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事秋风悲画扇

2015-01-29聂正飞

醒狮国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工尺尺八曲谱

聂正飞

昆曲工尺谱,初听起来陌生,但看完此文,或许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它是一个“锲子”,传统文化传承的“锲子”。

中国的传统艺术之间互相融通,不可分割。昆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融文学、音乐和舞蹈为一体。不仅如此,而且,和书法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优秀的昆曲曲谱本身也是独特的书法作品。

为了便于识别,昆曲曲谱一般用楷字书写,字迹工整清秀为宜。除书写文字之外,曲谱还需标注曲牌、曲调和板眼。曲牌写在曲谱的最前面;曲调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简字来标识;板眼代表节奏,用叉和圈来交替表示。曲谱正文、工尺标识用黑墨书写,曲牌和板眼用朱墨书写,看起来就一目了然了。

随着简谱的普及,传统五音宫商角徵羽已无人问津了。简谱也渐渐应用于戏曲,于是工尺谱地位受到了威胁。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工尺谱看起来就像“天书”,其使用价值只存在于曲界。仅因尚存的使用价值,才没有失传。

何止是工尺谱!拉丁文拼音普及后,反切拼音法、汉语标音法就失去实用价值了;计算器发明后,用了几千年的算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往今来,有太多像这样实操性强、口口相授的技艺,失传了!像武功秘笈、独门秘方、琴谱古乐、民间工艺等,不可胜数。

文字记录,虽为传承文明的最好办法。但是,有时也不靠谱,一本武功秘笈,即使熟读百遍,若没有师父指点,也很难练成。搞不好,还会剑走偏锋,走火入魔!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旧事物就会失传。但不能确保新事物一定比旧事物好。比如说苏绣,机器绣品是新事物,但是惨不忍睹;人工绣品是旧事物,但是巧夺天工。

有些东西失去之后,是永远也找不到踪迹了;有些东西,还是能够挽回的。就像电脑里面被删掉的文件,还是有机会重新恢复的。文化也是如此,比如,在唐宋时期,有很多文化、技艺流传到了日本,其中一些在本土衰败了或者失传了,在日本、韩国等地却保留下来或发扬光大了。近代以来,我们又陆续从日本重新引进了一些曾经由我们创造,但丢失掉了的文化元素和技艺。

且不说围棋这样典型的文化元素,单论两个小小的细节。

其一是抹茶。国人将茶叶直接冲泡饮茶,是从明代以后,才流行开来;之前,是将特定的茶叶磨成粉末冲水而喝。这种能磨成粉来喝的茶叶叫抹茶,日本保留了抹茶的种植、制作方式,而且还将其加工成为各种糕点,成为了日本特产。抹茶在民国时期,被有志之士回传到国内,重新推广。

其二是尺八。尺八是一种乐器,出现在琴箫之前,是隋唐时期的主要乐器之一,风靡一时,在宋代传入日本。南宋灭亡后,由于汉文化的断层,尺八也在国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流行的笛箫。而在日本,一直流传至今。国际上的乐器分类把尺八归为日本民族乐器。直到如今,苏州一位高人专门到日本重新学习尺八的制作、演奏之法,在国内吹响了消失千年的声音。

昔时,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元素很多,但经历了风雨沧桑之后,已经所剩无几。当很“富有”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而如今“贫穷”的时候,还是那么地满不在乎吗?

不禁想起一句经常用来表达爱情变迁的诗:“人生之若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文化元素的变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新事物出现,那么旧事物就逐渐失去使用价值,慢慢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就如同秋风起,画扇悲一样。但是,到头来,秋风带来的是满目萧瑟,而画扇的浪漫温婉只留存于记忆之中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尺尺八曲谱
天虚我生《春声馆曲谱》初探——兼论新旧知识与近代出版背景下的昆曲曲谱公共化
曲谱
上海將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工尺App” 以数字化为抓手助力工程管理增效
论明清曲谱中“昆板”的悄然出现
奏华夏之独韵
——不该被国人遗忘的乐器之尺八
人文纪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将映
浅析工尺谱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工尺谱集成》(第一辑10卷)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