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学院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探索
——以湖南社院的研究与实践为例

2015-01-29刘蓉宝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题中央社学院

刘蓉宝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社会主义学院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探索
——以湖南社院的研究与实践为例

刘蓉宝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社会主义学院加强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对于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引领下,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积极探索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路径,有效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向前发展。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学院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问题是当前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作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加强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对于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源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而统一战线工作又需要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导。因此,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发展了,势必推动统一战线事业的新发展。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标识和集成,是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实践发展的重要环节,因而必将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理论支撑。因此,加强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社院的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担当。

(二)有利于扩大统一战线事业的社会影响

据中央社院统计,目前全国统战部门每年需新引进工作人员2000人。截至2015年,由于统一战线理论一直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普通高校和党校没有设置统一战线学专业课程,因此,统战部门急需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社院加强和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设置统一战线学课程,宣讲普及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推介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前沿成果,既能提升统战系统干部整体素质,为统战系统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统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又能吸纳包括统一战线领域在内的专家学者关注参与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逐渐建立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有效扩大统一战线事业的社会影响。

(三)有益于促进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习近平同志一贯倡导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当下,存在很多影响统一战线发展的重大问题、基层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各领域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社院在加强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中抓住这些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理性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厘清模糊错误认识,能助力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四)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学院自身的正规化建设

全国社院尽管一直致力于统一战线学学科体系建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严格意义上的学科体系时至今日还没能建立起来。中央早已明确规定,各类各级干部院校要将统一战线理论作为党政干部和党外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社院落实中央精神,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以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为契机,调动资源整合力量,通过课题招标、学术研讨、考察调研等方式,出成果、练队伍、强素质,推进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学科体系和学科门类,对于社院学科布局的形成、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培养、自身正规化建设的加强、社会地位的提高等,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学院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0—2020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学科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中央社院更是全力推动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2011年5月,中央社院向中央统战部提出《关于将统一战线列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议》,建议将统一战线理论纳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由国家统一规划管理,以期整合力量、统一规划部署、构建学科体系,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化、学科化。同年 6月,中央社院制定《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的意见》,规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体系相配套、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社院学科体系。2013年9月,中央社院与山东大学签订合作共建统一战线学学科备忘录;2014年 11月,中央社院与山东大学签订《合作培养统一战线学研究生协议》;2015年,教育部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央社院与山东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统一战线学研究生。这是统一战线学首次作为独立学科被纳入我国国民教育招生系列,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标志着统一战线事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正式启动。在中央社院的带动下,全国各省市社院积极响应,开展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实践,全国社院系统逐渐形成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氛围。湖南社院更是借这股东风,抓住机遇争取领导,率先把统一战线理论列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破题开局。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机制创新带动学科建设

规章制度建设是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保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暂行)》、《2010—2020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强化“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意识,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科研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特别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深入开展,多出精品佳作,扩大科研影响力,黑龙江、辽宁、河北、广西等省市社院注重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制定规划完善制度,加大对从事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的支持,在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机制创新带动学科建设,为学科建设创造制度环境和科研条件。湖南社院根据形势变化和院内科研工作新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和《学术委员会章程》,对科研规划、科研工作运行、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奖励、科研资助等科研管理工作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尤其突出聚焦原则,重点支持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以此调动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专业人才建设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关键。社院的教研人员是从事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主力和先锋,但是,教学科研人员数量少、力量相对薄弱是各省市社院的普遍现象和实际情况。要突破这种瓶颈,需要实现自身人才整合,更需要建立协作机制整合系统之间、社会各方面的人才资源、成果资源,还可以通过社会的载体和财力来实现自身资源的交流与融入。为此,各级社院树立大科研理念,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强化资源整合,增强科研内外合力。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社院从实际出发,着力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建立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人才队伍。湖南社院以发展的眼光从长远规划,制定了2013—2020年度人才成长规划和分类管理实施办法,既立足社院又跳出社院,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壮大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的队伍。

第一,立足本院,激发活力,盘活院内教师资源。从整体着眼,摸清家底,在编制内按需引进各层级人才。根据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特点,湖南社院近年来引进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向的博士两名、研究生四名,并明确其个人研究发展的方向定位,形成人才成长梯队。一是从部门入手,明确职责、集中力量,设立统战理论、中华文化、综合理论三个教研室,把对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感兴趣且有一定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的副教授、博士集中在一个处室,整合力量加强研究。二是从个人着力,制定计划、出台办法,培养学科带头人,站在学院科研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突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从政党、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五个方面定课题、定方向、定专题,给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集名题、名课、名作、名案、名师于一身的“五名”教师远景目标。学院科研处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有关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学术沙龙,通过约请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来社院讲学座谈,与他们共同探讨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在探讨中学习,在辩论中提问,进而形成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共识,倡导科研人员互相协作,组织科研团队集体攻关。同时,以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为攻关导向,组建统一战线特色学科和基础学科建设研究科研攻关小组,分专题合作攻关。

第二,面向社会,充实队伍,整合吸纳多元研究力量。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不仅需要社院自身人员的努力,而且需要统战系统其他单位和社会各界研究力量的加入。湖南社院以科研立项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所申报的课题为导向,加强招标课题外向性,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学院系统内部课题研究。一年多来,包括中南大学刘新庚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莫岳云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吴克明教授、甘肃省委党校王锐教授、广西社院许立坤教授等在内的十多名专家学者参与学院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活动。为进一步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工作发展,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学院自2013年起,面向社会开展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课题公开招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拨出5万元面向全国进行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课题招标,吸引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参与研究,将从事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力量与学院的科研力量进行有机的整合。专家学者可以按照提出的招标课题投标,亦可结合自身学术专长,招标课题以外有价值、有意义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课题自行投标,主要围绕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截至目前,在2013—2014年度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招标课题中立项和完成了“统一战线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统一战线学的学科性质和知识体系研究”、“统一战线学的基本范畴和主要范式研究”、“统一战线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和“统一战线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五个课题的研究,初步解决了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在2014—2015年度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社会招标课题立项工作中,又立项了“统一战线学学科结构层次和基本规律研究”、“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支撑体系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研究”、“统一战线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领域研究”、“统战工作实践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发展研究”五个课题,重点对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召开省社院系统科研工作会议、设立系统招标课题、出台系统科研评奖办法开展评奖活动等途径,湖南社院凝聚系统科研人员力量开展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在2013年度和 2014年度的系统招标课题中,14个市州社院有近 20个课题得到立项。2014年首届全省社院系统科研评奖活动,14个市州社院积极参加,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优秀科研工作管理者,使得省社院和市州社院关系更为密切,科研合作更为多元。

(三)加强载体平台建设,积极推出学科建设成果

为进一步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各级社院加强科研平台载体建设,发挥科研平台载体的凝聚功能,积极宣传推介学科建设成果,扩大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影响力。

第一,利用论坛、会议等平台,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成果。中央社院成立的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讨年会,出版研讨会论文集。浙江社院成立参政党研究中心,每年开展课题招标活动,举办理论研讨会。重庆社院成立多党合作历史研究中心,利用重庆的统战资源,挖掘历史总结经验。各级社院通过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平台的构建,实现社院系统内联动、系统外联合、学科间联手,有效推动学科建设。湖南社院以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为平台,定期开展座谈交流和调查研究,引进最新的理念、信息和方法,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通过这个平台,教研人员开阔了学术视野,延伸了学术触角,在调研中接了地气,丰富了实践知识。

第二,利用学报、网站等载体,宣传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成果。学科建设要靠扎实的科研来实现,学科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志是科研成果的取得。各级社院为推出和展示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的成果,积极宣传推介学科建设成果。中央社院、各省市社院的学报和网站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资料库和图书馆建设也都在日渐完善充实过程中。各级社院要充分发挥学报、网站等载体的功能,不断推出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成果。中央社院学报开辟有“统一战线学”、“多党合作理论研究”、“统战理论与实践”、“协商民主”、“民族与宗教问题”、“人民政协”等专栏,突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特色。湖南社院学报除“政党研究”、“协商民主”、“联合论坛”等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栏目外,还专门开设“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专栏,每期刊发1~2篇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文章。截至2014年年底,已发表近20篇论文,为更多的人了解学科建设进而参与学科建设创造了条件。

中央社院和各省市社院利用网站传播迅即的特点,及时推介宣传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动态和成果。自2014年以来,湖南社院在三湘统战网“社院建设”栏目和学院网页“科研动态”介绍学科建设信息和成果的信息二十多条。同时,湖南社院还组织力量把近两年来学院有关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结集正式出版《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论集》,集中展示研究成果。

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央社院的引领下,各级社院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学学科研究,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夯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联系不够紧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不够明显,课题研究重点不够鲜明,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研究力量还不够充分。可以说,统一战线学学科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成,统一战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因此,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同样需要社院同仁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借鉴吸收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研究把握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迈上新台阶、提升新水平。

责任编辑:王 珊

D613

A

1002-0519(2015)02-0046-04

2014-12-15

刘蓉宝,女,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统一战线历史、中国民主党派历史研究。

猜你喜欢

课题中央社学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海盗学院(12)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