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成因及其干预策略

2015-01-29黄任之

中国德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青少年

黄任之

摘 要

自伤行为作为一种基于病理心理的高危风险不健康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大的普遍性。目前还尚未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且其严重危害性还不为教育者所知晓和重视。学校德育亟待从成因、不良后果诸方面深入探察,以期找到比较安全有效的干预策略。

关 键 词

自伤行为;负性情绪;心理干预

由于青少年的冲动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薄弱,使他们越来越较多地具有了攻击行为倾向,这种行为主要指向他人和外部环境,比如殴打别人或破坏公物等。最近有多项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转向了自身,产生较多的自伤行为。作为快速释放负性情绪的应对方式,这种消极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研究在某医院接诊了一名高中生个案,其典型症状是手臂内侧有几条深浅不一的划痕,看着十分瘆人。经了解,划痕是在她不开心的时候,用小刀子划上去的。经过一番问诊和人格特征测查,基本排除了精神分裂症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可能。其突出问题在于管理负性情绪的手段异于常人。可以断定,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自我伤害行为。研究表明,自伤行为是一种基于病理心理、有着高危风险的不健康行为。青春期是自伤行为的高发期,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大的普遍性。由于目前还尚未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其严重的危害性还不为教育者所知晓和重视。学校德育亟待从成因、不良后果诸方面深入探察,以期找到比较完全有效的干预策略。

一、青少年自伤行为有上升趋势

且成因复杂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以下简称自伤行为),是一种蓄意伤害自己,但却没有自杀意愿的行为,表现为行为者用不太极端激烈的方式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如对四肢和头部的抓、咬、烧伤、撞击等暴力伤害,故意实施一些可能会带来巨大影响的不健康行为,比如物质滥用、开快车、不恰当使用药物等,还包括一些自我贬损或自我惩罚等精神凌辱。相关研究发现,青少年自伤行为有其特定的发展趋势及成因。

(一)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趋势

多项研究证实,自伤行为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广泛存在的危险行为,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国外社区青少年群体的自伤行为甚至呈现出“流行样模式”,尤其是女孩。

本文在对各种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绘制出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率的走势图。由图可见,青春期是自伤想法和行为产生的高风险期,自我伤害在青春前期发生率较低,在青春期显著增加,成年后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见图1)

青少年自伤行为者常常会感觉虽然躯体受伤,但内心却轻松了许多,压力和痛苦的体验的确消减了不少,这不禁引起研究人员反思:难道割伤、烫伤、撞伤等不是在加剧压力者的痛苦体验,反而是在“以毒攻毒”“外痛治内伤”?当然,青少年对同伴行为的模仿和受媒体报道的感染,可能也增加了青少年自伤群体的数量和伤害的程度。

(二)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诱因及其心理机制

美国心理研究者布瑞森(Bresin)指出,消极情绪越多,从疼痛消退中获得的解脱感越强烈。[1]所以,经常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而又急于快速摆脱这种消极体验的个体,在尝试了常见的减压方式无效后,很容易将攻击性转向自身,从生理疼痛的释放中,得到负性情绪暂时的减轻,这便是自伤行为反复出现的成因。有些自伤者,为了体验到更大程度的放松,还会同时采用两三种自伤方式,如掐拧、烛烫、撞墙,弄得身体伤痕累累。

自我伤害一般有两条主要路径:(1)“喷泉”路径。自伤行为的发生为负性情绪如焦虑的持续增加,达到一定阈限值的结果。(2)开关路径。自伤行为是打开了冲动开关的结果。自我切割行为和渴求的解离,更可能与冲动的启动相关。[2]

大多数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青少年,其人格特征一般都表现为负性情绪和自我贬低。如一些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经常会有情绪的爆发,他们的调节策略就是立即实施自伤行为。此外,研究还发现脑内的应激反应系统在环境压力刺激下,导致负性情绪增多、脑内生化物质的异常改变和随后的自伤行为的发生。

二、青少年自伤行为对自身及其

教育生态的负面影响

自伤行为作为一种不被社会认可的消极行为,带给青少年及其周围人群巨大的负面效应,会极大地损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

其一,自伤带给青少年躯体的伤害。自伤过度,如服毒会使得青少年不得不入院治疗,被迫中断学业。一般扯头发、穿刺皮肤等自我伤害行为,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大部分肌肤能够痊愈,但也会导致部分身体出现失能或功能下降。尤其是划面部、割手腕和割胳膊等难治性伤口愈合,会留下永久性的疤痕、毁容或因割断筋脉而残疾。此外,自伤行为虽然并不等同于自杀,但反复的自伤行为会增加死亡的风险,比如过度勒脖子,会导致窒息死亡。在统计青少年自杀人群的数量时,实际上就包含了许多无法辨识的青少年自伤行为所导致的意外死亡。

其二,自伤导致青少年陷入无法接纳自己的心理困扰。没有安全感和低自尊的青少年,迫切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心理互动来实现心理调养,而不是通过自伤来暂时性地逃避,以自我惩罚来掩饰自我力量弱小的事实。长期以自伤方式来应对现实问题,会导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

其三,青少年因自伤而受到人际歧视。自伤行为属于一种变态行为,是一种污名,人们大多持一种回避和排斥的态度。这种人际环境下的心理忽视,会加重自伤者消极的社会认知和情绪体验,促使他们更频繁地自我伤害。

其四,自伤行为辐射损害教育生态。由于不了解自伤行为的发生机制和应对方式,家长和教师都比较迷惑和无奈,无法生成最合适的应对策略。在获知孩子实施自伤行为后,父母会体验到一种“灾难样”的感受,严重者会出现失眠、抑郁和随后几周内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此外,他们还严重质疑自己没能及时获知和阻止孩子的自伤行为,产生了一些失败感、自责和有罪的情绪。而教师在遇到学生因情绪困扰而采取自伤行为后,也会感到大为震惊。特别是了解到学生并没有在自伤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想到要找老师提供支持和帮助时,更会感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产生长时间的情绪困扰,怀疑自己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无法获得学生们的信任,感到非常痛心和焦虑。

教育环境中的各个系统,最重要的是家庭系统和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消极心理状态和自伤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作用,如:学习压力过大、亲子冲突、同学关系紧张、教师的责罚都可能成为自伤事件的触发因素。当然,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特别是媒体过度渲染自伤的新闻及情节,对识别能力低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暗示、模仿心理,从而诱发潜在的自伤行为。

教育者该如何筛查出这些危险因素?该如何重建良好的教育关系,实施何种有效的教育帮扶手段?这对家长和教师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其中缺乏应有的各种宣传资料,相关从业人员匮乏,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大多又处在地下状态而危害较大等问题,更需要教育者去审视教育关系中的信任与维护,主动探索新型的教育方案,努力去打破这种教育困境。

三、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积极阻断

与干预策略

自伤行为是一种精神疾病的伴随症状,经常与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共病,有学者甚至认为它主要存在于自闭症和智力发育迟滞等群体之中。但现在,许多青少年并无医学诊断上的精神疾病,却有着不断重复的自伤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疾病诊断,使得临床处理无从下手,干预效果不理想。

在美国,研究者做了一些努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是药物干预。这种干预一般会产生或长或短的抑制自伤行为的效果。二是有氧锻炼。当青少年出现自伤冲动,立刻进行慢跑等有氧锻炼,身体机能会因为运动和内分泌的改善而产生欣快感,消除负性情绪,使得情绪管理更为积极有效,从而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三是心理治疗。一般主要采用集合多个治疗技术的辩证行为疗法、融合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咨客中心疗法和其他疗法的辅导技术等。但目前在中国内地,还多以研究为主,缺少专门针对自伤行为给予的干预方案。[3]

本研究认为,预防重于治疗。由于自伤行为具有高度的隐匿性,往往研究者努力去测查这种行为,但自伤者却自觉不光彩或心存顾虑而不愿意主动报告,使得自伤的严重程度更难以为人所知。因此,防患于未然特别重要。

首先,教会青少年学会应对负面情绪。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强项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特别是学会应对负面情绪非常重要。应该让学生懂得,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遇到,要学会通过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体育运动或音乐活动,出游和放松等有效的方式进行缓解。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利用亲子交流、师生恳谈等多种自然的方式和机会,引导青少年学习健康的情绪管理方法。

其次,开展相关主题的讲座或班会活动。请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学专业人员或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式的讲座与辅导。

最后,多方联动预防。教育理念和方法普及也是一种预防的重要手段,应积极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普及读物,制作相关宣传录像片和图册,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放。

自伤行为其实是一种向外界无声地发出求救的信号,如果周围的人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应对,或许能够避免更多的伤害。而更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以期从根本阻断这种自毁行为的扩散。

参考文献:

[1]Konrad Bresin, Kathryn H Gordon, Theodore W Bender, Linda J Gordon, Thomas E Joiner Jr. No Pain, No Change: Reductions in Prior Negative Affect Following Physical Pain[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 2010(34):280-287.

[2]Donald E Greydanus, Daniel Shek. Deliberate Self-Harm and Suicide in Adolescents[J]. The Keio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58 (3): 144-151.

[3]Miller A L, Rathus J H,Linehan M M.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with Suicidal Adolescents[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7.

(本文在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刘占兰导师指导之下完成,在此深表谢忱)

责任编辑/李书华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青少年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