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号楼的范儿
——青春
2015-01-29晓石
文/晓石
视野>团干心语
十号楼的范儿
——青春
文/晓石
去年国庆期间,我到云南自驾游,路过红河州的河口县。晚上,当地老百姓在中越界河边放孔明灯,上面写着大家各种愿望和祝福。我也买了一个,但写什么好呢?想了想,写上:“青年万岁、青春万岁、祖国万岁”。朋友看到后,笑着说,是不是你们都有这个“毛病”啊,张口青年、闭口青春,当你们不再青春了,怎么办?
是啊,念念不忘,会有念想。
今年五一期间,我在机关加班,中午去饭堂吃饭时路过307房间,那是办公厅汪大姐的办公室。我看到她正在收拾房间,原来汪大姐——要退休了!真没有想到,那个平时充满活力、时刻微笑的汪大姐,今年已经60岁了。汪大姐是1978年11月进入团中央工作,在十号楼一待,就是36年,可以说,她为共青团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她把所有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十号楼!
那天,汪大姐和我说了很多话,从进机关开始到90年代到2000年到现在,从十号楼里来来往往的那些人到点点滴滴的那些事,说了很长,很长。
到了最后,汪大姐告诉我,她是应该4月30日退休的,她在十号楼工作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给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但在退休的时候,她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请求:能否多给她的办公室保留4天,这样,她就可以在五月四日青年节那天,像当年走进十号楼一样,兴高采烈地、意气风发地、青春洋溢地走出大楼。汪大姐说这番话的时候,就像一名刚刚戴上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脸色是那么红润,神情那么坚定,眼神里洋溢着满满的青春、满满的甜蜜、满满的幸福,阳光洒在大姐的笑容上,构成了也许是我在这座楼里看过最美的画面,那么真诚,那么动人,那么美好。
作为一个十号楼人,我们总有一天,要离开这座大楼,要离开共青团的岗位。我总在想,当青春逝去时,我们也许是无助的;当离开火热的青年事业时,我们也许是失落的;当奔赴新的岗位时,我们也许是忐忑的。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上还有些稚嫩还有些冲动,我们还知道,也许北京大都市日趋繁华人们思想日趋多样令身边的同学朋友和我们渐行渐远,也许当我们再说起梦想、责任和勇气的时候,得到的会是嗤之以鼻或者是茫然无顾。但是,那又怎样!我们的梦想依旧,我们的责任如故,我们的勇气不减,我们初心不改。我们,还是我们。
我们相信梦想的方向,我们相信责任的价值,我们相信勇气的力量,我们相信领袖说的那句话:“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离开十号楼的时候,再次高喊一声:青年万岁、青春万岁、祖国万岁!
写在后面的话:作为“十号楼的范儿”系列阶段性小结的第五篇,我希望重写一遍写在第一篇前面的话:十号楼是有传统的,是有风尚的,这座大楼最宝贵的,不在于多么宏伟高大,不在于走出了多少栋梁,而在于这座楼的精神、气质、品格、作风、意志。我且称之为——10号楼的“范儿”。10号楼的“范儿”在哪里?在10号楼的灯光里,在10号楼的歌声里,在10号楼的对联里,在10号楼的脚步里,在10号楼的青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