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15-01-28高雯珺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

科学中国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利用微图书社交

高雯珺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

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雯珺
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微信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以其便捷性、智能性、快速性等特点迅速的占领了信息通讯的社会市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并且针对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微信;图书馆服务;应用研究

微信是腾讯公司集合多种网络信息交流方式开发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一经面世,微信就以其便捷性、智能性等特点迅速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微信有助于促进信息的交流,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的人连接起来,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数字社交方式。

一、微信应用于图书馆服务的必要性

1、微信的特点

微信作为一款新型的信息通讯工具,下载以及注册十分的方便,手机用户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下载以及注册,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下载和注册,用户轻轻松松就可以拥有微信的账号,可以与不同的用户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以及信息的发布和共享。

微信的使用十分便捷,较之传统的聊天工具、信息工具QQ、MSN等,微信不仅集合了传统聊天工具的优势,还加入了朋友圈、公众号等功能,很好的结合了网络社交平台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信息传播的优势,有助于用户实现不同需求的交流。

微信是结合图像、文字、视频等于一体的新兴通讯工具,因此其提供的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可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增加了信息的立体感,从而吸引用户的眼光,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

微信可以扩大用户的社交范围。较之传统的聊天工具和社交网络,微信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可以通过摇一摇等方式随机获取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微信用户信息,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就有助于增加用户之间的话题,扩大了用户的交友范围,符合现代人的数字社交方式。

2、微信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的可行性

首先,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讯工具,它的多样性以及便捷性等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微信的使用者一般是学生、青年人、白领等,特别是80后占据了使用人群的主体,他们不仅对于信息有着极大的渴望,并且可以迅速地接受新兴事物,因此在图书馆服务中使用微信是一个非常有效地手段,能够满足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实现。[1]

其次,微信是一种成本比较低的信息通讯工具,他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信息流量所耗费的费用非常低,符合现代人对于其使用费用的预期,所以,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开通微信进行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传播,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因此将微信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有其可行性。

上海已有多家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并且发挥了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读者反响。2014年6月10日,2014年图书馆微博服务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图书馆顺利召开,交流会面向微服务时代,共谋图书馆未来,来自19个地区的60个图书馆的120位同行参与了本次会议,交流会就微信营运策略、推广方式、统计分析、目标与效能、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图书馆创新微服务理念、创造微阅读氛围、创建微内容平台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很多思路,有助于促进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二、微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方式

1、通过微信发布图书信息,提高图书关注度

微信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信息的传递。从上文中我们知道微信的使用者一般是青年人,他们对知识以及信息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图书馆利用微信发布图书信息,可以迅速地引起青年人的注意,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图书推广服务。同时,在传统的固定地点的图书馆服务中,人们要想了解图书信息只有花时间到馆或者上网进行查阅,这严重不适应当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发展。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并且微信作为一种聊天工具,可以让人们对于某种信息进行交流,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微信就某本图书进行观点的交流,从而让人们更加的了解这本图书,理解图书的内容,从而提高人们对于图书的关注。[2]

根据CNNIC2013年7月的报告,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4.64亿,上海已有多家图书馆顺应数字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地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新颖、幽默、图文并茂的图书信息的编撰,发布图书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读者对于图书的关注和兴趣,促进了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实现。

2、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在线咨询以及各项信息服务

微信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读者发布相关的图书信息、服务信息和图书馆资讯,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微信向图书馆进行在线咨询,这有助于促进读者对图书馆的全面了解,也有助于实时处理、解决读者的咨询,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

另外,在微信中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有趣的文字甚至是视频等进行交流,这种多方式的交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通信工具的冷硬、僵化,增加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流的人性化,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更加亲切,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有助于读者真实的反映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图书馆进行更为形象以及真实的信息反馈,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3]。

3、利用微信建立社交群,促进信息的交流

微信具有互动性,并且可以进行群组聊天等,因此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汇集具有同样愿望的读者,建立图书交流群、活动交流群等,这样就可以将不同地域有着共同志趣的读者的观点集中在一起,有助于不同的思想观念进行碰撞,实现图书馆图书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等的延伸。同时,这种群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拓展读者的社交,增加图书馆专业读者群体的数量,提高图书馆对读者需求的了解,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实现。

[1]黄浩波,何卫华,叶青.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3(01).

[2]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01).

[3]李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6).

高雯珺(1980-),女,上海市,学历:本科,工作单位: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信息辅导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利用微图书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图书推荐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社交距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搭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