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意识教育视野下的法治宣传
——以法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为例

2015-01-29吴笛

中国共青团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公民法国权利

文 / 吴笛

公民意识教育视野下的法治宣传
——以法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为例

文 / 吴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要部署,全会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调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健全普法教育机制。

法国是近代人类社会政治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实践方面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法国将法治宣传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从1789年大革命至今,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法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公民意识教育为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首先,“保护与促进公民权利”是国家与法存在的正当性理由,这构成了法治国家制度的思想基础;其次,历史证明,法治国家的建立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还需要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法治既包含依法办事的准则,也包含全民守法、崇法和护法的社会状态。

在西方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思想家高度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并致力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法国为例,在大革命时期,孔多塞指出国家应担负起公民意识教育的重任。他主张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阐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孔多塞的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在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全面贯彻实施,为法国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法治建设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保障

法国大革命是探讨法国法治建设的自然起点。大革命期间颁布的诸多法律条文奠定了法国法治体系的基础。《人权宣言》作为大革命中第一个以启蒙思想为基础制定的纲领性文献,以“人权”与“法治”为核心内容,阐明了近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封建特权。《人权宣言》提出“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所有公民皆有权通过其个人或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能平等地依其能力担任一切要职、公共职位和工作”。

《人权宣言》是法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具有民主主义特点。在宣言的号召下,民众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逐步建立起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理性自觉,人民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愿意接受和主动宣传大革命宣扬的法治精神,有人在公开集会上喊出了“法律万岁”的口号,并在货币正面刻上了“法律统治”字样。

法国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中的法治宣传

在法国,法治宣传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882年,法国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开设了公民意识教育课程,覆盖基础义务教育的全阶段。教育内容包含: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常识、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社会公德等。公民意识教育课程通过传授有关政治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旨在培养青少年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从而实现在公共生活中的有效参与。公民意识教育中对于法治和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于青少年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参与到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程序中。法国支持青少年参政议政的工作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培育参政议政的能力。在理论学习方面,法国公民意识教育课的课程大纲对法治教育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学校须在初中阶段重点教授宪法和政府职责,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关于公共事业、学校、国防和税收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学校须在高中阶段结合历史课、社会研究课、政治课等课程教授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发展历程,旨在培育学生的法治理念。在实践方面,法国创立了“少年议员日”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举产生一位“议员”。该“议员”将有机会在第二年的“少年议员日”携法律草案,代表“选民”赴巴黎国民议会大厦开会。为此,在当选后一年的时间里,“议员”要带领同学学习法律条文,并讨论起草法律草案文本。教师在活动中承担传授法律知识和答疑解惑的职责。该活动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有助于青少年法治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是为参政议政提供有效渠道。法国城市、青年和体育部(简称“青体部”)作为青年政策的制定部门,于2013年2月启动了“青年优先”计划,并将“重视并推动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作为重点目标之一。该计划由让-马克·埃罗总理宣布启动,由青体部牵头成立跨部门青年事务委员会(成员为24家部级单位)负责落实,为青少年参政议政提供了政策保障。巴黎大区青年委员会隶属于巴黎大区议会。大区是法国行政体制中的一级行政单位。巴黎大区青年委员会的代表由区内青年组成,可以参加大区议会的工作,并通过讨论和辩论表达青年心声,发挥青年影响力。法兰西青年论坛是法国青年自组织的联合体,包含中学、高校、政党和行业等4个领域的19家会员单位。论坛依托会员单位在青少年中开展调研,定期发布并向政府提交青年状况报告。论坛自2012年成立至今共完成4份报告。其中,有两份报告受到让-马克·埃罗总理的重视,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发挥了参考作用。

对于青少年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的培养。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以作为和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公民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是公民法治意识的体现。

法国将青少年的权利义务观教育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了解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认识到实现权利和义务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第三,当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捍卫权利,并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国能够立足社会现实和诉求,与时俱进丰富青少年公民权利义务观的内涵。根据青少年网络在线时间日益增长的现象,教育部联合工业、能源和数字经济部明确了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权利与义务,并开辟了网络宣讲平台,教育青少年要获取健康的网络知识,保护个人隐私,尊重著作权和肖像权,并抵制不良的网络行为等。同时,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出发,法国将青少年网络权利与义务编辑成15集动画节目,供7至15岁的青少年观看。

对于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是指从法律的角度认知并评价社会现象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对法律制度的自觉维护与遵从。在开展青少年法律意识宣教工作中,法国一方面通过公民教育课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系统、有机、全面地整合社会资源,动员法律方面的专业力量,增强宣教工作的专业性和广泛覆盖。例如,教育部和巴黎市政府共同出资在城区内的每个区选择一所小学设立“课外活动中心”。辖区内各中小学轮流承担活动中心的工作。活动中心定期邀请律师、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与学生交流互动,讲解法律案例或参与学生模拟法庭活动。

(作者系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二处副主任科员)

猜你喜欢

公民法国权利
论公民美育
法国(三)
法国(一)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权利套装
十二公民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