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5-01-28马雪松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人文精神人文

马雪松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浅析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马雪松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获取。人文精神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价值目标,是实现语文深度教学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高中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实现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提供重要前提。

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课堂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民族素养、铸造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一、高中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解析

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就必须正确领悟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内涵。高中语文教材涉及范围广泛,反映了世界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意义。教学改革推进,更加突出了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和人文意蕴。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文化学习的重要组成,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滋养学生心灵,用美好信念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从中受益。高中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课本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和理性批判思想。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彰显出的是人类追求进步与发展,追求正义与平等,体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与包容,切合了人类的哲学思维与理性批判,解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激发学生探索世界宇宙的奥秘,体验生命的可能与进步。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启智与思辨的课文进行文化承载。如学习《老子》、《论语》等,让学生体悟哲学思维和生命伦理;通过学习《劝学》、《师说》等来解释经世致用、进取不懈的精神。这些渗透出的哲学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进而影响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高中语文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高中语文课程培养的重要任务。“文以载道”的挂念决定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使命。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塑造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体。如通过学习《短歌行》,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曹操作为一名英雄主义者的满腔豪情,学习曹操在壮志难酬时产生的巨大能量。通过学习《老人与海》,让高中学生学习积极向上和永不屈服的人生态度,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滋润。

第三,高中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人情美、形象美等多重审美情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生动优美,表情达意细腻贴切,具有独到的艺术魅力。高中语文教材中筛选的课文更是精彩绝伦制作,到处有渗透着情感美、语言美、思想美、画面美,让学生陶醉其中,乐而忘返。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的每一句话都熔铸着自己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唤醒人文思想,从而捕捉到文章的美好意境。

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为了完善教学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力量,高中语文教学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1、树立人文精神新思想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重视人文精神的传递,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人文精神素养。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所以当前教学改革实践中,高中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先进的人文观。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提升人格修养,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文精神力量。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要不断解放教学思路,摆脱传统教学观的束缚,不能够像数学一样追求同一性和标准性,而是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学生多元化的思想,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教师不能够把考试作为评价教学的唯一标准,要不断创新评价方式。比如,在期末考试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解析《弟子规》,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2、加大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渗透

在课程授课中,教师应该仔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恰当把握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向青春举杯”是教材中的必须内容,在本文的讲解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青春的魅力,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青春路”的构建中,不仅要让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还应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青春的活力,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珍惜时光,从眼前出发,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在学习《弟子规》课程时,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弟子规》所体现出的家庭德行、职业德行、个人德行和公共德行,不断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

3、强化课外人文精神渗透

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除了课内,课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外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首先,以课外作业形式加大人文精神渗透。在学习孝文化相关内容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做顿饭,可以给爷爷奶奶捶捶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孝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感受一下“孝”的魅力;其次,以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强化人文精神渗透。周末,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社会实践,可以去一些名胜古迹,去一些名人祠堂,让学生们走近名人,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名人的魅力,让人文精神和课堂有效融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林萍.发掘教材人文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5)

[2]朱佶芝.沐浴人文关怀焕发生命之光——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3]张银朋.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02)

[4]周秀丽.趣味故事——有效教学的因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人文精神人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