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成为学生“设计”展示的舞台

2015-01-28干家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设计师课文

干家翠

以静态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课文,实际上也隐性地体现了纵横变化的动态序列。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呢?几年来,我结合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实行声音、图象、色彩、道具、动感、资料等全方位立体的“设计”。以“个个是主人,人人能创造”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争做“小小设计师”,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小小设计师”的基本理念

“课前”、“课堂”、“课后”是学生表达和交流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小小设计师”的实践研究中,积极追求学生与教师在活动中自然和谐的互动关系,努力促进学生增强自主意识,也就是在课文“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们,由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设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根据自己的意思去构思、去创新。

1、学生兴趣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融合。

以前每学习一篇课文,老师既是策划者又是实施者,他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教具和材料,所有与课文有关的事项由老师一人包揽。而今的课文学习,我尝试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在学生兴趣和关注点上不断融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2、语文学习和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益,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前学生的参与往往局限于课堂上一篇课文或几道练习题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提问、解答,而真正有价值的语文教学不仅是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朗读、背诵、解答能力,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载体,拓宽学生的视野,给足学生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运用自己在各门学科及社会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去主动获取知识,去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围绕特定的主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序的思考及表述信息,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又对学生起到提示、强化和反馈的作用,并丰富、拓展和构建着他们的知识经验,使其不断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增进了学生的交流、分享和合作。

二、“小小设计师”的组织实施

1、课前“自主性学习”,动手动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习每篇课文前,我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对课文进行“课前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加以修饰,让一篇篇静态的课文变得富有动感,富有魅力,富有情趣。学生为了把课文“设计”得精彩动人,课前反复朗读认真思考,课文需要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才能和谐动听,需要配上什么样的图画才形象贴切,配上什么样的头饰、游戏、表演,课文才会生动,需要介绍哪些跟课文相关的资料,才能让人听得更明白,采取哪种方式和方法学习课文,同学才会感兴趣等。这样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老师三令五申地要求学生回家读读课文,预习预习生字的效果要好一百倍。总之,“小小设计师”活动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操作上的实践性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以求知识、探索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去,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积累,自己去制作、交流。

2、课堂上展示“设计”,体验成功。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收、处理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信息通道的畅通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与碰撞,只有全方位地活化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学生的兴趣才有可能高涨,情感才有可能沸腾,思维才有可能活跃,临界值才有可能被激活。在课上,我们应该还原学生和教材的真实,给学生展示“信息包装”的空间。

学习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二册《识字1》时,教室被一组学生布置成了“田野”,前面的黑板和左右墙上画上了蓝天、白云、太阳,贴上了柔柳、小草、嫩芽,还有可爱的布谷、燕子、蜜蜂及美丽的杏花、桃花和梨花等。有的学生还为课文配上动听的旋律《春天在哪里》,老师煞有介事地说:“小朋友们,咱们现在一起去找春天吧!”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三五成群,手拉着手在“田野”里“寻找”,一路唧唧喳喳。音乐停了,老师问:“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随着小朋友们那甜甜的童音,孩子们在暖暖的春风、细细的春雨、抽枝长叶的柳树、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杏花、雪白的梨花等地方,分别找到了自己眼中喜欢的的春天。老师再请学生把词语贴在相应的植物、动物图画身旁,让孩子们对照图画认读词语,这样,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走进学习内容,并对其产生浓厚情感和探究冲动,快乐地识记阅读。最后,孩子们用自己五彩的笔画出了美丽的春天,还附上了自己想说的话语。孩子们活动在自由的时空里,飞扬着自主学习的激情,享受着自我表现的喜悦。老师呢,抛开教参的限制,融入孩子们的学习中,与孩子们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设计”,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必将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必将使课堂从沉默中解放出来,情趣倍增,焕发蓬勃生机。

3、课后“设计”丰富多彩。

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的同时,改进课后作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是对课文内容深化、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只有时时把孩子当朋友,拥有一颗童心,做好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全情投入课堂教学,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环节,精心引导孩子“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定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也是大家所追求的。

【作者单位:金湖县吕良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设计师课文
小小设计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背课文的小偷
推荐一个设计师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