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财经智囊都有谁?
2015-01-28王子约
王子约
自中国经济改革伊始,政府财经决策的智囊们就在中南海的重大决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与当年的“吴市场”(吴敬琏)、“厉股份”(厉以宁)等相比,今天的财经智囊有何新特点呢?我们挑选了不同界别的6名人士作为代表,试图梳理中南海重要智囊的形成脉络。他们分别是:刘鹤、陈锡文、林毅夫、刘世锦、李扬、蔡防。
“副部级以上”学者
虽然在学术和个人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高级智囊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分别在中央、政府、重要官方科研机构、重点学术机构担任主要职务。
以前述6名人士为例,刘鹤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林毅夫现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刘世锦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南海智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常常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座上常客,能够直接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提供给主要领导人。例如,前述6人除刘鹤、陈锡文有职务职责外,其余4人被邀请“入海献策”均在5次以上。
不仅参与日常经济政策讨论,他们中的许多人更是为政治局委员上过课的“中南海讲师”。上世纪90年代,林毅夫就曾进入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分析经济形势。2005年4月,刘世锦为政治局委员讲授《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从2003年3月到2012年2月的近十年间,蔡昉3次踏人中南海为中央政洽局集体学习授课。
谈及中国经济学就不能不提及一个著名组织——“中国经济50人论坛”,这个1998年成立的独立学术群体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今顶尖的学者。而论坛每年的年会主题,更是常被视作中国重大经济政策的“沙盘推演”。顶级智囊们都与该论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述6人全部是论坛成员,其中刘鹤是论坛重要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官员学术化
除去种种的身份和头衔,这些智囊们不仅有着良好的学术和科研背景,更是引领着所在领域的潮流和风向。
从1994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国家的主要政策讨论林毅夫都有参与。比如,1994年的治理整顿,以及接下来的粮食问题、电信改革、银行改革、WT0、收入分配、通货紧缩、宏观调控、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讨论,都有他的声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
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和蔡昉也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金字塔塔尖人物。李扬擅长货币、银行、金融市场、财税的研究。而蔡昉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三农”问题、劳动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蔡昉曾参与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发展规划与重大政策的咨询工作,并提出“刘易斯拐点”、“渐进式放开二孩”等颇具争议的学术观点;李扬则主持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
去年以来,刘鹤成为最受关注的高层智囊。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刘鹤就以经济智囊的身份多次陪同习近平赴各地考察。在原国家计委工作期间,刘鹤主持制定过十一部国家产业政策。他还参与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同时还是中共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的重要执笔人,为三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起草过经济讲稿;陈锡文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农”问题学者之一,近二十年来,他几乎参与了在中国发展中所有重要“三农”问题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同时也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起草者。
未来锦囊
2014年已经进入中国改革的落实年,如何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确定的路线图既考验高层改革决心和勇气,也考验高层智囊的智慧和改革思维,而关于未来政策的走向,也许就藏在这些高级智囊的言论里。
李扬在8月25日表示,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环节的改革将基本就位,各经济领域的体制也将定型,至少到2017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就会稳定下来,为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林毅夫一贯对中国经济“乐观”,且肯定政府的作用。蔡昉近期也明确表示“中国还没有陷入经济悲观时代”。相比之下,刘世锦对中国经济较为谨慎,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后,这个“中高速”的底在何处,现在还没有探明。他建议在这样一个增长的新常态下应该力争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六可”目标。
刘鹤很少发表公开言论。分析人士说,从公开信息看来,刘鹤是反对在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保障房等方面走高福利道路的。并且警惕高福利对政府债务、财政政策空间的负面影响。
此外,陈锡文近期还提出深化农村改革中需要破解的四大难题,并强调农村土地改革不能再搞“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