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敬琏 以思想参与历史

2015-01-29王小元

时代人物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吴敬琏论战权贵

王小元

上榜理由:他参与了几乎每一场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论战。他为富人说话的态度和对权贵资本主义的批评,曾经使他成为多面不讨好的人;他对市场经济的不懈呐喊和推动,又使他被誉为中国的良心。他八十多载的人生际遇,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远追求和赤子情怀。

2014年6月,西安,吴敬琏读者见面会问答环节临近尾声,一位读者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吴老,我们现在应当重新启动改革,那么应该从何处改革?改什么?能否给老百姓带来最起码的好处?”

吴敬琏听完,沉思片刻,语调似乎调高了许多,一字一顿地说到,“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只有改革了,才会让大家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如果连改革能否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这个问题都不清楚的话,那么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必要讨论,如果可以证明不改革对老百姓有好处,如果不改革,大家依然可以有比较好的前途,那么,我可以放弃我所有的观点,那么就不改革。”

语罢,讲坛内外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

2014年,吴敬琏84岁高龄矣。84年光阴流转,吴敬琏以思想参与历史,他的思想史几乎可以被视为中国人思想突围的缩影。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历史上,吴敬琏几乎参与了每一场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论战,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事实上,“市场经济”这个曾被整个中国社会视之为禁忌的概念,正是通过以吴敬琏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才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并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讲,理解吴敬琏思想脉络的起承转合就理解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跌宕起伏。更为重要的是,吴敬琏身上似乎还凝结着中国知识分子的隐秘传承,他的外公是清末“保路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该项运动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瓦解;他的母亲邓季惺是《新民报》的女主人,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大侠”……在“文革”浩劫中,吴敬琏先后和两位知识分子——孙冶方、顾准有着传奇一般的交往,二人都将其视为衣钵传人。

2005年之后,吴敬琏成了多方面不“讨好”的人:他对于权贵资本主义的警示,让大多数既得利益者心生不悦;他对于富人的态度,则让在改革中受挫的底层民众大呼失望。但这一切似乎都没有动摇吴敬琏的信念。他一再引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开篇语警示世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既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无量,同时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天堂,我们又走向另一方向”。

2014年,当新一代领导集体重新吹响改革的号角之时,吴敬琏重新披挂上阵,以84岁的高龄重披战袍,继续为了心中的蓝图而呼号,其灵魂的赤诚、意志的顽强、理想的高远都令人感佩。endprint

猜你喜欢

吴敬琏论战权贵
古罗马广场雕像探析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曹刿论战
李铁夫的朋友圈·权贵篇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辑解读
唐伯虎
吴敬琏 耄耋老人再呐喊
豪门贵妇
《曹刿论战》的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