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2015-01-28

学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评价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王进福 (甘肃省庄浪县教育督导室 7460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表现出:教学设计复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交流展示图形式、走过场,巩固环节弱化,教学评价对小组的整体评价不重视等细节问题。本文对此展开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在“以学促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理念的引领下,一些好课、好课例、好模式在学习与交流中得到了推广,很好地发挥了带动、引领、辐射的作用。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新的课堂教学开始朝着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一些新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如下。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简单化,切记繁琐、复杂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课堂的生成。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文本的难易程度、课堂上可能生成的知识、教学目标预期的完成情况等,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在教学设计上认真筛选多渠道获取的知识储备,找准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聚焦核心问题,抓住教学细节,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通俗易懂。其实,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如果过于复杂,教师便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无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会被教师的教学设计禁锢在条条框框里,放不开手脚;如果问题过多,整个教学环节就会主次不分,没有侧重点,该强化的得不到强化,反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于浅表,影响课堂的生成。当然,简单设计不是只设计学生都会的没有思考价值的内容,不是让课堂没有容量,而要把握好度。只有课堂教学设计简单有效,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充足,学习目标清楚易完成,操作性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主题服务。

二、自主学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切记“白驹过隙”

自主学习是学生围绕文本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也是一堂课的核心。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提示或自学指导:要么出示问题,要么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要么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悟中思。有明确的自学指导,学生学习起来才不至于茫然。同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启发、评价、总结。如对接受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探究、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较差的学生,教师则要为其布置一些基础性问题,让这些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足够的时间,不要因为自主学习时间过长影响课堂教学的速度和进度就草草收场,也不要怕浪费时间动辄就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会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深刻的思考、顿悟、创意、见解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自主探究、领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可能。因此,教师要在自主学习时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开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

三、交流要抓住疑惑展示,切记为展示而展示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可见,交流展示是学生交换思想的过程,是交流点拨的重要时机,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后,学习汇报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好点拨引领,不要放任自由,更不要变成唇枪舌战的辩论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了就会的不要展示,学生学了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要展示,学生学不会教师一点就会的要展示。因为展示不是课堂教学的终结,也不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而是师生再质疑、再探究、再合作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适时引导、点拨、评价、总结,多角度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学习上的疑点得到了解答,知识在生成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学生才会产生情感体验;相反,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为展示而展示,使看似热闹的课堂失去了主题,那么课堂只是图形式、走过场,一节课下来学生定会一头雾水。

四、课堂教学的巩固不能弱化,要强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论从模式上还是理念、教法、学法上,大都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但仍存在某些不足,如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识记、强化、巩固有所弱化,甚至根本不巩固。要想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方式强化记忆,巩固学习成果。例如,语文字词的识记、精彩句段的背诵,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数学概念、公式等,则要在引导学生推导的基础上强化识记,使学生记忆深刻。实践表明,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课堂。

五、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要注重小组的整体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评价主要评价的是学生个体,教师常常对学生个人精彩的发言、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给予激励与表扬,这样的评价方式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小组合作方式,教学评价就应以小组整体性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会更有效。这是因为教师如果倾向于小组整体评价,学生的团结精神、互助合作精神、竞争意识都会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大家的帮助下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脱离实际胡乱创新,而要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校情、班情、学情、课情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主线,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成果展示、巩固延伸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知识,从而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责编 冯红伟)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