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新角度 新方法
2015-01-28祖成磊
祖成磊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性强;教学方法独特,效果显著;课堂语言精练,句句经典等。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教材,一些教师却越来越茫然,有些无所适从。我认为对于我们教师,在实施新教材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要注意转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言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声情并茂,或许还采用数、形结合,讲得条理清楚、一气呵成;学生当时也感觉“听”的很明白,可以模仿老师,正确解题。可是若不经过反复演练,时时提醒,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对知识变得模糊,甚至完全遗忘。那是因为感性的东西太少,学生没有任何生活基础。
数学新课程讲求来源于实际,服务于生活。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以出租车收费、手机话费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最终回归到数学本身。因为学生是亲自操作获得的知识经验,就会终生难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数学有血有肉富于情感,学生也更乐于钻研,为学好数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教学中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尤其老教师们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更是一笔财富。然而,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我们的教学只凭经验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从零开始,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要求,适应新课程理念,领会新教材的主旨。
如在教学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认识时,就应该严格握教学要求,一方面要注重从生活的实例中引出有关概念、相关结论,同时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改变对数学是“抽象的推理、计算,枯燥的字母、公式”的错误看法;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应该抱着固有经验,抱怨新教材知识结构不系统,很多原有的定理不能用,更无法训练出严格规范的解题形式。我认为这正是打破陈规,让学生发扬个性的巧妙安排,在本学段要求学生能说理即可。
三、教学中不要追求天衣无缝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评价一节好课是这样的,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得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妙,板书相当漂亮。课上学生会出现哪些问题也预知的非常充分。教师在哪些地方重点强调,用彩色粉笔,重点符号标识出来,希望将这些错误扼杀在摇篮里,殊不知,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失败,怎么会刻骨铭心,这些错误又怎会被扼杀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几名学生板演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自己练习,当出现此类错误时,教师也不急于指出,而让学生自查、互查,并用逆运算进行检验。这样出了这种错误的同学会恍然大悟,他们也不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所以,教师要敢于让学生犯错,更要善于让他们自己纠错、改错,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学,也能培养他们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四、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当今时代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成了一名当之无愧的教改实践者,这对我们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想尽快适应改革的大潮,就要大量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样我们就能够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做出解释,能够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地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总之,教学活动需要经常反思,更需要客观的理性的反思,它能够让我们更理智地看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熟悉的”、“习惯的”行为,能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