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天曙 最年轻的书法教授

2015-01-28陈晰

中华儿女 2015年2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文化

陈晰

走进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校园,不同肤色、脸孔的留学生比比皆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联合国”。这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在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朱天曙教授的办公室不大,但布置得古朴典雅,颇有艺术氛围。

朱天曙被称为我国“70后”书画家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书法、绘画、篆刻皆长;他是清华大学第一位研究中国书法的艺术学博士后,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书法教授之一;他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史专家,曾花费6年时间整理出版清初著名文人《周亮工全集》18册,出版有《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中国书法史》等诸多研究著作,得到饶宗颐、来新夏、傅璇琮、陈智超、卞孝萱等学者的好评;作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他更肩负着传承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书画印”贯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将“书画印”三者联系在一起讨论,注重入古出新的朱天曙就是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三位一体”的践行者,在三个领域都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美术界公认的新生代代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为他做专题介绍时,都十分重视他“文心诗性的融合,书画印章的贯通”。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书法教授之一,朱天曙认为,在他的书印画三位一体的艺术世界中,书法占据着核心地位,用他的话说是“以书入画,以书入印”。

有艺术评论家说,朱天曙的书法扎根于厚实的传统文化,以现代审美的视角演绎着经典。他的书法语言遵循着东方美学法则:道法自然,境由心生。

朱天曙的行书取法古人经典,深入研悟二王。他对帖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三十五岁前,他曾把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东坡、王铎等名帖一一揣摩临习。此后,他又把碑学中篆隶书精华与帖学笔法融通,进而形成赋予个性色彩的艺术语言。他以金石家的眼光创作的金文、隶书,多取法汉砖、碑额,保持独特理念,具有无穷张力,“既任情恣肆,又寓于法度之中;既有通神之理,又深得三味真趣。”

朱天曙以金石气息丰富行草的意趣,以碑版苍茫古拙增加行草书的厚重,以温文尔雅的节律经营出雍容大度的气象。更可贵的是,他不会为“技法”的表象所迷恋,也不因狭小的书斋而固步自封,相反,他的笔墨受到金石碑版的滋润而显得深沉,也因他长期浸淫在先贤典籍中而文气绵长,这也增加他书法审美的维度。

艺术启蒙

朱天曙出生在江南水乡,江苏兴化。兴化历史上属于扬州,文脉昌盛,是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李鱓的故里,也是大文豪施耐庵的故乡。

朱天曙的祖父和父亲都写得一手好字。从五六岁时,他就在爷爷和父亲的指导下认字,写对联。祖父是居士,家中藏有很多佛经典籍,他便时常翻看临写,还把烟盒都攒下来,照着写上面的字。

读书时,朱天曙成绩很好,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初中毕业后,朱天曙考入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学习美术专业。高邮同样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虽然是个小县城,但是城里最多的就是字画店、装裱店。在学校里,朱天曙陆续公开发表了多篇读书笔记,并开始在全国书画展赛中崭露头角。

1992年,朱天曙以优异成绩从高邮师范学校毕业被保送上扬州大学,专攻中国古代史。

扬州除了给予朱天曙浓郁的文化熏陶外,更直接地为他打开一扇通往艺术的通道,在这里他遇到了艺术道路上真正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当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祝竹先生。

1992年秋天,朱天曙去拜访祝竹先生。“先生每一奏刀,砉然神味,直接古人,清峻绝俗,令我心仪不已。我每有习作,先生一一斟量,评骘得失。”朱天曙回忆说,二十年过去了,尽管我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三地读书和工作,但一直没有离开过先生的指导。

在祝竹先生的指授下,朱天曙艺事渐入正途。2000年,他考取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导师是著名书法篆刻家黄惇教授。并随南京大学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学习古典文献学。2006年朱天曙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毕业,获美术学博士,并被清华大学招为该校第一位书法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2008年,他从清华博士后出站,被北京语言大学引进。

耐得住寂寞

基于对中国传统书法的深入研究和理解,2009年朱天曙出版了他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教学讲义——《中国书法史》一书。此后,《中国书法史》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中华文化外译项目中唯一一部艺术类著作。在书中,朱天曙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运用考古新发现,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个人对书法史的理解,阐释中国书法史上的若干现象,着力介绍了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作品、书家、时代风尚和艺术流派,总结书法艺术发展的多种因素及内在脉络。

2012年,在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中,朱天曙编校整理的《周亮工全集》十八册获奖,也是该奖项中唯一以个人之力完成的著作。

周亮工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他的著作对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但资料保存得很分散。从2002年开始,朱天曙辗转各大图书馆搜集文献资料,系统地进行整理。

朱天曙说,做艺术史研究既要对艺术本身精通,又要有专业的历史学知识,而自己恰好具备了这两点要求,当年在扬州大学历史系的专业训练得以展现。

朱天曙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前辈们的鼓励和肯定。当年他曾就学术与艺术问题向著名学者饶宗颐教授请教。饶宗颐专门为他的《周亮工全集》题写书名。

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因得知朱天曙在做这个工作后,也曾专门给他写信,提供了他所收集的周亮工资料。

历时6年,在2008年《周亮工全集》共18册面世。已故知名文史学家卞孝萱教授在序中称“集周氏著述及生平资料之大成”,著名学者蒋寅在序中称“考索勤、采辑广、体例精”。《光明日报》发表书评称赞此书“为周亮工研究乃至明清之际的文学、文化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整理古籍是一项枯燥又寂寞的工作,年复一年地浸泡在图书馆,一本本地查阅典籍,有些古代底本甚至几经辗转在日本才找到。但是朱天曙认为,现在恰恰很需要这样的工作。“这种工作很多人不愿意做,太花时间,吃力不讨好,很辛苦很容易出错。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做这样的一些事情,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应该看什么书,应该学习什么书,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整理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除《周亮工全集》十八册外,朱天曙在周亮工研究方面还出版有《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和《周亮工年谱》。“这三部书形成一个系列,让我对周亮工有了一个较为立体的研究。”他说。

朱天曙还先后出版了《鲒埼亭集批注》《宋克书法研究》《周应愿<印说>研究》《书画金石》等著作,在文献整理与艺术研究方向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注重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

作为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他常常思考:中国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他认为,不要把中国艺术的传播等同于剪纸、舞狮子,“拿着一支笔,行走于江湖,吆喝几声就写,这实际上把书法的文化品位降低了。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的工作者来说,首先应该重视传播书法的文化品质、艺术品质,然后才是技术品质,要注重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

出于这种使命感,朱天曙教授充分发挥北京语言大学这一国际化平台,积极践行着他的书法教育与传播理念。近几年,他除了出席各种国内高端论坛如首届华文书法国际文化节、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等,介绍中国艺术国际教育的经验,还将自己的讲座和书画展办到了韩国、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际文化机构中,向国际传播中国艺术的声音,也因此获得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文化交流贡献专家”和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中国书法贡献奖”等荣誉。

2012年,朱天曙教授应邀为国家领导人《温文尔雅》一书创作书法册页,书写的内容都是中国文化经典名诗名句,由国家领导人赠送世界各国元首和友人。

现在,朱天曙还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直机关青联常委。从江南的小村庄一路走来,朱天曙说,自己的艺术历程就是一个逐梦的过程,他常常跟自己的学生说,不要放弃信念,一直朝理想的方向奔跑,离梦想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对话朱天曙

《中华儿女》:如果把书法放在国际的一个背景上去看,您觉得应该怎么样去理解中国书法?

朱天曙:首先要认识汉字。离开汉字就不叫书法了,所以第一步要传播中国的汉字。然后是书法的一套技法,它为什么不叫写字而叫书法呢?说明它有一套规矩在里面,学习了技法以后,再学习它的审美,为什么这样写好看那样写不好看。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可以把书法学得比较通透。

《中华儿女》:您刚才谈到书法的审美,在您看来中国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朱天曙:中国书法的美,应该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字写到最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风格,平和的风格也好,豪放的风格也好,最终都要表现一种和谐的美,天然的美。

中国书法,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第一个品质是技法,也就是用笔,怎么提,怎么按,怎么顿,怎么挫,什么时候回锋,什么时候折锋……这都是技法的内容。第二个品质是审美。掌握了技法之后,还要把这些技法融会贯通的在一张作品里表现出来,怎么样排在一起好看,什么样的字体放在一起和谐,这是审美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书法还具备第三个品质叫人文品质。因为中国书法它表现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比如我们书写的内容,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宁静致远……它里面传递出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想在里面。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上长出来的一枝,营养来源于中国文化。所以我认为书法艺术,从技法、审美到人文,是三位一体的,而且层层递进。所以我们传播中国艺术、中国书法,就要从这三个方面逐步的推进。

《中华儿女》:您是书画家,也是学者、教授,怎么平衡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朱天曙:我认为艺术与学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很多大学者,同时也是艺术家,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今天,学科的分离越来越严重,学科分太细,比如写书法的人,不懂篆刻、中国画了,甚至画工笔的不懂写意画,画山水的不懂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更加弱化了。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就导致我们今天很多人的知识越来越狭隘了。

中国的文化是不能这样分的,中国文化它强调人的综合修养,我们书法上有个概念叫“书如其人”,到最终书法表现的不是你一笔一划怎么写,而是透过这个字你来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文精神。前面我讲到书法的三个品质,技术、审美和人文,我们现在忽略最多的就是人文。最高的反而失去了,没有人文,书法就失去了灵魂,就像一个人形体很健壮,但是没有大脑,是不健康的。

《中华儿女》:作为一个教育者,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朱天曙:我在教育当中主要想培养学生的共性而不是个性。共性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国书法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在注重规律的共性的基础上,再来追求学生的一些个性和风格。我曾把我的艺术创作、教育、研究概括为三句话:正见力学,文心诗性,融通创造,这也是我指导学生的基本艺术主张。

因为学生都还很年轻,对艺术没有完全的理解和认识,这个时候必须把一些经典的、健康的,我们历史上公认的好东西传承给他,掌握了这些以后,慢慢的找到规律,他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创造某种新的艺术样式,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教育方式。

《中华儿女》:您刚才讲过中国文化不要文科过细,您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朱天曙:刚才提到,我在教育中一直强调融通和文心。融通是什么呢,就是说我可能在讲书法的同时讲绘画的知识,篆刻的知识,讲书法的同时,可能在讲文字学的知识,历史学的知识。我让学生不要整天光盯住自己学科里面的某一点,面要稍微宽一点。

还有为什么强调文心呢?我们现在好多学艺术的人变成一个技术者,染、勾线,只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技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不重视。还有很多学生,学得很功利,学一种技术为了实用,去找工作等等。

我们选择艺术,就不是一个功利的事情,而是一辈子要追求的东西,所以要强调文心,有一种闲情逸致,有很文雅的胸怀才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艺术最后归根到底是人,加强人的修养,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除了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之外,还要有文化修养,技术修养,审美修养,这是一个全面的塑造。

《中华儿女》:您做了很多艺术文献和古籍整理研究,最难的地方在哪?

朱天曙:最难的就是找材料,下功夫阅读、校对。研究一部书,你要尽可能的找到它的各个时代的好本子,要从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文献里面找到和研究有关的文献。记得我当时在清华图书馆看清代姜宸英的集子,借书卡上只有两个名字:朱自清、钱钟书。我借到这部书就很高兴。做这样的工作很孤独,但有时候能跟大师对话,同看一部书,也很有意思。我现在做古代书法篆刻文献整理,查看好的文献本子不容易。

《中华儿女》:现在您担任中直青联常委,这个身份对您有何影响?

朱天曙:我在中直青联已经两届,第一届做委员,第二届担任常委,我觉得压力也很大,一直在想怎么能够做得更好。我是代表文化艺术界这一块的,我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在全国的青年当中,号召大家学习经典,学习传统文化,能够真正为我们国家的文化繁荣起到领头的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讲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怎么样来做?我们希望能够身体力行。而且在这一个群体当中,凝聚了各个行业的精英,我们大家团结起来,真正的展示我们当代年轻人的一种信仰,这是蛮重要的。

责任编辑 梁伟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诗书画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书法等
爆笑街头艺术
图说书法(三十九)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