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考
2015-01-27李剑吴曼莉
李剑 吴曼莉
摘 要:艺术院校承担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各艺术院校能否跨越樊篱,摒弃传统观念、创新教育思路成为它们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艺术类院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坚持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为导向,以独有的教学资源为依托,克服先天性的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培养艺术修养突出、经营管理能力出色的创意人才。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是当今全球最富产业附加值的高端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构成的重要支柱产业。党的十六大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重点战略高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更多更密集的政策论断和指导原则。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人才问题也日益凸显。产业的迅猛发展会对社会人才的需求量和规格与日俱增,无形中对承担着人才培养任务的全国各高校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国家和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已认识到这一点,文化部于2004年4月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高校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和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最佳孵化器,能否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和教育出高规格的人才,决定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度。艺术院校作为特殊成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的问题是必须首要弄清的事情。
一、文化产业对管理人才的特殊能力要求
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就业领域和行业特征我们可以得出其必须具备以下突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首先,优质创意的源泉与依据——厚实的文化底蕴 突出的艺术修养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高附加值的依托。创意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关键消费点,更是文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先决条件。高品质的创意取决于创意者是否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艺术修养。文化的消费本质是精神的传播,只有真善美的心灵,才能孕育出真善美的文化食粮,才能塑造真善美的社会。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尤其是管理者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其次,创意的概念化与具形化——扎实的文案策划技能 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
创意初期只是人头脑中的某种想法或者意识,如何把头脑中的这种意识具现为可观、可感触到的可运作的实体,需要文化产业管理者具有扎实的文化策划能力,通过易理解的语言文字将虚拟的意识完整的表达出来。优秀的文案策划技能离不开系统的知识结构,需要策划人员具有出色的行文水平、逻辑的思维能力。优秀的策划人员需要掌握人文、法律、管理、市场、融资等知识。
再次,项目的落地与运作——务实的经营管理能力 娴熟的市场运作技巧
项目的落地和运作是文化产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文化产业管理者具备务实的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能力,统筹组织的六种经营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活动),执行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另外,管理者还必须具备娴熟的市场运作技巧,包括敏锐的市场观察、理性的市场调研、快速的市场反应、果断的市场决策、到位的整合营销、细致的客户关系管理、强烈的品牌意识等等。
再次,文化组织的团队维护与激励——人性化管理能力 软约束管理技巧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对组织环境的宽松性、自由性、人性化有着极高的要求。轻松、自由、和谐的组织环境是孕育优质创意的土壤。文化产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完整的性格、更高的忍耐力和更高的情商,用人性化的管理举措、软约束的管理方式协调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持团队的稳定性,提高团队的创造性。
最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崇高的社会道德标准
文化产业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肩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说到底,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振兴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组织及其管理者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社会文化需求,才能赢得社会认可,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育现状
(一)多态性是主要特征。国家教育部自2003年批准了北京电影学院、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部分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并开始招生。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在此之前已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到80多所。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院校以综合性大学居多,它们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专业方向一般或倾向于宏观文化、民族文化,或倾向于经济管理、政法等,学科归属一般挂靠在管理学一级学科下面。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是,艺术院校诸如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一般将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归属于艺术学一级学科,专业设置也比较丰富多样,但是主要以艺术管理为主。
在艺术院校中,人才培养大致分两种思路:一是综合性艺术类院校,以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为代表,这些院校以艺术学为专业基础,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法学等多种学科,将文化产业管理与艺术教育相互渗透结合,专业多与各种文艺活动及相关行业直接链接。这类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多,课程体系也相对比较成熟。二是以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单科类院校,它们依托学校专有特色资源,专业设置更加具有某种行业特征。
文化产业分类的多样性是目前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在不同艺术院校间成多态分布的主要原因。各艺术院校纷纷依托自有资源、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呈现出多样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状况不仅适应我国目前教育体制,更适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要求。endprint
(二)突出存在的症结。人才培养是一项严肃而又谨慎的事情,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依靠。虽然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产业是目前高校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但各艺术院校的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培养效果不容乐观。主要症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专业定位不合理,专业地位自我边缘化。
传统的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等一般是艺术类院校的核心学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艺术类院校中的位置比较尴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艺术院校的资源占有、政策倾斜、发展空间等方面都具有弱势。面对这种状况,在很多艺术学院中,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所在的学科和学院自我边缘化,脱离院校学科主流,失去了共享学校资源的意识,学科和学院竞争力低下、规模小,在夹缝中呼吸,在残喘中生存。
其次,培养目标不正确,没有坚持就业导向。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首要环节,方向的错误是根本性的错误。但是不少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失就业导向,凭借主观臆断和局限的学科视野,远离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在源头上就已经决策失误。
再次,课程体系不科学,脱离实际人才要求。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遵循科学原则和实际原则。一是要遵循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固有的学科规律,二是要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实际要求。但是在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产业现实需求置若罔闻,存在着因人设课、因课设人等现象,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院校的不满。
再次,学科归属不明确,影响人才就业领域。
艺术类院校对于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设置多种多样,学科归属也千差万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不同的艺术院校归属于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文学、传播学等,不但挂靠学科名称比较随意,而且从一级学科到三级专业方向都能找到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影子。混乱的学科归属使得学生在就业和公务员考试中很难找到归属。
最后,师资队伍不到位,教师成长空间狭小。
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有“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然而缺乏经济管理类专业又具有文化产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是艺术院校先天性的不足。即使引进了经济管理类教师人才,艺术院校又大部分没有独立评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职称的资格,校外评审的难度使得青年教师的职称成长速度缓慢、成长空间狭小。职称提升的缓慢阻碍了青年教师获取科研资源的机会,最终影响的是专业教学质量。
(三)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优劣势。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艺术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具有相对难以克服的弱势。
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上具有无可比拟的教学资源优势。学校的画展、音乐会、文艺演出、舞蹈表演等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效果。二是艺术院校可以培养行业性相对较强的专业人才,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直接链接。例如广播影视业、艺术品行业、演艺产业、会展产业、设计行业等。三是艺术院校轻松自由的艺术氛围,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创意才华。
当然艺术院校的专业教育也存在难以跨越的樊篱,主要体现在:一是师资力量在特殊学科上的短板,诸如在经济学、管理学、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等领域上既具有较高学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人才。二是学生基础薄弱,教育教学难度较高。这是当代我国艺术教育中的现状,如果提高招生门槛,也会造成生源短缺问题。三是文化产业管理在艺术院校中的尴尬地位使得其获取较好教学资源和政策倾斜的机会较少。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明确注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者艺术学学士学位。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及我国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为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时代变革,艺术院校如何跨越各自樊篱,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思路,已成为所有成员必须深思的事情。
三、对艺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的新思考
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其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 教育部于2012年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借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春风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院校应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将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明确专业定位,理顺学科归属,紧靠主流,提升专业和学校竞争力。
1、明确专业定位,由“补缺者”定位转为“差异化”定位。不少艺术院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产业存在照搬兄弟院校模式、只为扩大招生规模等现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存在只是一种“补缺者”,是为了丰富学校的专业类别而存在。区别于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等纯艺术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它应该是艺术院校专业中的差异化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特殊人才需求而存在。“差异化”的专业定位和建设可以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与本校其他专业竞争教学资源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在与外校同类专业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
2、理顺学科归属,紧靠本校学科学术主流,切忌自我边缘化。文化产业管理到底要归属于哪一个学科下面,除了要考虑专业本身的特征外,也要综合考虑学校的主流学科。应该将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产业挂靠在学校的主流学科这棵大树下,切记自我边缘化,科研与教学都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学科主流,只有这样才能在争取教学资源和政策上增加砝码。
3、凸显专业必要性,将特色作为竞争力。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能在艺术院校中能够设置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如果其他专业培养的是文化艺术品的创作者,是艺术家,那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应该是这些文化艺术品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商业家。这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取决于能否培养出出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endprint
(二)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本校特色资源,恰当定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不但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注重就业导向,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为最终归宿点,并考虑本校特色、办学思想、师资条件、学生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以形成百花齐放的模式。
目前,全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基本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达成共识。即: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具备现代管理、经济规律的基础知识,能在文化产业、媒体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文化经济、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当然,不同的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体来说,艺术院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它们的培养目标应将厚实的文化底蕴和高品味的艺术修养、较强的创意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综合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为辅。
(三)严谨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突出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的设定,遵循科学原则,以培养出文化产业要求的人才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并突出办学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中,既要突出学校特色,又要注重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1、符合文化产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优化课程体系。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定位在“艺术修养、政策观念、经营管理、市场意识”。因此,要坚持艺术修养为基础,创意能力为核心,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为两翼,政策观念为辅助的原则来优化课程结构。
2、参照文化产业运行规律,彰显专业内涵。按照查尔斯.兰蒂( Charles Landry)的界定,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包括创意的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流通、发送机构以及文化消费等五个环节。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可应参照文化产业规律,以文化产业链运行为思路,从而彰显专业内涵。
3、突出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塑造专业品牌。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优势资源,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专业品牌。尤其是地方性艺术院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社会责任。只有结合地域特色,才能为地方培养深谙当地文化、熟悉当地文化市场、了解当地文化消费特点和当地文化政策法规的人才。
4、强化核心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核心课程是一个专业的招牌,强化核心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打造几门省级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对于提升整个专业的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创意创新能力。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所有高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是这个环节仍然比较薄弱,无论在实践教学时间还是实践教学内涵上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已经成为制约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艺术院校应创新实践教学思路,提升人才的创意能力和操作能力。
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艺术院校内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为学生了解艺术、参与策划活动、组织执行等专业训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拓展校外资源,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与校外文化事业单位共建专业实习基地,使人才培养质量能得到及时检验,使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应用性,并缩短其适应社会的时间。
最后,组织学生多参与文化调查、专业比赛、科学研究等。多组织学生参与地域文化调查活动,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更能提升其动手能力。除了现有专业比赛,艺术院校也可以自我举办诸如“文化产业管理CMO”、“艺术管理CEO”等专业比赛。也应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建“复合型”师资队伍,调整办学规模,创新绩效考核机制。
1、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提升教学质量。要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要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自我培养和外部聘用两种途径。自我培养要鼓励在职教师走出校园,亲身参与文化产业实践,积累实业经验。外部聘用要注重人才的稳定性,并对其教学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紧跟全国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浪潮,应建立教职工绩效考核机制,创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效的激励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2、调整办学规模,走一条“精兵培养”之路。“一只狮子可以带好一群绵羊,而一只绵羊绝对带不好一群狮子。”不少院校为了片面追求效益,肆无忌惮的扩大招生规模,不但降低了培养质量,还造成就业压力。人才培养不能过度追求招生数量,人才贵在精而不在多,应集中有限的教学资源,走“精兵培养”之路。
3、创新学生录取与评价方式,确保高质量生源。当前各艺术院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录取方式,基本采用将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分数折合成一定的比例后综合录取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会把一些具有潜力的学生挡在大学门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更加重视文化课成绩,但是专业潜力也不容忽视。因此可以采取双向排队准入机制,在文化成绩达标的基础上按照专业成绩录取,或者在专业成绩达标的基础上按照文化成绩录取。采取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对文化成绩的要求程度和专业考试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项仲平、邵清风. 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210-215
[3]范周、吕学武.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5
[4]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2-13
[5]朱锦绣、罗晓欢.试论我国艺术教育的新向度[J].中国大学教学,2013(5):40-42
[6]赵忠、刘彬让、王少利.准确把握现代高等教育质量内涵 大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26
[7]陈煜.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