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2015-01-28董雪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师资城镇家长

董雪艳

一、小学生择校现状

近年来,通渭县农村小学生择校现象日趋明显,大量学龄儿童放弃就近入学,转向县城的文庙街小学、西关小学,或各乡镇中心小学。其中有直接到县城小学从一年级入学的,也有中途转学的情况。

在这次调查中,重点对通渭文庙街小学和寺子川乡老湾小学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近年来在校学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图书、校舍面积等的对比,反映择校情况。

2012年6月,老湾小学在校学生约105人,全校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开设一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二十人左右。在校老师5人,校舍教室齐全,校内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另有图书室,藏书一万多册。目前,老湾小学在校学生48人,在校老师5人,平均每班8人。

2012年6月,文庙街小学在校学生约2800人,全校共38个教学班,在校教师115人。目前,文庙街小学在校学生3100多,在校教师130人,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在文庙街小学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两年之内人数增长了10%,而且,据调查,在文庙街小学,有33%来自农村。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出现这种状况?

二、原因分析

通渭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的贫困县,一直以来,在广大农村教育不被重视。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特别是在计划生育国策下,每家每户都是一儿半女,家长们把走出去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家长们表示,之所以择校主要是因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差异,中心小学或重点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全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还有跟风现象,一些家长看着其他人择校就跟着择校,并没有从孩子方面以及家庭条件考虑。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希望自己能在城镇生活,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选择在城镇就业生活。”自然而然,这样就将孩子带进城镇,并在那儿读书。

三、择校现象产生的社会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阶段就选择了择校,为了照顾孩子食宿,监管孩子,或给予辅导,家长们往往选择陪读。如此,孩子从小就依赖家长,不利于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其次,在国家免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和书费的背景下,到城镇小学读书的择校费加上陪读租屋,家长用于教育的费用增加。接着,以种地为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的农村,陪读造成劳动力不足。再有,年轻妈妈在陪读的闲暇时间选择聊天、逛街、跳舞等,引起家庭不和。最后,由于孩子小,交通不便,车费问题等,孩子半月或一月,甚至一学期回一次家,在爷爷奶奶承担劳动的家庭中,无疑给他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农村小学生向城镇学校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乡村小学,如老湾小学、大营小学等许多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这些学校的教室里往往只坐着十来个学生,甚至三四个,教室的大和学生的少与小,使得教室里空荡荡的,冬天的时候他们只能被带到老师的办公室上课。一学期下来,偌大的校园内学生都有踩不到的地方,更别说图书资源和运动器材的充分利用。

与农村教室的空相对的是城镇教室的满。城镇小学平均每个班都有五六十人,有的甚至更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这对班主任的工作也提出了挑战。另外,超载的班额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当然,择校问题的长期存在,加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得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城镇学校因为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而得到较好的发展,更多的一般学校由于长期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而沦为薄弱学校。”而家长们往往选择教学设施齐全,师资队伍强大的学校。所以,城镇学校人满为患,而农村学校走向衰落,甚至面临关闭的境地。

此外,随着择校之风的盛行,一些城镇学校为了控制学校人数,保证教学质量,会向非户口辖区内的学生收取借读费,等等,这就容易产生教育腐败问题。

四、 解决对策

“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部分学生择校,使城区现有学生班额过大,制约了城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需要加强城区学校内部结构调整和规划,同时也要对农村学生进城择校状况进行调研,专题研讨,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和有关领导已经关注这一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化进程。农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落后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也是家长择校的重要原因,要改变人们的看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校容校貌,提升办学硬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从编制、经费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保障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壮大。”长期以来,不只学生和家长“择校”,教师也“择校”,这就导致了薄弱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所以,要保证农村小学的师资,(1)要优先配备薄弱学校的师资,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2)建立偏远山区、农村地区教师教学津贴制度,稳定农村学校师资。(3)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深造,让久在乡村的教师有机会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完善择校制度的建立,加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学校招收农村学生的管理,规范择校过程,使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同步发展。

总之,在教育资源不断实现均衡配置,农村教育教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择校问题定能得到解决。

【作者单位:通渭县寺子学区  甘肃】

猜你喜欢

师资城镇家长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家长请吃药Ⅱ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