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2015-01-28黄义军
黄义军
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中,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却常常游离于学生之外。合作学习确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困生就成了听众,他们往往越过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较少;同时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教师的评价还没有面向全体。综上述几方面的问题,笔者深思其形成原因,并总结出三点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提出问题
(一)教学重形式,使合作“假”与“浮”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现象:1.在让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教师只是旁观者,充其量就是问问你们有没有讨论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2.有些课看似很热闹,实如一盘散沙。当学生才讨论了30秒、1分钟,教师就一拍手:“好”!“停”!学生其实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久而久之 “人云亦云”,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从众心理。3.有些同学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置之不理,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以上现象它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假于表面。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关系不协调
通过教学发现,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困生就成了听众,他们往往越过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较少;同时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知道,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跟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讨论,还那些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往往容易受到冷落。
二、成因分析
(一)忽视明确学习合作任务或学习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1)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一有问题就马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或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就造成学生们大多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2)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
(二)忽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差异性
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学困生由于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同时 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三)忽视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良好个性的培养
小组合作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介于以上现状、成因分析,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许多教师面对合作学习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合作学习得不到有效落实。
三、相应对策
合作学习应该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这种学习方式。
(一)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合作效率
合作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合作目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因此,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的和合作的要求。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地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效率。
(二)科学分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一般来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对均等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通过科学分组,高低搭配,发挥学优生的辐射作用;自由组合,促进学生自然群体的沟通和交流。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学习形式,它能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健康地成长。合理地运用这种合作方式,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