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28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郝剑利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王六村校区 055250)
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式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本文将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小学语文 多媒体技术 应用
一、创设意境,以情激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众多教学实践也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多媒体技术能借助“声、光、影、像”,在课堂中再现真实情景,使学生直接接触大量的感性材料,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相对于教师单纯的讲解、板书,它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如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充分抓住教材的特点,把《草原》一课分为“景、人”两部分来分析。在两部分的学习中都播放了一些视频资料,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但教法又有所不同:第一部分教学,我主要利用投影展示了一些图片,结合文字介绍,辅之生动的讲解,学生在这种情景中真实地感受到一幅幅草原美景图。第二部分,我用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场景。学生原本对蒙古族习俗了解较少,如今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自然就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了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情境,陶冶情感,升华情感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形象。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在视、听、思中丰富感性知识,产生新的想象,触动情感,使他们的审美情感得到升华。
如六年级下册《詹天佑》一文,关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所采用的不同方法,设计“人”字形线路等历来都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詹天佑杰出的建筑才能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我在课前精心为学生制作了动画课件,将课文的描述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画面。课堂上,学生看着生动形象的“两端同时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形路线”的动画,很快进入了一种兴奋的状态,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文,便会将情感的陶冶落到实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年级语文《九寨沟》一课描绘的是九寨沟迷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的热爱、赞美之情。可是四年级学生仅仅凭借文章介绍很难感受到九寨沟的美。因此,我先利用网络,带领学生参观各个景点,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让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使他们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同时,我进一步利用图片展示九寨沟可爱的异兽珍禽,让学生在近距离地观察之后,用文中的词语或自己平时积累的成语来形容所看到的小动物,大家一时之间兴趣高涨,纷纷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九寨沟的这些异兽珍禽,这样处理,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疑问,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条件。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关。在传统教学中,生字教学一直是教师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或几张灯片,单调地、机械地、抽象地教学生“读字、认字、记字”。学生学起来提不起兴趣,教师教起来单调乏味。而多媒体能以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如教学象形字“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电脑演示太阳图像)
生:“太阳。”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久以前,古时候的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动画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的字了。”(电脑动画演示“日”)
这样,不仅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五、课外延伸,发散思维,导引创新,拓展探究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领会,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四季》时,为了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避免使教学活动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可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丰富、有趣的资源,将课内延伸至课外。除了本课提供的四季的景色外,我又选取了一些特有的四季景色,为学生创设情境,并在上课时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喜欢理由。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着图片,自己寻找答案,使学生了解到原来每个季节还有更多的特征。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参与,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视觉形象,又能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保持一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责编 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