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独特性
2015-01-29沈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25300
沈康宁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225300)
虽然许多书籍对装饰艺术没有做明确界定,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三大构成的引进融合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与民族装饰艺术传统元素,进一步丰富了装饰的内涵,装饰的多元性发展也随之出现,其中最普及的装饰绘画在软装设计中起到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的作用。空间环境给人总体印象在很多情况下由多种元素造成,例如,飘逸的窗帘使人们感受到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华丽的水晶吊灯,给人富丽堂皇的尊贵享受;手工制作的地毯,好似身处异国他乡。这些相对于氛围给人的直观感受,意境上则是从深层次来体现装饰布置的意义。意境是内部环境所要集中体现的某种思想和主题,不仅被人感受,还能引人联想给人启迪,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享受,适宜的设计会引人逐渐步入最美好的意境中,在这样二次空间的创造中,利用家具、装置、地毯、植物等陈设布置,规划出的二次空间不仅使功能更趋于合理性,也能更为人所用,使室内空间更富层次感。例如美国的玻璃艺术界最大的明星——戴尔·切胡利,他是位非常注重形体结构和色彩搭配的装饰玻璃艺术家,他所有的作品都带有强烈、鲜明的色彩及细微的线条装饰,运用自由空间的形体排列,把不同的物象巧妙的放在同一个作品里,构成一种和谐意境的装饰性秩序层次美感,他的作品《篮子》系列是从生活中吸取得来的灵感,在创作中把硕大的器型组合起来,并饰有螺旋纹,器壁很薄,色彩明亮鲜艳,作品热情奔放。他通过融合器皿的表面图样来表现一种事先设计好的玻璃丝风格,然后运用光学模子创作一种螺纹状的装饰图案,运用这些元素在空间中穿插组合,有秩序的、有节奏的表现出一种回归于自然形态的美,并且巧妙地用于了拉斯维加斯最有格调的赌场酒店——百乐宫,它是一座典型的美国现代风格建筑,大厅的吊灯堪称全球最大的玻璃艺术作品,由2000个彩色玻璃花组合而成,是艺术家切胡利《篮子》系列的衍生作品,整个空间在进入的那一刹那,映入眼帘的并不是直视空间中的装饰画或传统的装饰喷泉雕塑等,人们不由自主的抬头仰望天空,彩色玻璃在白炽灯光的照射下神秘妖娆,一组大体积的组构,显得张力十足,更显辉煌的气势,犹如欧洲天顶画的设计,布满了整个大厅的主体顶部的空间位置,让酒店大厅展现出了独具一格的装饰艺术效果,渲染出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其绚烂、魅惑的视觉震撼力及艺术想象力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你只能身临其境地去看、去感受,同时感叹艺术家奇胡利这位玻璃大师的神奇天赋与惊人的创造力,玻璃装饰艺术让百乐宫的厅堂在拉斯维加斯众多酒店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具匠心的装饰艺术作品。
装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广泛运用,是推进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缩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居者有其屋”的观念已不再能满足人们所追求的梦想,利用各种图形材质对周边环境进行探究,由起先对物质基础实用性的满足,升华到对独特风格的追求,引导人们对精神境界的向往。装饰艺术在空间中的应用能带给人们以生活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室内空间的风格和精神本质。装饰陈设由茹毛饮血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文化赋予了装饰艺术不同的内容,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性。
玻璃艺术家切胡利的户外装饰玻璃作品《冰柱》的风格更是独出心裁,以线条作为作品的重要形态元素,弯弯曲曲纤细的线体充满了活力,富于强烈的动感,并充满节奏和韵律感,既舒缓又激情,即含蓄又生动。在空间架构中,作品尺寸放大,由众多形态各异造型夸张的个体分别构成一个或多个造型的组合系列,通过抽象思维,营造出具有气势的空间节奏,以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抽象的造型装饰并列,既形成强烈的对比,又在自然和艺术之间建立起最直接的融合。对自然结构的抽象再现, 可感悟到宇宙万物存在的律动,艺术家通过对外在世界的体验和内在自我的认知,试图去探索潜藏在自然形态背后神秘,透过内心体验和观察发现,在自我潜意识中形成新的意念,并在作品中构成新的序列关系。他们关注的是形态要素的自律性、张力、内涵与外延、几何符号及构成意象,通过形式关系的微妙组织,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合成物或抽象的有机形式。抽象风格创意的造型及展示的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流线型贯穿了整个作品,不论是装饰的线条,还是形体的变化,都给人梦幻般的感受,放置于大自然中更是奇特夺目,这些玻璃装饰艺术品一步步的对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环境再造”“转化再造”“更新再造”等探索,将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转变,加强空间环境的风格,赋予空间中装饰艺术品更多的活力,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玻璃艺术家更多的关注空间、体量的设计,对新材料、新技法的发现和运用,改变人们对玻璃材质的传统审美经历,更大的开拓艺术表现新领域。作为现代艺术的创作媒介,受着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不论是室内的小型装饰艺术品,还是室外的大型玻璃装置,艺术家都是可以通过它,不受限制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小的组合搭配在空间里不受限制。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里面布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迫切地想要得到空间中的脱离传统的造型要素,摆脱传统材料带来的审美疲劳。玻璃装饰的出现,用其丰富的表现力,独特的透光性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用它的反射特殊功能使人与空间产生更好的互动,给欣赏者一种前所未见的新鲜感,视觉上带来绚丽多彩美的享受。
[1]萧秦,成乡著.《现代玻璃艺术设计》.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05月.
[2]庄小蔚著.《学院派玻璃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8月.
[3]王承遇,陶瑛著.《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
[4]邬烈炎,周静著.《现代玻璃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5]张夫也著.《外国工艺美术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6]翁剑青著.《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