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2015-01-29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曾尚文周志勇
文 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 曾尚文 周志勇
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文 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 曾尚文 周志勇
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实验作为课题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开放式实验,让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
一、教学形式
通过演示、模拟试验、野外考察、观测,结合图表统计、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小组讨论、规划与报告等形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学类型
1.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鸡蛋撞地球演示实验等。
2.个人小实验
个人小实验的引入,使课题研究成为有源之“水”,对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均起到一定作用。例如,一些学生觉得做货车超载自动报警实验很有趣,他们自主探索取得了成功,受他们的影响,其他同学的实验兴趣也随之被激发。
3.课外实验活动
除了举办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外,还可以采取制作工程作品、展示实验设计、演示实验效果等多种形式。在小组活动中尽量发挥全体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实验。
三、教学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在实验设计上,紧密联系生活;在实验内容上,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掘课内外的教学资源;在实验形式上,不固守某种单一的模式,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发现。
2.科学性原则
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科学地设计实验活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课题确立不同的实验目标,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3.针对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尝试实验教学,所设计的实验一定要紧扣课题研究。
四、教学作用
1.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完成或设计一个实验,一定得经过认真深入地思考,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指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策略运用类、思维技巧类、操作经验类的几十种方法,让他们创新兴趣益浓,创造能力见涨。
2.培养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如果没有实验探究,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也就无法对课题研究形成更直观、全面的理解,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动力。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探求自然奥秘,才能使他们形成严谨治学、勇于探究、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3.拓宽知识面,完善智能结构
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冲破了原来不同学科“隔行如隔山”的藩篱,开放到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中,涉及到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卫生等多个陌生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信息,共同探究切磋,能学到许多课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另一方面,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学会了查阅资料、数据处理等综合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撰写研究报告等能力,使智能结构进一步完善。
4.增强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要解决实验中发现的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生有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多组内成员在研究时分歧较大,有时甚至相互推诿,不仅影响小组的整体进程,也会影响全班课题研究的质量。
这时,教师应积极给予协调,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和分享。
5.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研究性学习中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在基础教育中让学生大量地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由实验而得出的规律,才能在求索创新的道路上形成实事求是的学风。
6.增强主动性,融洽师生关系
在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大大增强了学习主动性。他们不再完全依靠教师,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或自觉学习,真正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翁。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不再把老师看作知识的权威,对老师的畏惧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实验教学改变了学科课堂所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更多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潜移默化地让创造性思维在求知的头脑中播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