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苦功夫 求得真学问
2015-01-30
下得苦功夫 求得真学问
刘晓东:首先我们从第一个秘籍——勤学开始。我记得习大大说过一句话,叫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他同时提到为学贵在钻研,贵在勤奋,贵在永恒。2015年是一二九运动的80周年。80年前,有一个人提出了一句口号,叫华北之大还能否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句话是时任清华大学的党支部书记讲的,在清华大学告全国民众书中发出铿锵的呐喊。我想这呐喊,它既代表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也呼喊出了当代知识分子求学的口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保持住知识的火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浩浩荡荡地奔向祖国的西南,组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就是这一所只建立了八年的大学,却培养出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8位“两弹一星”的元勋,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人才培养效率之高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当年那些青年艰苦求学的奋斗精神,给现在的年轻人很大的鼓舞和启发。这让我想到了清华大学排的一部话剧叫《马兰花开》,展现的就是西南联合大学在那段时期培养的邓稼先先生为国求学的经历。
我想问问清华的邴浩老师,《马兰花开》展现的是当年的历史背景,这诠释了邓稼先什么样的情怀?
邴浩:我觉得《马兰花开》呈现的邓稼先,是全校的一个代表。各位都知道,邓稼先当年考入西南联大的时候是1941年,正是我们国家积贫积弱,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一批有志青年从北京远赴云南昆明去投考西南联大,应该说这批年轻人内生的学习动力也好,包括报效祖国的情怀也好,确实是非常强大的。这个片子里有一个细节,邓稼先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第九天就登上了回国的船。当时他的导师挽留他在美国继续从事研究,但是他知道,他学习、做学问,更重要是为他的国家服务,因而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路。我想这就是大的时代、背景所融入到每个人心里的情怀。
你也介绍到,当时的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批人才,我专门查了资料,西南联大八年总共招生大概8千人,出了170多位院士,成才率非常高。其中有一些校友在他们的回忆录里写到,当时的西南联大那种不唯上、不唯书的氛围,那种探寻真理的氛围非常浓。例如华罗庚可能请学生到他的办公室里去讨论问题,学生没有因为你是大教授我是学生就畏惧,而是有那种挑战权威的精神,并且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大家可以辩论,可以争鸣。所以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应该说也为那一批人的成长——对他们持续地开展学术研究,对他们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刘晓东:刚才邴浩说了,在那个年代求学非常大的动机是报国。如果对比今天,对于现代的青年,激发他的这种勤学的动机是什么?
邴浩:在去年清华的教育讨论会上,学校提出了一个六个课堂的概念,概括为6个C。第一个C就是classroom,这是我们传统教室的意义。第二个C就是campus,就是大学校园。这两个我想大家是没有争议的。第三个C就是country。我们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是学生学习培养本土情怀,包括他对这个国家,对基层,对人民的情感最重要的载体。第四个C就是cross culture,就是我们的交叉文化,我们的国际化。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让学生有国际的视野,能够在国际的平台上进行学习。第五个C就是网络。大家都知道现在大规模在线教育,都说网络对学生的冲击,但没有看到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比如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学习的方式,而且可以将终身的学习有效地延展出去。最后一个C就是媒体,是我们学生的手机。我们不仅要看到互联网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也要看到互联网、包括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开放程度的发展,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拓展他们的全面视野所创造的平台。
刘晓东:我们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调研,以科大为基准,现在学生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87%是来自于网络媒体,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十几来自其他方面。我们可能意识到现在的阅读已经进入到了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张树辉老师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去深度阅读?
张树辉:我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涵养心灵的过程,要怎么样引导学生呢?首先,学生们希望获得深度阅读,获得思考和思维的提升。这里面有几个环节,是需要我们教师考虑的。
第一,能不能让学生有时间去读。我不知道在座的学生一个星期有几堂课,我问过我们的孩子,他们最多一个星期有48节课,这是什么概念?他从早上到晚上都在上课,这个时候你让他去读教材之外的东西我觉得不现实。我想我们的团学工作能不能够给他们拿出一些时间来引导约束。
第二,网络推荐的书单特别多,校长推荐的,专家推荐的,小孩们有一个选择的困难,我们怎么去引导他们选择?
第三是我们怎么读的问题,我看到前一段时间微信上朋友分享了一个东西,就是12所大学的校长去推荐书单。有一个书单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点意外,香港科技大学的校长陈繁昌,他推荐的一本书是《神雕峡侣》,我当时看了特别有同感。我想为什么《神雕峡侣》可以作为深度阅读的一个推荐的书目呢?从陈校长的推荐词里面,你能看到原因:书里有历史,有人性,有文化。这就是我们让学生读书时希望他们能读到的东西。
最后就是读懂的问题,就像咱们读《平凡的世界》。我重温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就是他的写作随笔。他说《平凡的世界》是要呈现从1975年到1985年10年间中国大社会的人生百态。我觉得咱要是读懂这个,把书放到历史中去读,可能读的感觉就不一样,思考的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深度阅读其实需要咱们去引导。
有的家长认为接种了流感疫苗以后就不感冒了,或者之前接种过流感疫苗孩子仍患感冒就觉得疫苗没有用,这些想法是错误的。
刘晓东:陈科书记,您有什么妙招吸引学生参加学校发起的读书活动?
陈科:首先,我们现在在做一个读书沙龙。我们事先告诉大家,这期要分享哪一本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通过邮箱认证自愿报名,也可以到现场来听听,通过抽奖的方式来赠送这个书。我觉得这个办法还比较有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总能吸引一部分人。
其次,就是《平凡的世界》和《狼图腾》等很多都是从看这些影视作品,再回过头来看书。这也启发我们将网络作为一个工具,加强媒体的传播和设计作用,来引导学生去读经典。就像企业一样,真正的产品本身和你的营销的本身是同等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引导性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第三我觉得可以从目前奖学金的设计上去着手。比如说读书,我们也设一些奖学金,或者说我们每个月可以举办一个学校的书记、校长和同学们的读书分享会等。
刘晓东:习大大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有浩然之气,可以让人保持思想的活力,也可以让人获得智慧的启发。
我想接下来要问一下学生,北京大学的郑方圆同学。我们先通过一张图片来认识她。请告诉我们这张照片是在参加什么样的活动?
郑方圆:去年五四的时候,我们举办一个活动叫“青春中国梦,赤忱五四情——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我们跟习大大一起站在台下观看现场诗会时拍的,也是非常的幸运离习大大这么近。当时我们现场有两首诗,一个是非常有名的《沁园春.长沙》。还有一首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聆听青年》,讲的是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共兴衰的过程,展现了北大学生承担责任和使命的担当感。
刘晓东:你觉得诗里面,哪个段落能给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不能现场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郑方圆:我对最后一段印象蛮深刻的,“那声音,犹在耳边。那是所有时代的奋进者与开拓者,那是这个民族永远的青年。九十五年了,你的足迹印在复兴路上;九十五年了,你有千万张崭新的容颜!请聆听青年,聆听永恒的青春汇聚成恢宏的梦想,这梦想种在燕园,种在你我心间。”
郑方圆:在诗会的现场,朗诵完这首诗之后,习大大把周围的同学聚拢到身边,与我们进行了深刻地交谈。他当时提到了三个字:责任感。他说不管是《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还是《聆听青年》这首诗,都体现了每个时代青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这首诗里面,这种责任感是我们现在青年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实力。
刘晓东:说得好。我想接着问现在比较流行的问题,最近在微信上,有一个帖子特别火,叫《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作者在文章里面若隐若现地提到了,感觉生活在碾压着我们的知识。从你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另外从学生角度来看,如何正确地理解习大大提出的勤学?
郑方圆:这里面有一段是讲为什么他认为学习无用。是因为他跟师兄同时提到,他们回家之后,村里面的人见到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工资有多少,所以他们特别怕出门,就经常待在家里,很早就回到学校。这是他提出学习无用论的论据,但是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们从古代到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我们常说一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特点。所以邻居他可能问你的工资有多少,这句话跟他问你在哪儿工作,或者是今天有没有吃饭,在我看来是很类似的一种问法,他是表达对你的关心,这个可能跟西方的文化不同,所以它不能作为知识无用论的论点吧。而且我也看到总书记的一句话: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他也提到知识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树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又形成自己的意识和见解,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从这点就可以看出,知识并不可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从古至今都知道,知识就是美德,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都不认为知识是无用的。
邴浩:所谓知识无用论这个观点,我想起了一个小段子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前我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我问你上大学有什么目标吗?他说我上大学之前,高中老师告诉我了,你考上大学一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上大学之前全部的目标都是上大学。我就跟他开玩笑,说你上了大学,你可能还要在学校念硕士念博士,当然你足够优秀,念完博士以后可以找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作为优质的理工男,收入也不错,然后你可以娶一个漂亮的太太,如果你符合二胎政策,你还可以生两个孩子,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家庭。然后你拼命地挣钱和夫人一起培育孩子,你未来的后半生主要的经历是培养这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又非常优秀,上清华的幼儿园、北大附小、人大附中,足够优秀的话,读完本科之后读硕士,读完硕士以后再读博士,读完博士以后,再重复你的路径。
所以有的时候我就反问学生,我们经常嘲笑放牛娃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读书只是为了挣钱,只是为了生活,那我们跟这个放牛娃有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嘲笑这个放牛娃。就像你刚才说的,这个帖子里面提到学习无用论,他可能觉得我学习了挣不到钱,没法让我过非常体面的生活,可能觉得无用。但这里面有一个观点,你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实现你一个远大的梦想,还是只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当然,物质上过得体面一点更好。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他究竟学这个东西是为了把学问探究透,为了在这里面做一番事业,无论去学术上摘取桂冠,还是在基层工作中,为更多的人服务,我想可能需要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去支撑他。如果仅仅盯着房子、票子、车子、孩子等等这些,可能他会觉得学习还不如同学,中学毕业以后就直接去挣钱,可能收入也不错。
所以,我觉得确实应该引导同学去追梦。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太关注眼前的东西,但是你真正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这些东西都不缺的时候,可能他内心会有一定的遗憾。
刘晓东:刚才各位老师和同学分享了关于勤学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共同梳理了激发勤学的动力和动机问题,我们也涉及到了读书,回应了读书无用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怎么样去把它融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