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营宝典

2015-01-28克里斯·唐森德>撰文孙林>翻译

户外探险 2014年6期
关键词:天幕防风蚊虫

克里斯·唐森德>撰文+孙林>翻译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最棒的卧室天花板就是开阔的夜空。这是最理所当然的过夜方式, 可以节省重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科林·弗莱彻,《徒步者完全指南》

像这样的夜晚和早晨,有时风摇晃着帐篷,有时雨点敲打在帐篷上—正是多日背包徒步跟一日徒步和从小屋到小屋、旅舍到旅舍的旅行之间的区别。我徒步时,总会追求这样的时刻:我自己似乎跟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成为树木与山峦的一部分。当我连续好几天生活在荒野中时,最容易找到这样的感觉。

我们需要营地的遮蔽,抵挡寒冷、风雨、昆虫和某些时候的日晒。野外宿营,在许多时候是必要的,尽管我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宿营,但这样的时候并不少见。你需要的营地取决于地形、季节和你自己追求的舒适程度。常见的宿营方式包括露营袋、天幕和帐篷,能够提供的防护性依次递增。在野外,如何能够更加安全的宿营呢?

露营袋

在星空下入睡称为露宿,是野外最理想的过夜方式。入睡前,你看到的最后一幕是满天繁星及周围树木山峦的轮廓。早晨,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初升的太阳和逐渐光彩重生的世界。当然,野外天气变幻莫测,你或许并不是被第一缕阳光唤醒,而是被落在脸上的冰冷雨滴弄醒。要应对天气变化,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防水露营袋。露营袋又称睡袋套,是一层套在睡袋外的防水外皮。更复杂(通常也更重)的露营袋往往有一根或数根支杆,把头部周围撑起来,给面部营造出一片空间。

在搭帐篷比较麻烦的地方,例如树下或大石头的遮蔽下,露营袋可以非常方便地铺开。不过,尽管好的露营袋能够遮风挡雨,但你只能在外面做饭,如果天气不好或蚊虫猖獗就会比较难受。除非天气干燥稳定,没有蚊虫,否则我宁愿睡在帐篷里,舒服地用餐、读书、写字和思考。这并不意味着我就不带露营袋:某些情况下,即使有帐篷,露营袋也能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天幕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随着可以弯曲的帐篷杆和光滑尼龙帐篷的流行,天幕作为野外徒步宿营装备几乎销声匿迹。不过到了21世纪,天幕又逐渐流行起来,一方面是因为户外装备领域的轻量化革命,另一方面是因为登山杖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天幕提供很好的支撑方式。

“天幕”是指用树木或登山杖撑起一块幕布遮挡风雨的宿营方式。我经常需要在寒冷潮湿的风天里宿营,天幕提供的防护让做饭和用餐变得舒适了许多,完全对得起它四百多克的重量。天幕的另一个用途是搭在帐篷上方,形成一大片有遮蔽的区域,用来做饭、储物和晾干衣物,下雨时也可以敞开帐篷门,不必担心漏水。我会先把幕布搭在帐篷顶上,用地钉固定四边,然后再用登山杖把帐篷门一侧的幕布撑起来。

帐篷

好的帐篷可以提供对天气和蚊虫的全面防护,以及做饭、用餐、阅读、整理装备和打牌的空间。帐篷最主要的目的是抵挡雨雪,理想情况下,帐篷也要能排出内部产生的水汽。人体本身会持续释放水汽,此外,烧水做饭、潮湿的衣物、门厅内的植物也都是水汽的来源。我的经验表明,典型的双层帐篷是现有帐篷设计中最能解决水分凝结问题的,理论上,水汽会穿透内帐材料,在外帐内表面凝结,然后随着内外帐之间的空气流通得到排放。为了防止水从外帐内壁流进内帐,内外帐之间的空隙要足够大,避免内外帐在风力作用下贴在一起,只有在内外帐之间保持空气流通时,水分才能得到释放。

在有风的天气里,使用地钉和防风绳使得帐篷得到更好的固定是非常必要的。地钉很容易丢失,我通常会多带几枚作为备份。我会把地钉装在随帐篷提供的尼龙地钉套里,放在背包某个口袋的固定位置,这样宿营时很容易找到。一顶帐篷需要的防风绳数量在两根到十几根之间,绝大多数帐篷出厂时附带全套防风绳,也有少数帐篷只附带主要的防风绳,外帐上有连接更多防风绳的节点。尽量在出发前就接好必要的防风绳,或者至少随身携带一些辅绳。我宁愿把过多的防风绳收起来不用,也不愿在大风天搭帐篷时才发现防风绳不够。

营地建设与低冲击性宿营

背包徒步旅行的乐趣之一在于每天晚上睡在不同的地方,但这也可能变成一件麻烦事,例如当你在深夜中冒着大雨到处寻找营地的时候。徒步者经常光顾的区域总有许多经常使用的营地。花些时间观察这些营地,思考它们如此常用的原因,这样你很快就能学会如何选择理想的营地。

营地的实用性和周围的风景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营地视野开阔,风景宜人,同时又安全舒适,那就太完美了。为了良好的休息,营地应该尽可能平坦,但许多时候你只能在略有坡度的地面上宿营。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头朝上坡方向(但这样会让我头痛得睡不着,所以我会选择横躺在坡上)。我喜欢在搭建帐篷前先躺在地上,感受一下坡度,同时也可以感觉到地面上是否有眼睛没能发现的尖锐石子和松果。在潮湿地区宿营时最好避开低洼处,因为雨水会在这样的地方汇聚。

如果风很大,避风处更适合作为营地。蚊虫猖獗的时候,我经常会到暴露的山坡上宿营,让风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冷空气会向下沉,所以谷底通常是夜间最冷的地方。如果可能,我会尽量选择朝阳能照到的地方(朝东的山坡或山谷西侧)作为营地,这样次日拔营出发时更加温暖,心情也更好。

营地附近最好有水源。在荒漠等干燥地带徒步时,因为不是总能找到有水源的营地,我往往会背上足够一整晚和第二天早晨使用的水,便于在干燥的地方宿营。最好不要贴着水边宿营,免得污染水源或是干扰来喝水的野生动物。在许多国家公园和公共徒步区域里,管理规定都禁止在离水源或小径几十米以内的地方宿营。

选择营地最重要的考虑是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让荒野维持原貌。无论在什么样的地方宿营,都尽量不要留下痕迹,这意味着不挖掘帐篷排水沟,不破坏植被,不过度平整地面。如果你选择在之前没有人宿营过的地方宿营,要确保离开时这里看上去仍然像没有人宿营过一样。在空地、林间落叶或干燥的草地上宿营,可以把对植被的破坏降至最低限度。避免在柔软的地面和容易被压坏的植被上宿营。如果你打算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连续宿营好几个晚上,最好每天挪动营地位置,让帐篷下面的植物有时间恢复。

相关链接

背包客手册(第4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美]克里斯·唐森德

译者:严冬冬 /孙林

从行前准备到装备挑选,从搭建帐篷到户外野炊,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户外背包旅行的方方面面,对新手来说,通过阅读它可以制订完美的行前计划,并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从如何看地图和指南针等基本技巧,到长途户外旅行中需要的高级技巧等等。作者克里斯所写的多本户外旅行书曾屡获大奖,译者之一严冬冬曾多次获得中国户外金犀牛奖,2012年遇难前翻译了本书的前半部分。

猜你喜欢

天幕防风蚊虫
为什么大象洗完澡后爱往身上涂泥沙?
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观察
感冒来碗防风粥
我对小小蚊虫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
蝙蝠灭蚊
雨水
防风衣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
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