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村建设规划路径探析
2015-01-28王安吉
陈 康 王安吉
中国新农村建设规划路径探析
陈 康 王安吉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来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还存在较大差异,农村社区建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深入调研梳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新农村;社区;规划;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来看,与城市社区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依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从实践中来看,新农村建设在之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要快速提升我国新农村社区整体建设水平,就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比如,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定义,建设模式等问题。根据前期的工作经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管理、治理、服务等几个大方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所学和实际调研,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可靠性建议。
1 新农村建设的定义
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便有著名社会学家提出“社区”一词,并将其融入到相关著作和文献。到了二十世纪后期,一些研究成果才开始逐渐成型,从而产生了对“社区”这个定义的探索[1]。在这个方面,不同的专家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和看法,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笔者发现不同的学者所做的定义相差甚远。西方国家在进入到工业社会后,也有大量学者对社区一词进行研究,但其研究范围不是农村社区,而是将着力点放在城市中,而且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指的是在城镇边缘,以农耕作为主体的人群生产生活的聚集地,社会结构简单[1]。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和交通工具日渐发达,使得我国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新农村的发展与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谋生方式以现代化生产为依托。二是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中村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三是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方式等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指的是以相当规模的人群为基础,以一定的产业为着力点,以地域和血缘为纽带,以治理机制和社区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村社区。
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传统观念中的社区农村有着天壤之别,这就决定了要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就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个差异。实践证明,在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社区的实际进行规划,通过逐步的完善和治理,逐渐促进农村整体水平的发展,这需要一个相当持久的的过程,在此之中,我们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科学理论依据,辅以足够的实践经验,才能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别具特色。
2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设主体思路不明确
规划建设的主体思想必须要与实际紧密联系。从我国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来说,着重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最重要问题。我国新中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提高农业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2]。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我们发现,我们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居住房屋的梳理和对周边物质环境的改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使得新农村建设在优先发展生产和优先改善物质生活之间出现矛盾,规划的主体在两者之间徘徊,踌躇不决。由于思路不清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了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失误。是否具有高水平的规划,是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地区将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建设实践进程缓慢
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较早,进度相对缓慢。在以前,为了更好地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农民往往在建造房子的同时,就会将一个地方作为“自留地”,长期以往便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1]。由于这种历史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农民对于选择宅基地的方式,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中村建设的脚步。农村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其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经济发展一般相对缓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种制度,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新农村的发展进度。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农民依然没有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下打消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也极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建设材料标准各异
从目前已经完成的规划来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普遍缺乏,技术标准参差不齐,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项规划都有自己的方式,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变农村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幅度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全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当前,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详实的调研和分析。虽然农村的建设规模远远小于各大城市,但是农村村民的户数、住宅基地的数量大等问题,仍旧不容小觑。然而,跟各大城市的建设水平比较起来,农村的各项建设和数据收集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备的系统。另外,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很有限,基层基础工作量大,繁琐,难以为决策部门提供足够真实可信的数据。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规划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我们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也没有积累足够的时间经验,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的经验模式,导致我们当前新农村建设在成果上五花八门,成果少的甚至仅仅是几张规划图纸和几页内容的说明文字。
3 今后的整改方向和意见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也关系到农民的未来发展。因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尤为重要。笔者在实践中对农村基层基础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需要注重注意以下两点。
3.1注重农村生产力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两者之间的统一
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发展生产是最重要的,而改善农民生活则是农民最为关注的焦点[2]。两者不是对立的,如果能够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改革创新,那么,完全可以再一面发展农村生产,同时兼顾农民生活的改善,使得农村的生产走上一条健康持续的道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从规划之初就之一到这一点,不要割裂地看待两者,要讲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服务于民,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同时,坚持走现代化工业的道路,改变农村现有的生产模式,主动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这些工作也都显得至关重要。
3.2将农村本地实际与特色文化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受到城市建设的思路影响,追求整齐划一,追求现有的设计模式。城市发展只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产物,他是生产力水平的体现,但不一定适合农村。农村与城市比较而言,在生产力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农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城乡二元化现象并非我国独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相似的状况。
4 结语
总之,作为农村基层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将视野放宽,重点关注农村社区的特色发展,从政策上争取最大的支持,将城市的人才、技术转移到农村一部分,发展现代农业,快速提高农民收入。还要深入挖掘农村的特色和当地文化,保护当地乡村的文化特色和风貌。
[1] 王茜.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路径选择及建议[J]. 现代装饰(理论),2012(7):192-193.
[2] 桂俊荣. 中国农村现状下新农村建设规划路径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809-5812.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委党校 甘肃平凉 744600
Pathway for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China's rural areas
Chen Kang,Wang Anji
From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socialist and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re are still relatively large differences in rural and urban communities,and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still in an exploratory stage.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years of grass-roots work experiences,the authors,did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and put forward some of their own view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community;plan;existing problem
F3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