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在语文作业之中
2015-01-28李明
李明
摘 要: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将乐学作为最高境界,因而我们教师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也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趣味性、实效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有趣的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那么怎样让学生“乐”在语文作业之中呢?笔者在此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语文;乐学;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05-01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作业
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但局限于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不完备的。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与课外。因而语文学习要高效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将课内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呢?
1、课堂上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乐学。教师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用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去解决课外学习过程中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比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在课堂上老师领着学生查找有关圆明园资料,使学生在查资料中了解圆明园历经六位皇帝修造,由原来600亩扩展到5200亩,形成了一个万园之园规模。进一步了解圆明园之大,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要查的内容,在什么书、什么资料上查找,再一步让学生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结果及《辛丑条约》内容,让学生在自己所查资料中找到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而后再引导学生查从先秦到清历经多少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中所收集有多少年稀世珍宝。然后再讨论,规模这么大,收集文物这么多的一座园林毁灭了,你有何想法?有什么感想?下一步再讨论,圆明园有没有必要再修复,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受到各种教育。又如学习了《鲸》后,引导学生说出除了课文介绍的知识外,你还想知道有关鲸哪些知识。学生提出:鲸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它的寿命有多长?人类怎样保护鲸?等等。课外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查找资料,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自愿组成3—5人的合作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动手办一份手抄报,再把手抄报悬挂在教室,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让学生互相阅读,互相促进,这样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人人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
2、平等交流,训练能力,乐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和谐地与他人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语文作业布置中应侧重让学生乐于倾听,乐于表达,乐于应付。例如:学了《妈妈的爱》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回家后请妈妈讲妈妈和你之间发生的事情,并从中选择一两件最令你感动的事,写在日记里,来校后与同学交流。再如,学了写景类文章,《桂林山水》之后,让学生利用尝到的知识说服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假期带自己去桂林旅游,这样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储存、内化,而且学生乐于言表。
3、诱导想象,学会创新,乐于动笔。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其中作业的设计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例如《穷人》之后,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渔夫一家收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的命运。以“桑娜拉开帐子之后……”为题,给《穷人》写续集。于是学生想像的翅膀展开了,有了各种各样的续集。有的同学想像:渔夫为了打到更多的鱼去危险地带而丧失了生命,桑娜的命运更加悲惨;有的同学想像:桑娜为了让孩子吃饱,自己却活活的饿死;更有同学想像:渔夫打鱼时网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仍不断帮助穷人,收养了许多孤儿……学生的想像丰富了,也乐于将自己的想法用笔写出来。
二、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趣味性作业
1、结合学生活动内容设计作业。春天到了,班里许多同学养起了蚕,一时涌起养蚕热。怎样使学生玩中获取知识,从乐中训练能力?引起了我的深思。于是决定在班内成立“养蚕研究小组”,学生兴趣盎然,一呼百应,还请语文老师、自然老师作指导。他们认真观察、查阅资料、制作标本。作业做得轻松自在,并且井井有条,同时也学会了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结合学生心理倾向设计作业。曾有一个时期,学生对课本中的人物很感兴趣,且各种有倾向。抓住这一时机,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不少人,你佩服的人有哪些?为什么?你同情的人有哪些?为什么?你憎恨的人有哪些?为什么?等等,请你设计表格并填写。这样比单纯的记内容、说中心有趣多了。又给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张扬个性。
三、结合地域特色设计实效性作业
“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新《课标》)。根据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做到,结合地域特色设计实效性作业。
1、开展节日活动体验本地民情风俗。从大年初一到除夕之夜,学生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欢快的节日,正是这些节日伴随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节日时语文作业的布置更要有趣。强过元宵节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吃元宵、猜灯谜、看节目,继而以日记形式记下自己快乐的经历,实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名人轶事。我们祖国处处人杰地灵,每个地区古往今来都有众口皆碑的名人轶事,如眉县地区就有张载、李达等名人贤达,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工调查、整理资料、交流成果。学生在调查了解过程中既增长了见识又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游览本地名胜古迹,升华感情。祖国处处皆图画,家乡处处是美景。如眉县地区太白山森林公园的自然、神奇;红河谷的幽深、隽美;张载祠的文化精髓,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好教材,为了让学生语文学习更贴进生活,教师可让学生自愿组合,游览本地名胜古迹。画路线图、拍照片、记感受、谈感想。进而组织学生当小导游,自编导游词,使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总之,老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开发学生潜能,锻炼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尽量避免“琐碎的机械练习”增加作业趣味性、实效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从乐中创新,把快乐渗透到语文作业中去,让学生不断感受到作业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