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上的明暗角力
2015-01-27张婷
张婷
63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肩扛三颗星的上将房峰辉,端坐在美军最新型战舰的飞行指挥室里,仔细观察控制手柄和旁边成排的指挥按钮。
这名中国军队高层应美方的邀请于5月13日访美,到访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军事基地。他不仅出现在战斗舰的指挥室里,还登上了美国“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
为了纪念那位拖垮苏联、结束冷战的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其尚在世时,军舰就决定以其名字来命名。
“里根号”是美国第九艘建造完成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里根号”是其中的佼佼者:这艘航母全长332.85米,飞行甲板宽78.34米,整个甲板的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水线以上有20层楼高,整艘船竖起来高度相当于381米的纽约帝国大厦。军舰可容纳乘员6000人,搭载各型战机85架,其配备的两座核反应发动机,可以让“里根号”连续运行20年无需添加燃料。
此次造访,美军对房峰辉开放飞行甲板、机库和飞行指挥室,中国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郑明少将认为,机库能反映出航母的战机规模,飞行甲板关系到战机起降的总体水平;而在指挥室看起降表演,就可以大概了解战术水平。
参观从来不是单向的,在1个月前,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也迎来了第一位美国高官、国防部长哈格尔。
这位穿西装的文职国防部长在“辽宁号”上参观了2个小时,生活舱室、飞行控制站、飞行甲板等区域均对其开放,有评论认为,展示了中国的“诚意”。
“辽宁号”脱胎于苏联海军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中国购买后进行更改制造,2012年9月开始服役。
和核动力巨无霸“里根号”相比,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系统的“辽宁号”像是一个学生。俄罗斯《独立报》认为,美方安排房峰辉参观“里根号”是表明,美军在增强海军实力方面到底超出了中国多远的距离。
根据美方的公开报道,2015年,“里根号”将代替“乔治·华盛顿号”部署在日本横须贺基地。
在大型舰船的互访外交当中,礼仪性和实力的互相探底混在一起,也许是这种访问最突出的特色。大型舰船的建造能力自古是衡量一国军事实力的标杆,甚至在某些时代像是充斥着魔力。
公元前550年,希腊造出三桨座战船,即战船每边有三排桨,一个人控制一支桨。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船越来越大,桨手逐渐分成上下两层甚至三层,以容纳更多的桨手给战船提供动力。希腊人摇着三桨座战船,打垮了波斯人的舰队,让波斯人的大军给养匮乏被迫撤军。
几乎所有的民族海战都遵循这样的准则,在自己的远程武器强大时,就保持距离,唐朝时,大将李光弼的勇士们就是用长杆撑住叛军的敌船,而后发射石头,还加以火攻。
在自己船上的战士—陆战队强大的时候,就搭上敌船登舰决死。登舰也因此成为一种带有占领和决胜意义的侵略性表示。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主力舰仍然是三桅的战列舰,蒸汽机船都很小,仅仅辅助。这是坚固木材和先进造船技术的完美结合。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的运兵船卸下士兵之后,主力舰还可以倾泻炮火掩护这些步兵。
当时的两江总督牛鉴看到火轮船,“疑其轮系用牛拉。”后来和谈时看到了“火轮机关”,才叹而信之。这可能是中英两国第一次比较正式的登舰。
其实大清本来有机会亲眼见证“英吉利国”的强盛,在乾隆皇帝83岁寿诞前后,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就曾经乘坐“狮子号”从大沽口换小船上岸,谋求和大皇帝通商,他还赠送了英国最大战舰的模型。不过乾隆、和珅还是福康安都对这些毫不敏感,错失了登上英舰的机会。
相反日本的开国则是因为美国海军佩里将军用炮舰强迫通商,引发了下级武士对幕府的不满,才开始了后来的倒幕和维新。黑色的战舰给日本上下的震动很大,登上了船舰的日本官员真正开始思考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问题。
在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极力主张之下,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近代化舰队。而此时,船舰的威慑作用与政治姿态的微妙关系初见端倪。
1886年8月,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定远”等4艘军舰驶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长崎人对欧美军舰早已司空见惯,但对来自中国的铁甲巨舰却是首次目睹。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望着龙旗高扬、威风凛凛的巨舰,市民中交杂着惊叹、羡慕、愤懑等复杂情绪,引发了骚乱,导致死伤数人。
“长崎事件”激发了日本民间的情绪。从此,“一定要打胜‘定远”,成为日本海军的流行语。李鸿章把军舰送到日本修理,本含有威慑意图,却没想到深深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在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玩“捕捉定远”的孩子长大了,在更快的“吉野”等舰只上操船弄炮,而定远和镇远则只是单纯变老,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896年,李鸿章奉命访英、法、美各国,曾乘专轮来到英国朴茨茅斯,参观皇家海军的盛大演习。当时的维多利亚战舰鸣炮19声,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李鸿章发出了“天下不可端倪之物尽在英伦”的感叹。
从美国回国在日本横滨换船时,李鸿章耻于马关对日讲和,无论如何不肯踏上日本横滨码头,人们只好在美国轮船和他要换乘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木板,当时73岁的李踩着这块木板,摇摇晃晃换了船。endprint
他也许不会想到他被迫割让的台湾要到50年后,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在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外相重光葵投降时才能光复。梦想着大军舰强国的日本人也没有想到,会以登舰签署降书的方式又一次造访美舰。
在现代外交中,军事高层登舰访问作为一种政治活动,是外交策略中加深合作与信赖的标志。
海军可能是第一个国际兵种,自古至今,只要不是战时,海军之间遇到都要鸣炮致意,有的时候还会放下小船碰碰头,有的时候会帮忙捎送家信、交换礼物,茫茫大海会让人对自己的同类更亲近一点。
威慑和刺激这两种效果,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
1949年后,拥有强大航母编队的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一直是美国威慑中国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第七舰队不让解放台湾,是当年的孩子们张口就来的美帝罪恶之一。
中国一直也努力制造自己的大型舰只,赫鲁晓夫一度提出“中苏联合舰队”的设想,随着中苏交恶,中国也试图建造自己的航母。1970年,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建造航母的专题论证,并曾上报工程方案。
1979年,随着中美建交,中国人有了近距离接触这一庞然大物的机会。
1980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访美,副总参谋长刘华清陪同其登上了美国航母“小鹰号”。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第一次踏上航空母舰。
登陆航母后,刘华清发出了“中国海军须下狠功夫”的呼声。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提出发展航空母舰,但那几年中国的侧重点在于迅速发展经济。
1984年,刘华清曾说:“海军想造航母也有不短的时间了,现在国力不行,看来要等一段时间。”两年后,他又提到,“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
这个设想到2011年8月14日宣告实现,“辽宁号”航母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0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曾多次以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身份参观外国先进航母的郑明说,中国军方高层在参观了外国航母之后,至少会注意到三个层次。首先是战略层次。比如重视海洋、海权和发展海军就要研制航母的战略决策。在战术层次,曾有中国海军领导人考察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航母的指挥官一定得是一个懂得多军种、多兵种联合指挥的人。还有一个就是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
2013年11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到访香港,美方邀请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部登舰参观,并观摩了该航母舰载F/A-18战斗机在航母上的起降过程。美国邀请中国军方参观航母舰载机起降训练被普遍认为是对中国的威慑,中国开放辽宁舰也是海军航母战略中长期的远景威慑。
双方在“果然大开眼界,我们还要努力。”和“哦,你们学得很快嘛。”之间互相摸底。航母大国对较弱的朋友来说并非只有震慑含义,还有一种姿态是表现自己可以照顾对方,保证区域安定。
今年1月,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停靠阿联酋阿布扎比。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登上停靠在阿布扎比扎耶德港的法国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参观。
“戴高乐号”航母是法国目前正在运转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其战斗群的任务是参与为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和红海海上战略通道提供安全保障,并进一步加强与该地区国家武装力量的互动。
并不是非要对一个梦想拥有航母的国家,登舰的要求才弥足珍贵。航母本身的雄伟和力量,也是一个开眼界和参观旅游的好对象。喜爱权力和操控的男性大多数都和做男孩子的时候差不多,会迷恋这种海上漂浮的、存储着大量致命武器的钢铁城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