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汇流趋势下台湾网络视频市场正在发生蜕变
2015-01-29柴静李旭丰
柴静+李旭丰
新兴科技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节目,加上日益普及的苹果iTune,美国的Netflix等网上租片商,以及世界各地诸多合法与非法的视频网站,让“看电视”这个行为逐渐远离传统的客厅和沙发。
视频海啸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根据统计,目前美国人平均每天花高达4个小时的时间看电视。当这些时间逐步转移成观看网络视频的需求时,麻烦就来了,电信业者称之为“视频海啸”。
全球网通设备第一大厂思科资深副总裁在一场与分析师的会议中表示,视频影片的爆发增长,将是网通产业的转折点。2014年,全球有高达91%的网络封包流量来自视频影片。
更让全球电信、网通业者严阵以待的是,业界盛传,苹果电脑公司将推出联网电视产品iTV。以过去苹果成功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脱胎换骨,瞬间跃为主流的经验,配合近年谷歌打下的基础,俗称“智能电视”的联网电视可能从此跃为主流,互联网的传统生态可能就此改变。
拥有全球最先进宽带环境的韩国,就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个例子。去年2月10日,韩国最大固网业者KT对外指称,它的网络“大瘫痪”,罪魁祸首竟是三星电子在该国售出100万台智能电视。与传统电视以模拟信号播送内容的方式大不相同,智能电视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高清晰画质的视频影像。
这可不得了,要观赏高清晰画质的影片,1920×1080解析度每秒需要311MB的带宽,如果三星卖出的100万台智能电视同时开机,连上网络看电影,这意味着网络上瞬间暴增300TB的数据流量。难怪KT大喊吃不消,宣布将限制消费者使用三星的智能电视连接网络。
虽然数天后,三星表示愿意进行协商(也就是额外付费给电信业者)而解除这场危机,但这场纷争已经揭露了一个事实,即随着网络视频在移动装置大量普及应用,甚至进军大屏幕电视市场,宽带网络可能再也不宽、不快,甚至被瘫痪。
韩国是全球宽带普及率第一名的国家,平均带宽是台湾4倍以上,连它都首当其冲碰到视频海啸这样的问题,台湾迟早要面对。工研院IEK电子组经理陈豫德表示,一旦台湾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达到30%至40%,并且其中有一半消费者实际使用联网功能之时,就是视频海啸袭来,瘫痪台湾网络之日。
OTT的崛起改变游戏规则
“这就是目前典型OTT(Over-the-top)会碰到的问题”。一听情况描述,台湾中华电信副总经理黄子汉马上做出判断。
他分析道,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视频影音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IPTV,就如同中华电信所经营的MOD(Multimedia On Demand,也称多媒体点播)一般,多由电信业者经营,并有专属的网络带宽传送影音内容,看影片并不会对一般上网用户造成影响。
而另一种网民耳热能详的P2P模式,例如大陆现在火爆的视频网站PPS,虽然没有专用网络带宽,但P2P具备有下载即分享的方式,将部分影片内容储存在用户电脑内,可自动寻找离使用者最近、拥有内容的人进行分享,对网络带宽的冲击并不是最大的。
黄子汉说,对网络带宽影响最大、又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网络影音就是OTT类型的视频;OTT多半是由内容供应商自行开设网站运营,由于没有网络专线,多半是以免费的方式,让用户直接利用自家网络在线浏览。例如美国的YouTube视频网站就属于这种运营模式。
这样的方式占用带宽远高于P2P,但是由于不用负担网络基础建设费用,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就如野火燎原快速窜起,黄子汉表示,2014年,OTT影音已占所有影音视频的一半。
OTT影音的定义很广泛,泛指任何利用互联网来传递其影音多媒体内容的业者,直接将实况直播及点播的视频服务传送到用户终端,包含电脑、机顶盒、智能手机、联网电视等,打破传统电视价值链的线性传送模式。
OTT的崛起,让过去在传统价值链的上游业者内容提供业者,可以跳脱中间环节,直接连接终端用户。另外,还有一些既有的在线影音供货商,如YouTube或Hichannel,也扮演起电视服务业者的角色。甚至连接终端产品业者,像是韩国三星TV,开始推出各自的多媒体平台,与OTT业者合作,提供电视增值应用与服务。
云计算带来全新视频体验
在数字汇流的趋势下,视频服务通过云端网络,走向开放式多媒体架构,许多OTT业者如雨后春笋般加入视频媒体行业。预估到2015年,网络视频的产值将可达1,650亿美元的规模。因此,全球许多大型的电视服务运营商,转向加入OTT阵营,与其成为OTT的自由网,不如自己来创造新机会,发展更多元的商业模式。
数字汇流的发展,可为网络视频产业带来全新的体验,其发展可从四个层面来探讨:网络层、终端层、内容层以及云端层。网络层的演化已走向固网与移动无线网络的汇流。在终端层方面,过去只能从电视上收看线性频道节目,从电脑上观看在线的内容,演化到“我的屏幕”。无论利用各种屏幕,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互联网装置,用户皆可收看到相同的高清晰画质内容。在内容层方面,用户从过去按节目表操作的收视习惯,转变成今天可以自行设定“我的节目表”,依自己的喜好收看随选点播内容,或增加交互式的应用,进一步链接社群网络,不单可得知自己的朋友目前正在收看什么节目或影片,还可以实时在线讨论相关内容。
当视频服务迈入云端层,需要建构新时代的云计算平台,将各式各样的影音内容以多屏方式传送到用户不同的终端产品上,并确保用户经验的一致性。因此,新时代的云计算平台必须具备相当的弹性与扩充性,能支持与其连接的新增的终端产品,无需再建立新的系统。此外,新时代云计算平台更能协助运营商对内容、平台、网络甚至终端产品做有效地管控,节省运营成本,以及减少管理上的复杂度。最重要的是,新时代云计算平台能进一步提升视频服务运营商的价值,衍生不同的云端服务及多元的B2B商业模式,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家庭收视户以外,包括内容供货商、网络服务供货商、一般企业与OTT 业者。
在去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杯足球赛场,看台坐满了近10万球迷,彩旗招展,欢呼雀跃声喧天动地。同一时间,全世界有数十亿观众收看转播。与以往不同的是,转播这场球赛的不只是各国电视台,而且还有提供宽带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记者,他们在球场四周架设了30个高清晰摄影机,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影音平台呈现球赛实况。全世界各地的观众,不但可以任意切换从30个拍摄点中点选自己想看的角度,而且可以随时切换画面,了解各球队的球员资讯,还可以即时网上投票,猜选谁将是本届世界杯的冠军,同时在网上语音聊天室与好友高谈阔论。
另外在2013年,美国NBA大联盟在苹果软件商店推出一种新的手机应用程序——NBA.TV,全球各地的苹果用户,只要花上100多美元,就可买一张“季票”,观看整个赛季任何一场NBA比赛的全程实况或录像转播。
以往属于电视和网络的两条平行线,现在被打破了,影像、声音、资料都可以塞进同一条线路,而且以更快的速度、更炫的声光效果,抓住每一位消费者,这就是数字汇流。
由于芯片的运算速度更快,大幅提升电脑处理影音的速度,即使数十亿人同时观看高清晰视频画面,也不会影响到流媒体的即时传输速度,而且宽带成本降低,也更加强消费者的使用意愿。
内容的数字化,更加强资讯流的丰富性,能够更快速地处理、压缩和传送音乐、影像信息,就更容易在不同的平台之间传递。例如球赛视频数字化后,不但可以传送到电视机上看,还可以通过移动的平板电脑或3G智能手机,坐在公交车或在地铁里边走边收看实况转播的球赛。
然而,数字汇流的发生,代表着原先不同领域的数字内容,和不同平台设备之间要开始沟通,需要共通标准。以无线区域网络为例,因为有了共通的标准,消费者不论拿着哪一台笔记本电脑或是智能手机,甚至是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灯、门锁,都可以借助智慧家庭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快速连上网络。
世界各国数字汇流发展战略
世界经济论坛(WEF)实证显示,宽带普及率与创新效率关系密切,且关连度呈指数变动关系,即80%宽带普及率所提升的创新效率,为40%宽带普及率的2倍多。宽带普及率每提高10%,约可提高劳动生产力增长率1.5个百分点。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更强调,宽带网络对提升生产力及技术创新具有重大贡献,估计宽带普及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可提升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增长率1.12个百分点、中低所得国家人均GDP增长率1.38个百分点。在下世代国家竞争力考量下,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等莫不积极规划具有前瞻性的数字汇流发展战略,期望通过宽带建设带动新兴应用产业的成长,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
未来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数字汇流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有:1.高速宽带网络成为主流: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内容、互动式娱乐服务需求的提高,有线网络高速带宽传输需求将日益增加;而无线网络方面,支持远距离、高速度和移动需求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4G)将能有效提升家户或个人连网普及率,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宽带服务。2.整合家庭娱乐的新兴视讯服务具有发展潜力:随着宽带环境的建置,结合资讯、通讯、家庭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家庭应用服务,预计成为业界开拓市场的重心。3.多元化可携式装置的普及应用:结合娱乐、通讯及消费应用的智慧移动装置与设备,未来不论是对各行各业服务的提供、消费应用趋势与产品设计的发展将有绝对性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数字汇流发展战略亦多围绕在上述发展趋势而开展,其推动政策有下列三项共同特征:
一、建设高速宽带网络
宽带服务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由于高速光纤网络(如乙太被动光纤网络EPON、超高速被动光纤网络GPON)、光纤有线电视网络,甚至包括电力线通讯等技术的发展与突破,让民众在家户内接取高速宽带网络有了多元选择。如何掌握技术与应用需求,提供高效能、低成本的光纤接取网络解决方案,可说是现阶段各国推动宽带环境建置重要的课题。
二、发展新兴汇流服务
伴随全球宽带网络普及率的提高,过去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宽带服务,目前正朝向语音、数据及多媒体服务三合一的服务模式来满足消费者对此方面的需求。以IPTV(数字网络电视)为例,根据国际电信联合会(ITU)工作小组定义,IPTV是通过IP网络传输、经过管理的包括电视、视讯、声音、文字讯息、图形和数据等具有服务品质(QoS)、使用者经验(QoE)、安全性、互动性和可靠性的多媒体服务。由于IPTV具有互动性、个性化、低消耗带宽与多种装置可撷取的特性,连带开发出有别于传统家庭电视收视族群的新兴影音服务商业模式与市场。
除了IPTV外,相关的新兴汇流服务还包括网络游戏、互动式电视购物、远距健康照护、居家保全、移动学习、城市导览、政府e管家服务,或水土保持、救灾、导航等公共性用途,通过即时的现场影像与声音、讯息的传送,可以让相关的应用服务更贴近民众的需求,提升民众生活品质并带动服务业科技化发展。
三、开发多元数字汇流载具
面对资讯、通讯与广播技术的汇流趋势,相关设备产业因应网络与传输技术的整合,将通讯、数据、影音等多元功能整合在单一设备(如利用手机上网、收看电视、即时拍照并从事网络社交),已蔚为潮流。而新一代的移动上网装置普遍配备多种的网络介面或人机介面,更有利于应用服务朝向个人化发展。这些新发展的智慧型载具所具备的多元通讯、多媒体及加值服务功能,即是网络与通讯技术融合的结果。另外,广播电视与通讯传输技术的结合,让无线电视业者亦可向消费者提供通讯服务。高画质节目与3D动画、虚拟实境技术的发展,让结合3D影像的视讯通讯成为下一个技术竞争发展的领域。
由于通讯传播产业具有资本密集、规模经济及高度商业化的特性,终端设备的汇流,加以政府适时的政策推动与导引,将可激发业者投入资通讯技术创新与研发,除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成长,更可通过外溢效果,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与提高附加价值。
台湾4G技术研发走入歧途
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台湾无论是有线的xDSL或光纤网络、有线电视数字同轴缆线,或是无线WiFi、3.5G或WiMAX,通讯产业的网络基础建设大致已臻完善。目前台湾光纤宽带普及率排行全球第四,仅次于韩国、日本与香港。此外,台湾在资讯、通讯设备等硬件方面向来具有极佳的竞争优势。未来如何因应数字汇流产业发展趋势,建构完善的发展环境,通过网络整合,开发新兴领域的创新应用服务,并与世界同步迈向数字汇流,是台当局首要面对的挑战。
台湾自称“宽带宝岛”。在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里,2310万人口、780万家庭中,宽带用户数达786万,家庭上网普及率达78.7%,学校、官方机构上网比例都是100%,移动上网用户达到1,866万,有能力移动上网的用户占移动通信用户比例提升至68.7%,有近七成可使用电信业者所提供的移动加值服务。以移动上网技术区分,3G数据用户占整体移动宽带网络用户的82.3%,成为移动网络目前最主要的连网方式。在智能型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带动下,移动上网已渐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使得目前3G 的带宽不敷使用,因此除了终端设备外,以LTE及WiMAX为主的4G(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及技术)设备及应用已成为各厂家竞逐的市场。
2011年8月,台湾“行政院”通过了《数字汇流方案》,希望通过跨部会工作的整合与协调,擘画台湾未来数字汇流相关政策,让政府部门和产业均能即时掌握此波因技术变革带来的市场动能,为台湾资通讯产业转型与升级奠基,让民众得享更优质、多元的创新应用服务。
电视数字化的整体产业链包括硬件设备及软件节目内容,通过宽带网络基础建设、无线、IPTV、内容业者与设备业者交流整合,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台湾付费电视用户数约达613万户,但由于市场饱和,首度出现微幅下滑。
随着3G时代网络部署的加速推进以及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延伸,再加上移动个人数字信息终端的高智能化推动,移动互联网迅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行业中炙手可热的核心话题。在智能产品渗透率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促使全球移动宽带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爆炸式增长”成为业界形容移动数据流量最常用的词汇。
目前台湾3G电信业务主要采用WCDMA网络的升级版,且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这岛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决定采用FD-LTE作为4G手机通信标准。但为了打破国际电信厂商的技术垄断地位,省去高额的专利费,台当局也在积极鼓励岛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另外一种基于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符合IEEE 802.16d/e标准)的4G技术,它是从WiFi(互联网无线接入技术,符合IEEE 802.11b/g标准)发展而来,最初被视为一种针对本地或区域性使用、独立且基于IP协议的宽带无线标准,然后拓展到移动通讯领域。
WiMAX的空中接口和网络结构相对简单,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度是70Mbit/s,是目前3G移动通讯所能提供宽带速度的30倍,并能实现50公里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网络覆盖面积是普通3G发射塔的10倍,只要少数基站建设就能实现全城覆盖。
早在2005年8月,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召集各部会研究发表的《台湾WiMAX发展蓝图》中,就鼓励岛内企业投入WiMAX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试图效仿韩国在CDMA2000标准制定中赢得优势先机的方法,以研发WiMAX通讯标准为契机,改变以往岛内通讯业被动追随国际标准的局面。
全球金融危机后,台湾“两兆”产业经历了首次严重衰退,台当局与产业界为解决产业结构集中的弊端,开始探索新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和升级路径,打造新的“兆元”产业,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新兴产业政策。2009年10月,台湾“总统府财经咨询小组”提出发展“十大重点服务业”,其中就包括WiMAX,希望以此作为未来台湾服务业发展重心。
在发展策略方面,台当局与产业界主要采取两大举措,一是发展整合软实力,建立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即整合岛内WiMAX制造业和运营商,争取与国际厂商联盟,并通过两岸经贸“搭桥计划”推动无线宽带解决方案的整体输出;二是扩大应用领域,积累WiMAX运营和互联互通经验,即通过在岛内“智慧台湾”、“六大新兴产业”项目中优先采用WiMAX网络,加速从技术到商业应用的转型。
经过多年努力,台湾在WiMAX研发方面取得不小成就,拥有很多技术专利,如采用WiMAX技术的上网本电脑、基于WiMAX/CDMA网络的双模智能手机、在高铁无线上网等。据统计,目前全球近80%的WiMAX设备都是由台湾厂商提供的,且多集中在终端产品。然而,岛内WiMAX用户数量却并不多,截止到2013年底,用户数合计只有16万,6家WiMAX运营商(大同电信、威达云端、全球一动、威迈思、大众电信)亏损连连;为了招揽客户,不惜在各地提供免费的WiMAX漫游服务,却仍无人买帐。
但也因为过于照顾关爱自有技术,台当局电信管理部门把大部分无线频段都分给了WiMAX,使世界主流的4G移动通讯业务在岛内陷入“无频可用”的窘境。按照目前规划,最快也要到2015年原有的2G执照到期后才有可能发出新的4G执照,加上兴建LTE网络还要两、三年,台湾消费者要到2018年之后才能享受4G的好处。
事实证明,尽管WiMAX在网络覆盖面积和网络的带宽上优势巨大,但是其移动性却有着先天的缺陷,无法满足高速(≤50km/h)下网络的无缝链接,从这个意义上讲,WiMAX甚至还无法达到3G网络的水平,严格地说并不能算作移动通信技术,而仅仅是无线局域网技术。而且由于使用的频率属于公共频段,因此容易产生干扰、保密功能不佳和黑客容易入侵,加上目前尚未建立QOS(服务质量)的标准来有效管理网络带宽,语音与资料同时传输会出现困难。2010年,全球WiMAX行业龙头英特尔宣布退出该领域,震撼台湾合作厂。之后,与台湾WiMAX业者合作的美国移动宽带服务公司Clearwire也倒向LTE,让WiMAX在台湾成为“鸡肋”产业,彻底被边缘化。
“无线城市”建设取得成就
自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并建设基于WiFi(符合IEEE802.11b标准)的Mesh网络,也叫“无线费城计划”。随后,这股“无线城市”建设浪潮开始席卷全球,至今已有上千个城市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以满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采用的技术大多为WiFi+Mesh或WiMAX+Mesh的组网方式。
台湾“无线城市”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04年就开始“无线台北”第一阶段的布建,最初口号是“多用网路、少用马路”。随后,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进行了第二、第三阶段的布建工作,口号也变为“数码城市、行动台北”。2007年,台北市当局又提出“智能城市、优质生活”的设想,目标是将台北市建成全球第一个“无缝通讯城”,推动涵盖电子政务、网络化市区与数字化生活的“电子化智能城市”计划。
目前,台北市已完成包括市内42条主要干道、广达134平方公里、90%人口覆盖率的无线宽带网络基础建设,经国际认证机构验证为“全球最大公共无线宽带网络城市”。市民不需要回家或去网吧,只需要购买相关账号或上网卡,便可以用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在台北街头随时随地享受网上冲浪的快感,实时获取各种公共信息,如寻找空余停车位、随时了解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提前收到公交车到站预报等;市民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直接连通“无线市长信箱”,使各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民意,做出正确决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台北馆”采用了3D剧院、未来走廊、互动情境体验的方式,搭配虚拟的台北市影像,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无线台北”的数字生活,想必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一阶段台北市力推的项目是无线网络应用,例如台北市文化局的数据收藏、线上动物园、交通局智能型交通系统、卫生局的紧急救护服务,则预计安排在下一阶段的计划中。另外,台北市还打算在远期开通“数字家庭联络簿”服务,结合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技术,家长们可以随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动态,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人身安全管理。
除台北外,台湾岛内其他城市也对发展无线宽带跃跃欲试,积极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台中市的“数码台中无线网络宽带城市计划”、高雄市的“M台湾高雄计划”等,但这些城市的进展皆不如台北成熟。
掌握使用者经验,才是最后的赢家
目前,台湾OTT网络视频业者类型五花八门,如壹电视的网乐通、CatchPlay、Channel5、无名小站、HiChannel、I"m TV、YouTube、电视频道业者,甚至是平面媒体与学校等机构,都加入OTT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价值链的转变对中间环节的网络视频服务运营商所造成的冲击最大。OTT就如同流动摊贩,不仅正面与运营商的电视服务竞争,还增加其网络流量的负担与成本。尤其现今台湾OTT业者多以广告为主要营收来源,提供的影音流媒体多为免费。最困扰的是,OTT业者不断地消费运营商的带宽,运营商却无法与其分享营收,不论是广告、节目上架费、计费随选电视等,皆绕过运营商的平台,直接与用户对接。为了摆脱窘境,许多国际大型的电信与有线电视业者,纷纷开始加入OTT行列,与其成为别人的“垃圾管道”,不如自己来提供开放式媒体服务,从建立新时代平台、与OTT业者策略联盟,甚至到收购OTT的模式,使运营商重新掌握电视价值链,提供差异化、高质量的OTT服务。
林林总总不同的点播影音视频服务,将会在台湾电视市场上活跃。然而,有效管理使用者的经验和提供一致性的服务质量才是成功的关键。而拥有网络资源、客户关系与账务系统的电视服务运营商将有最大优势。尤其是开放式媒体服务已成为现今电视市场最热门的趋势,不论是电信业者还是有线电视业者都开始参与其中,建立新时代平台,以提供多元与完善的商业模式,对下游不仅强化已有的B2C服务外,对上游的内容供货商、OTT业者或一般企业,支持B2B的云端应用与服务,例如平台服务、支付服务、内容管理服务、内容传递服务等。
宽带业者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避免被OTT视频网站“吃豆腐”。台湾思科(Cisco)副总经理兼技术长纽因任这样说道。他进一步解释:OTT业者拿走了影音商机的利润,却无须替制造出的巨大流量付费,宽带业者需要更智能的自动化流量管理,更清楚的计费方式和OTT业者做生意,才能化险为夷,将视频风暴化为视频商机。纽因任还强调,宽带业者要解决视频风暴,只是单纯扩充硬件是不够,更重要的,是智能的网络管理平台,例如近来当红的CDN(Content Deliver Network)。
CDN就像是网络上的物流管理者,把仓库建在离消费者最近的便利商店。如果发现当地受欢迎的产品,他就会预先把货物储备在当地的仓库,消费者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得到货物;而物流车队也不必为了多笔订单多次往返原产地。这是相同的概念,不过,在互联网世界,货物变成了影音视频封包。
举例来说,传统情况下,当全台湾有10万人要挤上NBA网站看林书豪的球赛,宽带业者的下载带宽就会瞬间涌入10万份相同的资讯。而且,这些影音视频封包在传送过程中难免有所遗漏,此时,用户端又会发出请求,再一次长途跋涉到美国索取资讯。
但是有了CDN网络以后,网络塞车的噩梦可以得到抒解。当林书豪的比赛片段过五关斩六将传到台湾的服务器,CDN网络将自动暂存一套备份,再转送给其他成千上万同时也想观看林书豪比赛的使用者。中途封包如有遗漏,也不用再回美国服务器要,CDN可以直接就近补货。
对消费者来说,CDN可以让视频取得更迅速而顺畅;对宽带业者来说,可以减少支付给境外网络的过路费,CDN业者在全球各地设立服务器,并辅以智能软件来管理四处流窜的影音封包。台湾宽频服务业者中,已在2012年上半年推出网络电视服务的凯擘,对于网络视频的流量管理是最积极的。凯擘董事长郑俊卿说,从今年到明年,将投入2亿元资金布建CDN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