的概念。村庄客观上必然受到城市化的影响,而一种现代元素的注入,又必将改变村庄的形态。这种改变是深刻的,村庄不仅在外部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改变,在深层结构上也产生了与此前不同的变化。非农化的基本内涵,正是指在城市的影响下,村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中表现出的与传统村庄不同并逐渐彰显城市现代特质的现象。第三,村庄非农化概念的构成属性。如前所述,非农化给村庄带来的是整体改变。因此,理解村庄非农化概念的构成属性,可以从村庄的内部结构出发。本文将村庄分成5个结构要素,把每一结构要素的非农化体现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对于村庄非农化的整体理解。一是村庄的生计结构。这是以村民整体的谋生情况进行的非农化分析。对于村民来讲,如果在工厂或者第三产业中务工,而不是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职业身份就发生了变化或是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远低于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时间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再依靠从事农业生产获得,而是依靠其他生产方式获得,这些都可以体现出村庄的非农化。二是村庄的思想观念结构。这是以村民整体的思想意识状况进行的非农化分析。村民的整体思想意识是影响村庄发展的深层次力量。具体来看,人际交往关系从熟识到陌生,非农生产物品及享受性消费的增多及超前消费心理,无性别差异的生育意愿,对于土地态度的漠视,村民这些思想都是受城市影响的结果,都可以体现出村庄的非农化。三是村庄的生活结构。这是以村民整体生活状况进行的非农化分析。生活方式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观反映出一个地域的基本特征。考察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理解村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村民在衣食住行中的物品选择和消费观念,以及在休闲娱乐方面所做的选择,比如追求服装品牌,网购生活物品,饮食的非自给自足,房屋配套设施齐全,有非农生产性质的交通工具,广场舞等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计算机网络宽带日常化,这些都可以体现出村庄的非农化。四是村庄服务业结构。服务业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这是以村庄的产业构成情况进行的非农化分析。此前学者经常涉及村庄非农化领域。传统村庄是以大农业生产为主,如果一个村庄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速兴起,则表现出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具体来说,村庄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村庄中的饭店、宾馆、超市、商铺等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实体的兴起,都可以体现出村庄的非农化。五是村庄的物质外观结构。这是以村容村貌的情况进行的非农化分析。村庄的住房、道路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可以体现村庄的非农改变。具体来说,住房经过了土坯房——土木房——砖瓦房——小洋楼(楼房);房屋经过了随意兴建——整体规划;道路经过了泥土路——柏油路——水泥路(地砖路),这些也体现出了村庄的非农化。

2.村庄非农化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我们除了讨论村庄非农化的建构问题,还初步探索了村庄非农化与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主要相关概念包括:生计模式非农化、思想观念非农化、生活方式非农化、村庄服务业非农化、村容村貌非农化。这些概念与村庄非农化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我们仅从这些概念与村庄非农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关系层面进行讨论。第一,生计模式非农化。一是职业结构的非农化。传统村庄居民绝大多数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并以此为主要谋生手段。具体来讲,他们的职业是与粮食种植、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农业生产项目密切相关的。而村庄的非农化,首先体现在村庄居民在职业归属上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家庭收入的非农化。农业生产对于村庄家庭收入已经不再起决定性意义,家庭收入多靠非农产业获得,收入来源呈现出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收入成为人们生产活动的主要驱动力量。对于村庄来讲,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收入远高于农业生产,收入成了推动村庄非农化的关键力量。三是劳务市场的非农化。村庄劳务市场的出现和繁荣,为村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谋生渠道,密切了城乡间的联系,消弭了城乡间的沟壑,既服务了城市,又改变了村庄,加速了村庄非农化进程。第二,思想观念非农化。一是人际关系的非农化。现在村庄居民在人际交往关系上更趋向于“陌生社会”的特征,与陌生人的交往表现出冷漠化的一面,他们开始像城市居民一样注重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村庄居民的人际关系呈现了村庄非农化的趋势。二是消费观念的非农化。村庄中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显著上升,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农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以往中国村庄居民保守、节省的消费观念逐渐淡化,村民开始追求更高的、与城市越来越接近的生活品质,消费理念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农化。三是生育观念的非农化。村民的生育观念有了根本的扭转,超生的现象已经比较少了,绝大多数都能自觉遵照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多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还有个别家庭甚至选择了不要孩子。重男轻女思想在村庄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村民在生育观念上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城市特色。四是土地意识的非农化。土地功能的日益下降使得村民对土地的情感越来越弱,村民的生活不再与土地息息相关。传统村庄中,土地在维系村民关系上发挥着重要功能,村民的同质性特征正是由土地带来的。现在的村庄,土地已经失去了原有魅力,村民失去了土地的同化效应而逐步具有了异质性。传统的土地观在城市化的面前变得支离破碎,而被一种实用和功利的观念所替代,这一过程彰显了村庄非农化。五是城乡观念的非农化。老年村民和年轻一代村民在居住地域选择上的代际差异,体现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高楼效应”。老年人长期居住在城市“高楼”中,直接减少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造成情感交流需求的满足困难,从而导致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而年轻人逐步接受了城市意识中的“隐私”心理,不期望被打扰,“高楼”恰好可以为其提供了一种隔离机制,既满足了隔离心理,又满足了安全感的需要,体现出了明显的非农化特色。第三,生活方式非农化。一是穿衣购衣的非农化。村庄中年轻一代对于服饰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选择到市区购买优质服装或品牌服装。这既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相关,也与消费意识的现代化相关。此外,很多村民通过网络方式购买衣物。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村庄与外界的连接,加速了村庄的非农化进程。二是饮食来源的非农化。村民的饮食来源不再是自给自足,每个村庄都有超市、小卖店,里面除了会销售日常用品、也会有熟食、蔬菜和水果,给村民提供日常食品,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总的来看,村庄的日常饮食已经融入市场化、城市化的元素,加速了村庄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进程。三是住房条件的非农化。村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少家庭住上了楼房。村民家中的内部装修与城市没有差别,液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磁炉、豆浆机、沙发、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四是出行工具的非农化。轿车的拥有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村民的消费水平。村庄家庭拥有轿车,表明村庄消费水平与城市的距离逐渐缩小,村庄中年轻一代在生活品质上逐渐趋同于城市。五是休闲娱乐的非农化。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密切了村民同外界的联系,村庄中的年轻一代很多选择在网络上获得休闲和放松,而年长村民则多选择外出旅游。社会流动的增多促使农村居民更广泛地接触城市文化,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这些都表明,村庄休闲娱乐方式深受城市的影响,并紧跟城市的步伐,体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第四,村庄服务业非农化。村庄服务业的繁荣,可以满足村民多种多样且具有较高品质的需求,增强了村庄的活力,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彰显了村庄非农化的成就。一是各类商铺的出现。与城市服务业的区域分布相同,村庄主要道路两旁及村庄内部均开设店铺,人群聚集较多的地区店铺更为集中。商铺林立既反映了市场对于村庄的影响逐步扩大,也充分反映出了周围村民的需求及村庄居民谋生手段的非农化。二是出现了露天摊位。除了固定店铺为居民提供特定需求品之外,还有零星的室外货品销售摊位,满足了村民在衣食住用等方面的需求,此外,露天摊位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灵活特点,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三是废品回收。每个村都有若干家废品收购站,回收附近农户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品。非农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环境意识的增强,体现了非农化对于村庄的影响。四是宾馆旅店。一些村庄新建连锁酒店,类似城市的中档酒店,为过往人口提供餐饮和客房服务。这说明当地村庄在外来流动人口上的频繁,同时也使“家办酒席”转向“社会办酒席”的非农化转变。五是洗车修车。随着村庄与外界联系的增多,村庄交通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洗车修车业务的提供满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村庄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开始趋近于城市化。第五,村容村貌非农化。一是村庄住房格局的变化。传统简陋村房几乎消失,砖瓦房普及,楼房和小洋楼的数量越来越多。村庄房屋的格局逐步得到统一规划,在外部感官上呈现出现代化的特色。二是道路设施。村庄中的大小道路经过平整、扩宽,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与外界的交流,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反映出村庄基本发展水平,这与村庄非农化有着密切联系。三是健身器材。在村庄中的小广场或人群经常聚集的地方,设置了健身器械,为村民提供了科学锻炼身体的渠道,使得村民健身意识向城市靠拢,进一步体现出村庄非农化的特点。

四、具体编码过程

通过检索关键词汇(一级编码),对村庄非农化概念及相关概念进行编码。主要编码包括:生计模式非农化、思想观念非农化、生活方式非农化、村庄服务业非农化和村容村貌非农化。

1.生计模式非农化。生计模式非农化是村民在谋生手段上,越来越明显体现出依靠非农产业的特点。主要是指:村民的职业身份越来越多的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其他行业;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越来越少;村民家庭收入越来越主要靠非农产业获得。具体来讲,生计模式非农化主要体现在职业结构、收入来源、劳动时间三个方面。其中,职业结构非农化即非农职业的从业情况,例如打工、搞运输、跑出租、工厂上班等职业的从业情况。收入来源非农化即从事各类职业的收入,例如打工收入、土地收入等占总收入的比重情况。从事劳动时间非农化即在各类职业中投入的时间,例如打工、农地耕种等工作耗费的时间。

2.思想观念非农化。思想观念非农化是村民整体的价值观、态度、思维方式逐渐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逐步具有了城市的现代理念。主要是指:生育观念上从有性别偏好到无性别偏好;人际关系上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消费水平有所提高、非农业生产品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品增多;土地意识日益淡薄,等等。具体来讲,思想观念非农化包括生育观念、社会关系、消费观念、土地意识、城乡认同、婚恋观等方面的非农化转变。其中,生育观念的非农化即关于限制子女数量、无性别偏好等观念的形成;社会关系的非农化即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例如老年人之间的熟悉度高于年轻人与年轻人的熟悉度以及代与代之间关系的陌生;消费观念的非农化即对于家用电器、生活日用品、娱乐休闲方式等方面消费观念的转变;土地意识非农化即对于土地收益、土地情感和持有土地面积的下降;城乡认同的非农化即对于村庄社会的青睐程度的变化,例如对村庄环境、人口的赞成态度;婚恋观的非农化即对于结婚时间、对象选择标准等观念的变化;健康意识的非农化即对于身体健康关注度的变化,例如对于定期体检、保健意识、健身活动的主观倾向。

3.生活方式非农化。生活方式非农化是村民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以及休闲娱乐、风俗习惯中的基本表现逐步具备了城市特征。主要是指:穿衣品质逐步提升,饮食日益商品化,住房环境越来越现代,小轿车越来越普及,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具体来讲,生活方式非农化体现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非农化。其中衣食住行的非农化即日常生活基本物品的购买方式、品质、种类的变化;休闲娱乐的非农化即电影、电视、网络、棋牌等休闲娱乐项目的变化;风俗习惯的非农化即村庄婚丧嫁娶等传统的变化。

4.村庄服务业非农化。村庄服务业非农化是村庄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为村民提供内容越来越完备、品质越来越好的服务。主要是指:宾馆条件和服务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商铺数量越来越多、种类日趋齐全,饭店能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超市商品种类越来越齐全,水果摊小吃摊能够为附近居民提供灵活多样的食品,洗车行和修车行可以很好服务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具体来讲,村庄服务业非农化主要是村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包括超市便利店等日常生活用品售卖店铺的日益增多,名牌服装鞋帽、家具、家用电器、珠宝首饰等商铺的出现并增多,银行、投资咨询机构、移动通讯为村民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宾馆、饭店等餐饮行业的壮大,机动车、农机车修理店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的便利服务。

5.村容村貌非农化。村容村貌的非农化是村庄在房屋、街道、基础设施建设等客观外部特征上呈现出现代化的特色。主要是指:传统简陋村房几乎消失,砖瓦房普及,楼房的数量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宽阔平整;村庄房屋和格局逐步得到统一规划。具体来讲,村容村貌非农化体现在村庄外部感官形象上,包括村庄房屋的翻新程度,公路和村路的修缮、宽度、平整度,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建,广场、绿地的面积,垃圾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的变化。

[1]刘金海,杨雪婷.农民非农化及对乡村社会影响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7,(6).

[2][5]陆益龙.村庄会终结吗?——城镇化与中国村庄的现状及未来[J].学习与探索,2013,(10).

[3]马少春.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4]蓝宇蕴.非农化村庄:一种缺乏社会延展性的社区组织[J].广东社会科学,2001,(6).

[6][7]卢福营.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水平与类型——以浙江省9个近郊村落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责任编辑 王亚伟]

C912

A

1671-6701(2015)02-0075-06

2015-03-01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编号:L14CSH012)阶段性成果

尹木子(1988— ),女,吉林长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农化村庄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我的小村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村庄,你好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农化人不谈九九六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