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操作规范性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2015-01-28王秀荣
王秀荣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科,学好科学课程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和科学态度。因此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那如何帮助学生做到实验操作规范,真正提高课堂探究的效率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 定好实验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科学实验中,来不到半点马虎,因此实验前制定的规则显得尤为重要,是学生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规则实验
学生进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并保持肃静,注意安全。有些实验程序较复杂,教师可分解实验全过程,以分步到连贯;有些难度较大,教师要有重点示范,再分组操作。如分组实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等,在使用酒精灯、玻璃器皿前,必须严格要求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防意外。《组装电路》的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使用干电池,学生掌握导体、绝缘体知识后,回家去搞电路组装,若在实验室没有严格操作规程,就会产生意外事故。
2.细致有序观察实验
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大多数是观察实验,只有细致有序的观察,才能了解现象发生的全过程,抓住现象的本质。因此,在实验前,学生要了解观察的目的要求,逐步养成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在凸透镜成像实验前,学生要知道凸透镜中心、焰心和纸屏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在点燃蜡烛后,慢慢移动透镜,渐渐接近纸屏,观察纸屏上出现什么,直到清晰为止,再慢慢远离纸屏……教师有意识地加以训练,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认真分析作好记录
在细致有序地观察实验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让学生对观察的表象进行分析,观察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的结果进行思考,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的内容,不同年级不同要求,逐步提高。中年级只要求填写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后再填写实验结论;高年级还可在填写实验现象和结论后,引导学生扩散思维。从低年级开始,教师认真指导,严格要求,直到学生成为自觉行动。
二、有效指导规范操作
1.指导学生规范设计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其实就是从操作角度对探究作出具体化、程序化的假设,是对实验的途径和方法作出恰当选择,对收集证据的范围与要求作出正确判断,对所需要的材料、仪器和技术等作出准备,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学生要能在教学中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制定计划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以下失误:脱离实际,不具备可行性;措施不利,不具备实效性;缺乏步骤,不具备时间性。这就需要教师从三年级开始逐渐地指导学生规范地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2.认识仪器,知道使用方法
有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败,影响着探究的效率。 很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例如点燃酒精灯要用侧面由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不锈钢实验盘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能。,从而规范实验操作,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每一次实验如果要使用一些仪器,教师都要进行复习与强调,而对于第一次出现的仪器,就要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名称,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教师规范演示实验
很多科学实验要求学生自主操作,进行探究。但有一些实验操作要用到一些科学仪器,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这些仪器的操作方法,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有效探究。这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
4.学生规范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过程的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记录要及时规范,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记录,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当然,相对动手活动来说,记录显得有点枯燥,有些发现,学生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表达,教师要尽量使记录变得简易。三、四年级的学生平时我们可以教学生用一些符号、图画、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完整地填写实验记录单。特别是一些实验获得的数据,一定要如实地填写如斜面的作用,就要学生把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而学生记录的实验单,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
5.学生规范材料整理
实验完毕后,材料的整理也是一种学问。材料整理的规范有序,可以加强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可以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学生在整理材料前,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时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在整理材料时,重新认识整理的材料,比如酒精灯、烧杯、量筒等这些是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石棉网加热后不能用手碰,必须用夹子夹取放到指定的地方。 整理材料,不是一个人的事。学生在整理材料时,组长要进行分工,谁整理桌面,谁放回材料等等。教师要对分工明确,合作较好的实验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规范地整理材料,提高课堂探究效率。特别是有些课型,一节课的实验有很多,如果小组整理材料不规范,就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后面几个实验无法完成的后果。
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有效指导学生实验,规范实验教学,就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有助于课堂探究效率的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