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住院患者不合理麻醉处方情况调查分析
2015-01-29金灵泰丁玉玲周晓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安徽230011
金灵泰,丁玉玲,周晓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安徽230011)
麻醉药品是一种特殊的,长期连续使用会产生身体心理依赖、成瘾的药品[1],该类药品受国家严格监管。合理使用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患者成瘾,若管理不当进入非法渠道,将严重危害社会[2]。麻醉药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创伤锐痛、晚期癌症疼痛的患者,是提高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类药品[3]。为了规范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的使用记录,本院药学部设计了麻醉药品消耗登记本和麻醉药品不合格登记表。本文通过对调剂前住院医生开具麻醉处方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审核,将不合理的麻醉处方在麻醉药品不合格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对发现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解决此类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院2013年全年住院患者的麻醉处方2 658张。
1.2 方法 采用参考文献[4]的研究方法,对不合理处方登记表进行统计。处方调查项目包括处方前记中的临床诊断、科别和床位号、身份信息,处方正文中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及处方后记中的签名等,依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5]和《处方管理办法》[6]的规定,将调配前医生开具的不合理麻醉处方,在麻醉药品不合格登记表上进行登记,统计后将不合理处方再退回医生处,重新开具正确的处方后,进行调剂。
2 结 果
本院中心药房2013年全年共调剂了2 658张医生开具的麻醉处方,共13种麻醉药品,分别为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10 mg、羟考酮缓释片4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可待因片、舒芬太尼针、瑞芬太尼针、芬太尼针、吗啡针、哌替啶针、盐酸吗啡片、阿桔片,其中氯胺酮针是一类精神药品,麻黄碱针按麻醉药品管理,共3个剂型,其中注射液7种,片剂6种,贴剂1种。通过对处方审核,107张处方出现不合理的情况,麻醉处方合格率为95.97%(2 551/2 658)。而在这107张不合理的处方中,不合理次数共115次,麻醉处方不合理主要出现在处方正文[78.26%(90/115)],其中出现不合理情况比较多的是处方正文中的用法用量[40.00%(46/115)]和药品名称[20.87%(24/115)]。见表 1。
3 讨 论
3.1 不合理处方分析
3.1.1 处方前记。处方前记中不合理的情况首先是主要出现在临床诊断上,(1)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如肝癌干咳患者用阿桔片时,临床诊断只写了肝癌。(2)临床诊断未写。(3)临床诊断用语不规范。如肺癌简写为肺Ca。其次是患者的身份信息中身份证号码未写或写错;患者的代办人取药时,代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未写或者写错;最后是科别、病区、床位号未写等。
3.1.2 处方正文。处方正文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主要有:(1)药品名称写错,或书写不规范,或未使用药品通用名。如:哌替啶写成哌替定,羟考酮缓释片写成奥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写成芬太尼贴。(2)药品剂型不写或写错,或书写不规范。如:羟考酮缓释片写成羟考酮控释片。(3)药品规格未写或写错,或书写不规范。如:吗啡缓释片为30 mg/片,写为10 mg/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为2.5 mg/贴,直接写为芬太尼透皮贴剂1贴等。(4)药品数量未写或写错。如:芬太尼透皮贴剂为2.5 mg/贴,直接写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不写数量。(5)药品用法用量未写或写错。如:哌替啶针开处方只能开一次常用量,错误的哌替啶针处方用法是每天2次;麻醉处方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需要逐天开具,每张处方为1 d常用量,错误的住院麻醉处方医生开了2 d以上的用量。(6)重复用药。如:患者用羟考酮缓释片1次用50 mg,医生处方使用羟考酮缓释片40 mg 1粒和羟考酮缓释片10 mg 1粒。(7)超剂量用药。如:芬太尼透皮贴剂处方一次开具10贴。
表1 麻醉处方中不合理次数与比例
3.1.3 处方后记。处方后记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主要是医生签名不合理、不规范,如:(1)只有实习医生或未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生签名;而带教实习生的、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生未签名。(2)实习医生或未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生代替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生签名。(3)医生签名与药学部留样的签名不一致。
3.2 典型的麻醉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3.2.1 不合理处方1:某住院患者,男,42岁,诊断是肺癌。R:奥施康定 10 mg×6 片 Sig:2 片 po.prn。分析如下,不合理1:药品名应该为通用名羟考酮缓释片,而不应为商品名;不合理2:用量应写为20 mg,而不应为2片;不合理3:prn.意思为必要时服,而羟考酮缓释片用法一般为 q12h。(R:取药;Sig:用法用量;po:口服;prn:必要时服;q12h:每12小时1次)
3.2.2 不合理处方2:某住院患者,女,56岁,诊断是肝癌。R:吗啡 10 mg×2 支 Sig:2 支 im st。分析如下,不合理1:药品的剂型未写;不合理2:用量应写为20 mg,而不应为 2 支。(im:肌内注射;st:立即)
3.2.3 不合理处方3:某住院患者,女,63岁,诊断是直肠癌。R:羟考酮缓释片 10 mg×2 片 Sig:20 mg q12h。羟考酮缓释片 40 mg×2片 Sig:40 mg q12h。分析如下,不合理:重复用药,可以直接开具羟考酮缓释片10 mg×10片Sig:50 mg q12h。
3.2.4 不合理处方4:某住院患者,男,59岁,临床诊断是肝癌。R:阿桔片×6片6片 Sig:2片tid。分析如下,不合理:阿桔片的临床适应证是干咳,需要在处方的临床诊断注明。(tid:每天 3次)
3.3 解决办法 通过对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登记表进行分析,本院采取如下措施。
3.3.1 药师审核处方时应认真贯彻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7],麻醉药品在临床上如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为了将麻醉药品处方干预的有效性提高,本院建立三级药师的审评制度[8]。如果发现问题,应与医生及时联系、沟通,纠正错误,守好医疗流程中的最后一关。
3.3.2 本院成立了医院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订和完善本院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小组由院长负责,医务处、质控办、药学部、护理部、总务处、保卫处等多个部门组成。日常的管理工作由药学部负责,按照“五专”(专人负责、专用处方、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的原则管理。保证了麻醉药品的安全和规范管理。临床药师每月巡查各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情况1次,记录相关情况[9],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出现的问题,如实上报出现的问题。临床药师主动深入临床,积极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参与合理用药工作。
3.3.3 医生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是麻醉处方管理的重中之重,麻醉药品管理使用好坏的关键是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间隔。本院药学部根据不合格麻醉处方发现的问题,制作课件,开展院内业务学习。临床医生需要掌握麻醉药品的作用机制、吸收、分布、消除、给药方案、注意事项。其中以下几点要求是本院临床医生使用麻醉药品进行培训的:(1)应用镇痛类麻醉药品的目的是缓解或解除剧烈的疼痛,以防患者病情恶化或休克。(2)应用镇痛类麻醉药品的范围是创伤性锐痛、内脏或血管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及晚期癌症剧痛。(3)应用镇痛类麻醉药品的原则必须按照《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先应用解热镇痛药再选择麻醉药,选择麻醉药品以后则首选哌替啶,后选吗啡;对手术后必须长期(>24 h)应用镇痛药的患者,先选择不易成瘾的镇痛药;例如肿瘤患者,长期使用镇痛药者,使用时先选择口服制剂再选择注射剂,个体化给药,按时给药,单用和联用相结合,镇痛类麻醉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耐受是正常的现象,临床医生应该按照临床需要,尽量使癌痛患者无疼痛感,这就需要药量逐渐加大,新生儿、婴儿忌用麻醉药品,老年患者应该减量使用。定期通报院内麻醉药物使用的情况,提高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
3.3.4 对于有麻醉、精神药品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必须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精神药品[10],对于会经常开出不合理麻醉处方的医生,医院加强监管,加强这类医生合理麻醉药品用药方面的继续教育。
3.3.5 让个人效益与质量管理相挂钩,从制度上防范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出现,完善本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效益管理体系。
评价一个单位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是麻醉处方书写质量的高低。通过以上措施,本院不合理麻醉处方的情况得到改善,大大减少了不合理的麻醉处方数量,促进了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法制化。
[1]徐建国,于世英.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9.
[2]许岭,马力,李皓.浅谈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的流程化管理[J].安徽医药,2010,14(3):365-366.
[3]刘杰,谢虹虹,黄哲丹.不合理麻醉处方的分析与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0):52-53.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Z].2005-08-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Z].2007-02-14.
[7]张玲.医院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医药导报,2005,24(1):84-85.
[8]王秀英,纪素玲.处方干预对精、麻药品合理使用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13):78.
[9]余小芳.麻醉药品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153-154.
[10]黄宇光,杨世民.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