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 下的小城市

2015-01-29

小康 2014年5期
关键词:燕郊京津经济圈

京津出门是河北,河北抬腿进京津。

但是对比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就可以明显看到,在京津两大城市核心力的虹吸效应之下,河北的角色一直相当尴尬。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表态,最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这位河北当家人直言不讳地说:“京津冀一体化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河北就演好什么角色。”在3月27日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引申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好像是一台大戏,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演好什么角色。这里主要是两个角色:一是服务角色,二是崛起角色。”

在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景时,这位省委书记提出了“三大难”的问题。

最大瓶颈是生态压力。

最大短板是京津周边城市不发育。

最大难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周本顺因此提出,河北要强化生态保障功能;要改善城镇层级结构;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承担交通疏解功能。

这“三大难”问题,与京津冀相联的小县城最为相关。为此,《小康》记者走访了燕郊、滦平、蠡县,分布在北京东、北、西三个不同方向的县城,这些城市在生态、产业、交通方面到底面临什么样的状况,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应该怎样来耕种。

地方在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遭遇了明显困境。生态、经济、民生短时间内形成的矛盾需要从整体上去平衡。蠡县,滦平,距北京一远一近,但是为了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都做出了“壮士断臂”的举动,其经济发展亦大受影响。而燕郊受惠于北京的城市辐射效应,其房地产业一枝独秀,但交通却日甚拥堵,由睡城而变堵城。凡此种种,小县城的“京津冀”一体化面临诸多现实的困难。

因此,在中央层面出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同时,无论是城镇布局、产业布局,还是基础设施、环境建设,都应该综合考虑京津冀三地的现实,进而从问题入手,既要打破行政壁垒,也要激活市场活力。

比如人口发展格局,北京2011年年末常住人口已达2018.6万人,以过去10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3.8%计算,2017年人口将接近2500万。但迄今为止北京市的规划,仍只在控制人口进入方面着眼。但过去10年人口规划的失误,及控制人口的失败,已充分证明这一思路并不可行。如果不能以产带人,京津冀一体化所带来的改变,无非是再增加10个甚至更多像燕郊这样的睡城。未来北京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主政者们当眼光向外,看看国外超大都市群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但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一窝蜂现象也必须得到警惕。

在毗邻京津的廊坊、涿州等地已经出现了投资产业园的热潮。这是市场主体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积极反应,应该得到保护与支持。但10多年前开发区热的教训历历在目。因大量土地闲置、浪费,截至2004年全国已撤销各类开发区4730多个,核减开发区规划面积2.4万平方公里,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4%。

如何避免重蹈跑马圈地的覆辙。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保定市高端发展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李慧茹建议,政府严格管理园区用地的审批,对于有明确产业内容、企业载体、北京产业转移意向的,按照规划的实施要求有序发展,防止一哄而起。对于目标不清、跑马占地式的投资性“圈地运动”,则坚决抑制。

从首都经济圈,到环渤海经济圈,再到京津冀一体化,当我们不再单一的以“经济圈”来构造城市,而是叠加“生态圈”、“公共服务圈”、“生活圈”的时候,这样的城市群才会真正显示出其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燕郊京津经济圈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燕郊:急剧膨胀的大城小镇
调控之后,再探燕郊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