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与“舍”
2015-01-28仲芳芳
仲芳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创造性为主,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具体的教材,所以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非常灵活的选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内容,本学期我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从学生生活中去寻找。
一、舍旧取新,善于发现身边的的新事物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喜欢刨根问底,搞个明白,总喜欢问问什么,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提。下面就来谈谈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选的内容。
(一)新事物,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吸引力
今年的六月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在解决城市交通“两难”,公交“最后一公里”和缓解大气污染和全民健身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市民的我们都争先恐后的去办理公共自行车卡,学生中也有家长办理了公共自行车卡,有的也已经“尝过鲜”了。一提到这个课题学生就非常的感兴趣,学生感兴趣了,活动的开展才会顺利。在确定了研究内容以后,学生在课上通过讨论研究很顺利的确立了六个小组主题,分别是:自行车的历史、公共自行车的利与弊、公共自行车的分布、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现状、公共自行车的管理与维护、公共自行车卡的办理与使用,接着我们就可以确定小组的研究计划,然后进行了小组活动。因为是平时见过接触过的观察过的,所以让学生寻找这些主题的问题时很容易得到一些联想。
(二)身边的新事物,方便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上网调查、实地考察、采访、问卷调查等。本次主题六个小组大部分都想到了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公共自行车的站点非常多,学生都看到过,而且校门口不远处就有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方便我们近距离的了解它。公共自行车的分布小组在自行车枢纽点找到了一张非常清楚的规划图;卡的办理与使用小组实地去地点采访工作人员获得了详细的信息;管理与维护小组采访了自行车的维护人员还了解到了原来我们的公共自行车用的是实心轮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的,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充分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活性。
二、以旧引新,关注生活,传承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不像其他学科课程内容那样界限分明和系统化,而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超越了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不管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管是人物、动物、植物还是事物,不管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科研还是科学艺术,只要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主题或项目均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一天正在收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春分立蛋”的传统民俗活动,觉得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于是在课上出示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看到这段视频都跃跃欲试,接着就用实验法让学生进行验证,引导学生认识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又收获了新的知识。老师还需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会有“春分立蛋”的传统,这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科学道理,让学生利用综合实践多样的研究方法继续研究,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原来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的原理。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富有地方特色,又有科学趣味,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性。
三、 舍鱼取渔,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
现代社会,知识革新非常的迅速,学生所接触到的东西也非常的新,这势必要求教师不能停滞不前,否则就OUT了。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大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广利等方面,往往会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在几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中让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把这种思维模式教给学生,不仅有利于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其他学科的记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加入思维导图的教学。
当然学习是发展的,我们让学生的所学习的思维导图是为了将来的学习打基础的,除了让学生找到了新的方案记录表的格式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由于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增进记忆的方式,所以课后可以拓展让学生用这种思维方式整合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英语知识。让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利用与学生的学习中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科任老师要注意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镜,多观察自己生活、学生的生活,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让我们在生活中多挖掘,多思考,不断积累我们的课程内容。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