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建立与完善
2015-01-29贾怡铭
贾怡铭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建立与完善
贾怡铭
我国的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在准则的行文、结构、术语等方面都受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主要包括通用业务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以及特殊经营方式会计准则等。具体会计准则的操作性很强,是各项经济业务的基础。
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建立与完善
一、建立具体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为了打破不同部门间的界限,为企业构建内部横向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的会计工作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都需要企业的会计准则。完整的会计准则理论体系应该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部分,具体的会计准则是具体说明、具体规定,是基本会计准则在逻辑上的延续。
具体会计准则不同于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只是一个概念性、方向性的介绍,没有办法对企业每一项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和操作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要求。然而具体会计准则能够轻松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细致的规范,在日常工作中使核算指标口径一致,报表体系结构一致。可见,在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过程中,具体会计准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具体会计准则的优点
1.可操作性
具体会计准则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可操作性强。在企业日常生产交易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经济业务。在具体经济业务中,具体会计准则能够做到在会计报告及核算方面有一些明确而细致的规定,这使得具体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扩大生产有了新的作用。
2.权威性以及专业性
具体会计准则的建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具体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这一行业概念的定义、一般会计的业务核算等的一些界定,都是经过我国会计学界各专家学者以及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起商量、斟酌、讨论、争辩的结果。
3.真实性
具体会计准则对表外项目的披露投入了十分的关注。具体会计准则严格的规定了对表外披露的各种情况,要求各项数据的真实性,保障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权益。过去,我国关于对表外披露项目一直以来都没有具体要求,使得表外信息不规范,甚至存在严重不真实的情况,以至于会计信息难以被信服和利用。具体会计准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4.公认性
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业的行业基础,是这个行业必须遵守的基准,它虽然不是具体颁布的法律法规,但它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公信力,在会计行业,它是所有人需要遵守的准绳。
三、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构建
总的来看,现在,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已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准则目标、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准则的内部结构、准则地位以及效用、准则的发布等内容。
1.建立具体准则的目标
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地具体目标的制定,是由会计本身的属性以及会计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运行环境两大影响因素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里,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是:在行业协会之间做好媒介和规范,引导会计行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并在行业性会计的基本制度为企业自行设计的会计制度完全取代之前,发挥积极稳定的统一和规范作用。
2.准则的中心思想和订立原则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矛盾的社会现实,在考虑经济基础、适应我国会计工作前提下、适当参考借鉴国外具体准则,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准则。因此,我国的会计具体准则制定的总指导思想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会计工作实践的经验以及教训,并对我国将来的前景进行展望,对各国的会计具体准则进行适当的借鉴和吸收。
具体来说,建立会计具体准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普适性原则。普适性原则即普遍适用原则是指在会计具体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一般企业的情况,又要考虑到某些特殊行业、特殊企业的特殊情况,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接受度。
第二是明确性原则。会计一个基本属性就是准确性,具体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统计和计量的一种普遍的标准,会计具体准则的明确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内容,每一项的准则是为了解决经济往来中的哪一种情况,都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
第三是单一性原则。单一性原则的要求是会计具体准则的制定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基本准则的要求,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制定。为了让会计具体准则能够具有更好地实用性,制定时一般只有一套指导思想,从而保证具体会计准则的规范性。
第四是一定的稳定性原则。会计准则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不是绝对稳定性。具体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在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经济活动中都会触及的规章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建立以后,应该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适用性,不能经常性变换。会计准则的相对稳定性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但同时,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会随着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完善
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在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对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适当的借鉴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了。但是,一个制定得再良好的具体会计准则,在具体的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或者根本就是难以执行,那么它的具体效用也依旧为零。因此,在已有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做好具体准则的有关配套措施,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发展。如今,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仍存在一些缺陷。笔者将对具体会计制度的困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谋求会计行业的更好的发展。
1.完善具体会计准则
会计具体准则作为规范会计行业的标杆,对规范会计行业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目前的具体会计准则存在的被动局面,最重要的,还是应当逐步实现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轨,并且完善和细化具体会计准则的各项规章制度。从现阶段的国情和经济情况来看,我国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取消企业会计制度,所以,一定数量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为了避免具体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在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快修订相关的配套措施。配套措施设定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原本的具体会计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制订出一套具有谱适意义的规章制度准则,用来代替已有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财务审核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公司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再逐步取消示范性指南,再经过不同的会计主体,根据会计具体准则的内容,制定出合适公司的具体会计准则。
2.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
要想保证具体会计准则的成功实施,让具体会计准则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将会计个人素质的提高当做工作重点。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以及会计行业发展的优劣的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内工作人员鱼龙混杂,业务水平层次不齐,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必须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做出比较严格的规定。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会计在职人员的培训,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开发和培训,同时夯实会计理论,加强实务锻炼,将会计人员培养成能够适应企业发展战略以及适应会计行业需求和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3.加强企业监管
企业的监管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首先,从企业的内部监管来看,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会计的素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规范的会计审核也是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根本办法。其次,从外部监管来看,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应加强企业的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这就要求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同时,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对提高审计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化企业的改革,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加快企业财产权力的改革与发展,帮助企业早日成为一个设备先进、效率高、组织结构科学严谨的现代化企业,使企业获得实时信息成为可能,同时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监督管理力度,都需要企业的会计系统健康良好的运行。因此,具体会计准则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不具有绝对稳定性。在适当的时间和社会基础上,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对会计的具体准则会进行一定的修改、补充、完善,甚至是破旧立新,重新建立一套新的会计具体准则,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
[1]刘常青.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思想演进原因的历史考证(之三)——会计准则思想供给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03:76-81.
[2]林丽.浅谈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100.
[3]张艳萍.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28.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