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钻研家:把垒砌一块砖做到极致
2015-01-29刘芯
刘芯
朱研琛和钱彦把见面地点约在了无锡缪公馆。走进缪公馆的人,恐怕都会将那扇拱形铸铁镂花的大门摄入记忆中。
5月27日上午9点,缪公馆大门入口处用生肖象形太湖石垒砌的假山,在晨曦的映照下泛着光,两层高的红砖红顶朝南宅楼飞檐翘角,与满园的绿树相映成趣,一幅“绿树红楼万木春”的画镜跃然眼前。
这座已有75年历史的老洋房,一度面临应否拆掉的争议,乃因它的主人是第一个被蒋介石以汉奸罪处死的民国高官缪斌,不过政府最终没有“因人废物”,并把它列为文物保护点。“作为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建筑,不管是巍峨的国家工程,还是小桥流水旁的一栋小住宅,都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钱彦的心声表达了建筑留存的意义。1930年代,洋房是无锡的一道风景,它代表了建筑的潮流,更体现出无锡人“求新求实”的文化内涵,如今像万达这样的外来地产商在进入无锡时,其开发的美式田园风格洋房传承本土建筑风潮的同时也西方的建筑美学,这种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彰显交融之美的洋房,是寻觅江南诗意的新蓝本。
缪公馆的建造者是民国著名的建筑师江应麟。缪公馆内立着的水泥堆花罗马立柱、团寿纹浮雕腰线和石膏饰花泥墁平顶等,百年过去,现在这栋老洋房仍能呈现出当初这位建筑大家手艺的精到和考究。
缪公馆时常吸引到朱研琛和钱彦这些建筑爱好者来观摩。包括缪公馆在内,无锡现存四大花园洋房,目前,这座文保城市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4处。
朱研琛和钱彦对洋房的爱好,受小时候的居住环境熏陶,曲径通幽的大宅院是他们常嬉戏玩耍的地方。少年朱研琛跟着擅画古运河的画家蔡光甫学画风情画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洋房作为写生的内容,后来他一直保持着研究老洋房的习惯,对垒砌一块砖都做到了极致的建筑精神极为钦佩,他欣赏这种考究,把它看成是种建筑智慧和人生智慧。
这种考究精神也存在于朱研琛的家俗之中,他的祖母就是个讲究而不将就的人,夏天用酒蓝瓷碗、“绿万寿”杯盘,冬天换成黄色和红色餐具,“翻花样,吊食欲,其实并不会花很多钱。”他的祖母还喜欢带他进书场和戏馆,以至让他至今保留看京戏、看锡剧、听评弹的爱好,“艺术是共通的,好的传统、讲究的传统,延承下来,让别人舒服,人生过得顺畅”。
建筑师钱彦认同文化传承的价值,在他看来,向美、向和谐的发展,永远是无止境的,永远是潮流,不过他也意识到目前恢复传统文化的一个误区—传统文化不是说显得我多么拽、多么有品位,真正的文化或者说艺术,是为生活服务的。
对话—“无锡洋房,佳者取之,适者用之”
博客天下:无锡老洋房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
朱研琛: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主人的理念和需求,使得它的功能发挥到了很好的一种状态,首先很实用,另外它很协调,它和周边的环境协调,它不突兀,再就是它有个性,每一户都有个性的东西。
博客天下:除了体现主人个性,它还有哪些价值点?
朱研琛:它能佳者取之,好的东西他取过来;适者用之,比如说阳台,他需要晒东西,他用;不足者改之,不适者改之,不足之增之。比如说壁炉、烟囱,有的房子他希望有一个烟囱,有了烟囱好看,他用之,但是壁炉不是每一个房间里都有,就是增和改的问题,还改什么东西呢?中轴线,无锡的洋房都有中轴线,客厅居中。
博客天下:这些洋房彰显的哪些元素值得学习和传承?
朱研琛:我们现在的建筑以追求实用为主,但不大讲究比例,现代人缺失的就是当年老洋房建设者的敬业态度,他们把原本平凡无奇的东西变成了艺术品。比如无锡缪公馆的清水墙,一天只砌一米,不能高于一米,为什么?再往上砌,墙一高,底下的缝就要被压扁,不整齐了,下面的缝小、上面的缝大。
博客天下:这些建筑技艺以及理念,未来还有复兴的可能吗?
朱研琛:复兴取决于我们当事者、当政者,当事者就是雇主。我们有一段时间,凡是旧的东西都要打倒,这一段时间“破旧立新”,把这些东西都毁掉了,老的不传,年轻的不学,政府不倡导。文化需要传承的东西,不怎么受到重视。
钱彦:其实最主要的是,年轻人学了这玩意儿,靠它没法吃饭,所以就不学了,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朱研琛:现在这个功利时代,恨不得花很少力气很少精力,赚很多的钱。这是我们的时代病。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我们这一代人要补文化的钙,补精神的钙,精气神不够。
博客天下:这种传承应该从什么方向来努力更好呢?
朱研琛:首先我们集体要补课,补什么?补中华元素之钙、补中华精气神之钙。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有涵养、有底蕴,政府也是这样,要倡导国民精神。好在我们现在已经逐渐在恢复这种传统的东西,但传统东西不都是好的,要有倡导,要倡导利于我们民族发展的,艺术和实用结合的。艺术和实用结合,它有一种结果是我们想看到,就是很和谐、很美好的那种感觉。你看了一处好的洋房,你会感觉愉悦。看了那种不伦不类的,你心里烦燥。一样是做事,一样是花钱,为什么要做烦燥的东西呢?提高文化素养。
钱彦:艺术真正的目的,是让生活过得更美好。
朱研琛:要提高国民素质、要和谐,所有的众缘和谐是什么呢?所有的东西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艺术标准最高的境界就是和谐。比如比例和谐、色彩和谐,好的美术作品;声乐、音符、音调、音量和谐,好的音乐作品。我们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一栋房子我研究它什么?研究它的结构,研究它的比例。
博客天下: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规模建造下,似乎难兼顾艺术美?
朱研琛:其实这并不矛盾。我们现在基本是“土豪金”的发展模式,从草纸到手纸都是全新的,其实不应该这样。我觉得客厅里有一点古老的东西,有两件红木家具,只要色调得当,也很好看,显得有底蕴。老房子和新建筑就是这种格调。我们也追求类似老洋房元素的新建筑,不就好了吗?比如建造一个顶式,或是把墙面美的元素东西保留下来。
博客天下:大的地产商进来,对这个城市的影响作用会是怎么样?
朱研琛:我们倒觉得,吹什么样的风不重要,开窗的这个人最重要,你开多大的窗?你开哪里的窗?还是当政者最重要。
钱彦:从建筑专业来讲,你得让巨头看到好处,才能吸引人家。你没法产出,谁跟你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社会发展也是这样的。
第一,这个传统文化就是老祖宗的血脉,老祖宗是谁?是我们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他们给我们说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过好,少点折腾,少点烦恼,平平安安一辈子,少走点弯路。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话,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根,它不是说让我们去显得多么拽,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清高,多么的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就是要把小的日子过太平点。第二,全世界只有中华文明是没有断绝的,它有强大的基因。传统文化的东西能保留下来,是因为一代代的老祖宗用了下来,是用得对的,才会留下来。
朱研琛:传承是接纳、改良、创新,它把适合的元素放大,有个性的张扬。传承一定要有个性的东西,一定要有开放的元素。完全翻造以前的东西,没生命力,没有个性,那是造假古董。继承老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要为今用,要适用,还要好用。
博客天下:影响传承或者创新的最大障碍在哪里?如何突破障碍?
朱研琛:功利化、简单化。发力点就是吸纳,首先学,学了让他尝到好处。学是为了什么?为了致用。传承为了什么?为了更好地用,更好地生活。
博客天下:从建筑层面来说,期望这个城市未来怎么发展?
朱研琛:未来的发展还是“三个当”,当政者要有文化理念,有文化底蕴。当政者引导当事者,当事者有需要了,他才会去培养工人。
钱彦:当政者要主导,要有担当精神有责任感。
博客天下:邻近的上海在建迪士尼,无锡也在建万达城,怎么看待这两种城市开发模式?
钱彦:迪斯尼这种概念的玩法,本来就是老外玩的,他们玩得滚瓜烂熟,那个模式很俗了。而万达已不是传统型的那种房地产开发项目,它做得比较综合,有商业、有居住、有文化,给你生活,它是一种新路线的尝试,需要万达这种大的企业做尝试,这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前提,须有人摸出一条路来,有人尝试了才知道如何改正、如何修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