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探析

2015-01-28

学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角三角形情境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探析

漆番平 (甘肃省漳县武阳镇柯寨中学 748399)

众所周知,兴趣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这样说,数学教学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揣测准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多了解学生,多接触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信心,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数学学习中养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一、增进师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理解是联系学生和教师之间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要理解学生,学生也要理解教师。当然,教师更要积极一些、主动一些,要有亲和力,让学生有温暖感。教师要放下架子,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护学生,从而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导入环节,激发求知欲望

一堂新课的导入环节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数学课更为如此。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精彩的话,就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浓厚兴趣,可以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那么,新课的导入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一)结合生活情境中导入新课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操作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用生活实验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始学习

课前,教师可以设计好一些实验,结合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归纳结论。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纸剪几个任意三角形,然后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这时,学生会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由此,学生会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这个规律。这种导课方式可以让学生兴趣很高,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中,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设置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下开始学习

教师设计新课导入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如的课堂氛围,使其在舒适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可以通过“摸耳→眨眼→挥手→摇脑袋”等可操作性的耳熟能详的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手上”。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四)开门见山,明确学习内容和和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活动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用开门见山这种导入方式。教师先出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的目的,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教法的好处是让学生在有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地自我展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同一内容、同一目标的课堂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而同样的导入方式不一定适用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教学教师要选择最切合的导入方式进行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教学学习兴趣。

三、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究环境,特别是良好的氛围的支撑是保证探究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努力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学习上有主动性、上进心。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唱主角、唱独台戏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过多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少讲多练,要多投入情感,多想办法建立现代新型师生关系,多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他们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能够与教师积极主动地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内角三角形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