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安全心理学的重视与应用

2015-01-28

科学中国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理学事故生产

刘 斌

山东省胶州市安全监管局

加强对安全心理学的重视与应用

刘 斌

山东省胶州市安全监管局

在人、机、环境这个系统中,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各种各样且复杂多变,但人是总占主导地位的,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人也是三者之中最难控制和最薄弱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达到80~90%。而在很多事故中我们也发现,造成事故的经常是经验丰富、行为谨慎的人员,大家都想不到能出事,也不理解怎么会出事,其实这大多是和人的心理状态有关。为此,一门以专门研究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诞生了,这就是安全心理学,重视并正确应用安全心理学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安全心理学;安全生产;应用

一、何为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避免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方式是:运用心理学的思路和规律去解决生产过程中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发现和分析各种不安全因素,找出人的心理活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关联,以及因何种心理上的主客观因素而导致不安全行为;通过研究人的生产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从而以心理学的角度探求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揭示安全生产与人的行为特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之间的关系;依靠安全心理学,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及技术等方面的措施,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总之,安全心理学就是为达到减少或排除事故的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调节人的具体行为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二、安全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及不安全心理状态分析

安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1、研究生产劳动工具或设备如何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2、研究工作环境如何与人的心理特点相适应,3、研究人怎样去适应工作和设备要求,包括通过对操作人员的选择和培训,使操作人员能够符合机器的要求;4、研究人的劳动能力及其局限性,限定对其的提出过高的要求。4、研究不同角色的人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相互协调适应。5、研究如何用心理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和规律,6、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改善心理状态。

有一些不安全心理状态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很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常常与这些不安全心理因素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1、省事心理:本质是希望以最小付出得到最大结果,这种心理习惯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的,但它在安全生产上却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心理或造成从业人员有简化操作规范的倾向。2、侥幸心理:事故其实是个小概率事件,多数人经常进行违章操作也不见得发生事故,因此劳动生产过程中虽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但人们只要将事故链中的一点切断,生产安全事故就不可能再发生,过于迷信自身的防卫能力,侥幸心理就因此产生了。3、逆反心理:某些条件下,在例如好胜心、好奇心或对抗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偏偏就要去做一些不该或是不被允许做的事情,这是一种有别常态心理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4、凑兴心理:这种心理容易导致不理智行为,它是人长期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产生的,人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或宣泄过剩的精力,其实是一种人际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5、从众心理:每个集体无论大小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或是规范,这个标准有正式规定的,也有不成文的只是约定俗称的,如果有人违反这个标准就受到集体内的压力和制裁,如果集体内安全状况不好,很可能就是违反标准的行为得到默许或有人领头违反标准。6、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谁无法防止的,因为谁都不可能始终如一的集中注意力。虽然注意与不注意两种心理状态总是频繁且反复交替出现,但是这两者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予以调节的。

三、加强安全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意义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当受到外部刺激时,人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必然影响其从事的生产活动,这是因为人有着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各种复杂精神需求,而且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性格与气质特征,这些个性思想或心理特征是非常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工作环境相适应时,表现为正确的行为或动作;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工作环境的不协调或有冲突时,表现为错误的行为或动作。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对安全生产产生正面的作用。反之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安全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因此说人的心理状况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加强对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便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个人来讲,通过对安全心理学的学习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做出某些不安全行为,进而引申出这些不安全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和规律,还可以发现自己现在的性格气质特点是怎么形成的、影响了自己的生产劳动过程的各种安全因素等一系列与自身有关的安全方面问题。安全心理学通过阐述各种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加强人们对安全生产过程中自身历程的认知。让我们对很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认知不在只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而是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知道“怎么样”解决问题。这样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心理品质或习惯时,就可以从安全心理学上得到帮助。

对于社会来讲,运用安全心理学可以让我们知道该如何合理地布置工作环境、安排有效的作业流程、使从业人员在理想的工作环境中发挥自己最大的后劲并确保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这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面来说都有着重大作用。

四、安全心理学应用的方法

1、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业人员安全思想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通过合理运用动机和激励的理论,激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从业人员自发的要求安全生产。2、为了调动广大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安全心理学对主、客观方面心理现象的分析,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认清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因素,维护安全因素、消除不安全因素。3、安全生产工作中,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事危险性较大工作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运用安全心理学的理论可以明显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4、某些岗位对整个系统或在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安全心理学理论可以选拨出合适的人选。5、对从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及其导致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可以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6、找出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运用安全心理学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7、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从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员在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况、情绪及其个人的行为、习惯等个性特征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8、将一些经常有不安全行为的从业人员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他们的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给予积极的心理引导等方式逐步引导他们改变自身的不安全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9、设备设施可以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工作场所可以更加适合人的操作、工作环境可以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安全,运用安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生产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工作场所及环境进行工程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分析研究便可达到这一目标。10、运用安全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进行经常性的、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总结

总之,安全心理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管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都应积极认识到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对安全心理学的学习,能够将安全心理学理论知识正确的运用实际生产经营中,通过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心理、调节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等方式,及时掌握从业人员心理变化的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思想沟通与疏导,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态度,让他们将安全生产成为自觉行为、不断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口号性向技术性转变,从效益为主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并消除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实现安全生产。

[1]陈士骏编著.安全心理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2]符文琛等编著.劳动安全与心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3]邵辉,王凯全编著.安全心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刘斌(1987-)男,籍贯:山东省即墨市,现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心理学事故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学中文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废弃泄漏事故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小恍惚 大事故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