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与未来
2015-01-30关丹丹
关丹丹
( 1.海南师范大学 法学院;2.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 海口 571158)
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与未来
关丹丹1,2
( 1.海南师范大学 法学院;2.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 海口 571158)
[摘要]改革开放史料的收集是进行改革开放研究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有效地抢救性收集、保存这些改革开放史料,成为尊重改革历史、保护改革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任务。而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能够直接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史料保存及利用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具体的建设方式就是,根据改革开放史料所面对的三大利益阶层——政府决策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的需求,分为电子库、实物库两种形式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发展改革开放信息技术、提供改革开放史料信息资源、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的范围内,而是应该扩大这个范围,把发展改革开放文化教育、完善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共享体制也作为改革开放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使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成为中国全面开展深化改革的助力器。
[关键词]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直在改革中前行,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央决定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个有利契机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是一个战略抉择。”[1]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攻坚阶段,要预见并克服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所遭遇的难题,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改革开放史的研究,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从而以史为鉴,把握国情。
一、改革开放史料的保存及利用现状
收集和整理史料是进行新的历史课题或新的历史领域研究的前期步骤,我国传统史学研究主要从档案、资料丛刊、报纸、期刊、口述史料、人物研究史料、方志和外文史料等七个方面进行收集。因此,改革开放史料的收集整理首先要从这七个方面着手。但是,从这七方面改革开放史料的保存现状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从改革开放档案史料的整理和保存来看。近百年以来,我国各时期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历史档案的整理与保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仅设立了国家档案馆,各省市也相继建立了档案局(馆),形成了一个由上到下收集、整理、保存历史档案的完善的档案事业体系,“文革”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又相继建立了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机构,这些地方珍藏的大量历史文献档案为改革开放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存放档案地点多的同时也意味着改革开放时期的资料庞杂、数量极大,在进入21世纪前,仅“中央档案馆存有档案66万卷、资料150万册、声像档案8 500 余盘”[2]2。面对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大量信息,筛选史料、辨别真伪,是对研究者的一大考验。
第二,由于改革开放时间较近,机密档案多未解密,并且,总有一些重要事情是不会有档案记录的。作为弥补,应注意多挖掘和利用口述史料。自1960 年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委员会及其办公机构,进行历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并号召过去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活动的知情者,提供资料和撰写回忆文章,予以出版。除此以外,全国各地均以各种形式开展进行口述历史的活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些地区相继出版口述历史的书籍,包括《广东改革开放先行者口述实录》[3]《口述历史:亲历——上海改革开放30年》[4]《浙江改革开放30年口述历史》[5]《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口述史》[6]《百姓记忆——桂林1978-2008》[7]《历史不止一只耳朵: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实录》[8]等正式出版发行;现阶段最具影响力的成果应该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开放口述史》[9]一书。记录改革开放重要当事人的回忆录和口述史已经成为近年来书籍出版的热点之一。在口述改革开放历史的史料收集方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利用摄像等新媒体设施,从影像角度对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人物进行访谈记述。上述口述历史的记录工作主要是由三个主体牵头开展的:一是政府部门中的党史研究机构或档案局;二是地方新闻媒体;三是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但是,从总体上看,三者基本各自为政,缺少联系交流,如何充分利用政府机构的资料优势、新闻媒体的硬件及宣传优势、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优势,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口述史料收集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从口述史料形式上看,基本是以书籍编著和出版为主,影像及新媒体史料较少,并且,无论是编辑出版的口述史还是影像记录的口述史,都还没有人为地进行收集并整理归类。从口述史料的区域性来看,基本上以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史料为主,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口述史料还有待收集整理。
第三,资料丛刊方面、报纸和期刊方面,由于无法精确统计数字,特别是报纸方面连完整的报纸目录都无法统计,因此很难进行史料筛选和整理。另外,人物研究史料、方志和外文史料方面的改革开放史料也还未有人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而改革开放实物史料的收集方面,由于时间较近,大部分民众、研究者及政府决策者还没有意识到实物史料保存的重要性,因此,为避免珍贵的实物史料因时间原因而灭失、消损,实物史料的收集保存也刻不容缓。
二、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时代,在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信息化将成为改革的最大助力,改革开放史料可以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收集、保存和利用。通过高度应用信息技术,厚重繁杂的史料可以以数字或数据的形式形成一定量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被人们高度共享,这就是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构想。那么,改革开放史料到底采用什么样的信息化建设方式更有利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呢?首先,我们要对不同利益阶层和群体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方式的设计。
(一)三大利益阶层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的需求
改革开放面对的群体可以区分为三大利益阶层:政府决策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由于三大利益阶层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因此其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的需求面也各不相同。
第一,政府决策阶层。政府决策阶层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主要担负着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对于政府决策阶层来说,社会稳定是大前提,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到来之际,利益关系的调整上将会有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稳定就更加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取得政府决策阶层的支持和认同,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的建设必须是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发展。
第二,知识分子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两方面的历史作用:首先,将改革开放信息和生产结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生产力主体;其次,消费改革开放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是消费主体。
第三,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主要是消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后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主体。与知识分子阶层的消费不一样,知识分子阶层消费改革开放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研究,而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消费改革开放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历史、增强自我教育和文化修养领域,其主要方式体现为文化娱乐、继续教育及家庭子女的培养教育等方面。
(二)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主体
从三个利益阶层和群体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的需求来看,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只能是民间知识分子阶层。
第一,虽然政府决策部门非常重视改革开放史料的保存和收集,但是,政府决策部门不能成为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这是由政府决策部门的职能性质来决定的。政府决策部门收集改革开放史料的目的仅在于档案记录,而并非传播共享,更不在于进行理论研究,其也缺乏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的能力。其次,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之下,政府决策阶层在主观上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只能在其控制范围内进行有限发展,这种信息公开的限制不仅影响改革开放史料作为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极有可能因为缺乏对政府决策部门信息管制的监督体制,导致政府决策部门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的过度控制。
第二,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作为改革开放史料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其既不具备大量收集改革开放史料的能力和精力,也没有有力的信息技术和设施的支持,因此,其当然不能成为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主体。另外,新闻媒体基于其在传播以及影视等新媒体设施方面的优势,在口述改革历史的记录、出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新闻媒体过于追求社会新鲜资讯,不会长期关注于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具备筛选分辨史料信息以及进行后续研究的能力。
对于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来说,知识分子阶层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其既能够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与改革开放信息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是建设和使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同时又是提供改革开放信息服务,以及消费改革开放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主体。所以,知识分子阶层应当承担起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同时,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决策部门、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新闻媒体的支持必不可少。政府决策部门在档案资源和解密文献的及时提供上,应用政府财力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购买上,均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中国应该把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作为战略选择,“走向消费大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二次转型与改革”[10]65,家庭及体力劳动者阶层作为改革开放信息资源服务的最大消费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三)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方式
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只有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产品和普遍的信息服务,满足社会不同利益阶层和群体对改革开放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才能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就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方式。
第一,构建数据化、网络化的信息共享平台。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主要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从而实现改革开放史料从厚重的纸本材料向便捷的数字化信息转变。而改革开放史料信息的数据化,不仅可以实现所收集史料的海量集中存储,还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快速和大规模的远程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实现跨地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及时响应,也使得这些资源得到统筹管理和综合利用,从而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和重复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网站、论坛、网络社区等形式),实现改革开放史料信息网络化,便于知识分子阶层搜索改革开放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分类进行改革开放相关研究,也便于对改革开放感兴趣的群体相互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共享资源。
构建数据化、网络化的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共享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障改革开放史料的真实记录,维护信息共享平台的社会公信力。所以,作为对外开放的信息网络平台自身应该定位于客观描述改革开放史料上,而尽量不加以褒贬,减少评价性内容。另外,还要设置分级制度,把不同等级的改革开放史料分类或分人开放共享,能公开的公开,不能公开的采取一定程序进行把关。
第二,构建实物信息共享平台。改革开放历史文物的征集、收藏、展览和研究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方面,广东省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和厦门市政府的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深圳市政府通过法律文件的形式认定改革开放历史文物范围[11]88。
综合各方资料,按照史料征集对象,改革开放实物史料可以分为几类:(1)大型实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建筑、雕塑等;反映地方区划历史沿革、人文历史及地理变化状况的文物等;与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改革开放重要史迹、实物,如人物故居等。(2)改革开放重要人物的手迹、书信、日记、照片,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3)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包括音像类的录音带、录影带、影视光碟等;宣传类的旗帜、标语、布告、海报、传单、横幅、会标、广告等;书刊类的书籍、报纸、杂志、画册、教材、教案等;纪念类的勋章、徽章、纪念章、印章、奖杯、奖状、证章、证书、证件等;通讯类的电话、大哥大、BB机、手机、传真机等;生活类的牌匾、票据(包括外来劳务工寄款、物凭证)、证券、工资条、服装、乐器、歌谱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类的各种笔、三角板、圆规、比例尺、墨水、打字机等;工作类的各种手工和电动工具、仪器、器具、表演道具、各种车辆等;党政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取得的各类礼品。
对于大型实物类的改革开放史料,需要由地方政府对这些文物进行立法保护,并且建档进行修缮和维护。也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将改革开放相关的大型实物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将地方区划变革图文化设立成纪念公园的形式。对于改革开放重要人物的实物收集可以建设专项机构进行收集,并对这些史料进行研究。对于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可以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广泛征集,建立成实物场馆进行展示。改革开放实物场馆应该主要面向家庭及体力劳动阶层,通过非营利性的文化娱乐方式对其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展示。而保证改革开放实物场馆的持续运营,需要政府部门凭借其自身财力进行公共服务的购买,也是推动政府创新管理机制的一种方式。
第三,充分发挥传统改革开放史料保存及利用方法。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还在于传统史料的收集和积累。笔者认为开展改革开放史研究,首先要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作为研究的主要史料依据,包括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等通过的报告、做出的决议、颁发的文件法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报告、讲话和文稿等。
针对改革开放档案史料的分类和存放地点的特性,应当着重在对以下史料的收集上:一是中共中央及其直属机构和派出机关在改革开放期间形成的重要文献资料;二是政协、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形成的档案资料;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社会活动家的手迹、书信、日记等;四是与馆藏档案有关的声像档案、照片档案;五是党、政、军、群机关编辑出版的报纸、刊物和各种文献资料;六是国外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评价性资料。对于口述历史史料的收集可以分为综合性回忆录、专题性回忆录(重大历史事件)、地区性回忆录(地区的重大事件)、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自传式回忆录几种类别进行分类收集。还可以通过设立口述历史组,自组成员对改革开放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访问式记录。
为了扩大传统改革开放史料收集面,以及促进知识分子阶层的研究交流,可以通过创办改革开放史相关的专项刊物,在刊物中设置史料展示、口述史料记录、史料研究和评论等板块。通过学术刊物这种传统信息平台,推动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和学术交流,达到改革开放史料信息专业化的目的。
三、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就是推动各阶层人们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平台,具有学术和现实中的双重意义。
第一,实现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意味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改革开放史料的收集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之一,而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就意味着学术研究的开放,不仅能够向决策者、研究者和社会大众提供改革信息,纪念并传播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学术研究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内,还能够达到文化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也便于学术研究的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
第二,实现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信息化就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生产力。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它首先是一个史料记录、收集和积累的过程,但它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对史料进行辨伪存真从而进行分类研究,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的方向,站在时代高度和国际视野来创新机制、引导市场、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对国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针对性指导。
更直观的意义在于,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能够直接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史料保存及利用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具体到各个领域:史料收集展示和广泛的人民群众相融合,需要依靠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在深化改革诸多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境下,如何总结历史规律、借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离不开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行政体制改革,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
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未来目标
以中国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设施情况来看,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要充分开发利用好改革开放史料信息资源,就要对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安全进行立法保护。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安全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并不是无限制的行为,其首先要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接受政府的管制,但是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条件下,正确发挥政府管制作用是一件很难把握的事情,有可能出现政府管制随意,导致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无法正常实现并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其次,共享改革开放信息的主体将重要信息或保密信息散布、贩卖、出售,或者在公共社交平台发布不实言论等行为。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问题,只能通过立法对政府的过度管制行为进行限制,并完善网络、信息化方面的相关立法,保障改革开放史料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化能够充分发挥新型生产力的作用。
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建设所依靠的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广泛应用,还需要政府提升自身管理创新的能力。一旦改革开放史料信息化下的产品和服务被消费者接受,未来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政府就应该利用自身的财力和影响优势,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来满足人们对改革开放史料信息活动的需求。特别是地方区域改革开放史料信息的开发更离不开政府决策部门的支持。
完成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代表中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信息能够被高度共享。伴随改革信息库的推广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能够被高度借鉴和应用起来,从而使得推动及进行深入改革的人们的智能潜力以及改革开放至今获得的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能够被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可以预知,改革开放史料的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新生产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11-16(01).
[2]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2卷·近代后篇(1919-1949)(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广东省档案馆.广东改革开放先行者口述实录[M].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8.
[4]曹景行,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口述历史:亲历——上海改革开放30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5]王旻.浙江改革开放30年口述历史[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南方都市报.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口述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7]彭敏翎,唐林洪,陈远岸,等.百姓记忆——桂林(1978-2008)[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田炳信.历史不止一只耳朵: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实录[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9]欧阳淞,高永中.改革开放口述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迟福林.消费主导:中国转型大战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1]付莹.深圳改革开放历史文物的界定与收藏[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199(2):87-89.
〔责任编辑:崔家善〕
国情国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4-0017-05
[作者简介]关丹丹(1983-),女(满族),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法律史学研究。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法律人才培养‘双向交流机制’的探索与实践”(Hnjg2015-26)
[收稿日期]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