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2015-01-28王仲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幼儿园

科学中国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天性目标幼儿园

王仲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幼儿园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王仲仪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幼儿园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为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也相应的增加。幼儿园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普及,并且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也因各地的不同情况有所差异。但是,在当前存在较多的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本文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分析出发,探讨有效的改善措施。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措施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一个懵懂、活泼好动并且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在幼儿园教育更多的是要发挥孩子的天性,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在幼儿教育阶段,所要关注的是幼儿性格以及道德的形成等引导,并且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使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但是,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存在许多教学目标的小学化倾向,这种教育方式极大的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对于其发展及其成长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园教学目标具有小学化的特点。在当前的一些幼儿园中,其教学目标的设计相对的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某种程度上具有过度拔高的倾向。幼儿园教育要注意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但是不能完全不顾幼儿园教育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应将幼儿的保护以及幼儿能动性的发挥作为教育的重点。许多幼儿园开设了珠心算以及拼音等教学,并且留给学生一些特点,带来了较多不良影响。

其次,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小学化倾向。许多幼儿园教学中包括了拼音以及数学等一年级教学的内容,这些课程的开展占用了舞蹈等开发学生思维课程的时间,使得幼儿的潜能无法得到全面的激发和锻炼。此外,幼儿园还开设一些兴趣班,使孩子大多数的时间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接受教育,从而限制了孩子的天性,影响了其健康成长。

再次,幼儿园教学过程具有小学化的特点。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来将,幼儿园的教学也更多的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在汉字的学习中,很多情况下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去认识和读写,并且在识字的基础上去组词、造句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更多的是以教师的引导来完成学习,使其观察和动手时间相应的减少,从而影响了幼儿综合能力锻炼和提升。

最后,在幼儿的行为规范以及评价上具有教学的小学化特点。在幼儿教学中,许多幼儿园以小学的行为规范来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孩子的天性受到了束缚,最终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此外,对于幼儿的评价,较多的从成绩的角度出发,强调结果而相对的忽略了幼儿的日常表现,使得评价的目标无法真正实现。

二、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

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便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第一,从教育目标出发,保证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启蒙性。幼儿园教育中,要将幼儿的教育以及幼儿身心健康作为其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权利,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实现保教并重,使幼儿的天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与教学教育的衔接中,也要将其全面性教育以及所应具有的启蒙性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注重幼儿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的保护,并且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与生活密切结合。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将孩子的实际需求作为其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从而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对于课程的设置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内容,使得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使得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通过体验性教学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以及教学活动的应用,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增加其体验,并且在观察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和操作,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实现幼儿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第四,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幼儿园的行为规范中应该包含更多的幼儿自我规范和管理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幼儿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完善,以游戏等开展和应用使得幼儿能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使其自觉的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通过灵活教学方式的应用来强化教育的效果,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积极的鼓励以及引导等使幼儿更好的认识行为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整,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五,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机的衔接。为了更好的保证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将幼儿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发展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且要注重衔接的有序性以及合理性,使得幼儿园教育不失去其应有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引导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使得幼儿教育能够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的同时又与小学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充分重视家校合作的作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和讲座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儿童教育的方式,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启蒙教育以及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儿童天性以及潜能的发挥,使得幼儿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幼儿教育中要融入相关基础知识教育的内容,但是也要保证幼儿园保教任务的实现,避免小学化倾向的出现。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完善,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教学内容,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注重其个体意识的培养,使孩子的天性受到充分的尊重,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幼儿培养保护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结合,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1]王海源.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2期

猜你喜欢

天性目标幼儿园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或许,只因为天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