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5-01-27胡向东唐贤伦蔡林沁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特色专业

胡向东,唐贤伦,向 敏,蔡林沁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四川 重庆 400065)

地方高校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胡向东,唐贤伦,向 敏,蔡林沁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四川 重庆 400065)

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本校的学科优势、行业特色和地方产业资源,探索构建了“内涵式”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初步建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优势明显、社会评价较高的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一、概述

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走过了十五年的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衍生出如何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建设特色专业,实现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竞争加剧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从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逐渐转变为以特色取胜,以比较优势来应对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需求的必由之路。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策略更是其在生存和发展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所地方高校如果有独具特色的专业,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面临着如何实现特色发展、建设特色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但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办学思想的前瞻性不足、建设特色专业的内在动力不足、特色专业的亮点不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不足和优质教学资源条件保障不足等是制约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同时,高等教育要遵从自身的发展规律,尽管当前对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分类发展形成了共识,也出现了一些旨在发展转型的“高校转型发展联盟”,但长期来趋同的发展目标和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仍然严重影响着大量高校的现实发展,因此,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是一个急迫而又繁重的任务,需要更多置身其间的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二、自动化特色专业的建设理念

专业建设理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要提升特色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首先应转变专业建设理念、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优化专业建设思路,用以指导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我校是具有明显行业特色和信息通信技术优势的地方高校,为贯彻实施国家和重庆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打造长江上游科教中心,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和“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自动化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长期实践总结和研讨,结合现有发展基础,我们确立了坚持“专业特色为主线、能力培养为基础、创新意识为重点、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专业建设理念;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遵循推动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结合,走内涵和特色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体现“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教育理念,强化信息技术对自动化的支撑,促进本类专业人才培养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自动化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拟定了相应的专业建设思路:本类专业以国家和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为保障,以强化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的工程教育为特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较强的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与重庆市的“智能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汽车、摩托车制造产业基地”、“笔电产业和笔记本生产基地”、“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产业”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明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专业基础扎实,特色优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的专业建设目标,将自动化专业打造成社会评价高、建设效果好、彰显本地高等教育特色的一流特色优势专业。

三、“内涵式”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模式的构建

优质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受制本身在经费、师资、科研平台、教学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无法用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学术氛围吸引高素质学者及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优质教学资源保障,导致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困难。这种需求与现实的矛盾,制约着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我们在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着重在以下方面探索构建了行之有效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一)优秀教学团队类资源

师资是特色专业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一方面引进新生力量,更重要的是着眼于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通过学位提升、在职培训、团队协作,特别是大量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建设项目的锻炼,快速促进了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发展。基于该教学团队建设模式,近年来本专业教学团队涌现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建成4个重庆市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和1个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为自动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团队保障。

(二)精品课程类资源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对人才知识体系构成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高度重视课程群和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国家或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示范,切实推进本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内容体系优化与教学课件、动画资源等建设,基于课程网站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课程网站提供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FLASH动画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及解答、模拟试卷、学习指导、实验指导、演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案例库、学习论坛、参考资源目录以及其他链接等,方便学生课外扩展性学习和交流;并通过网站布置习题、讨论答疑和发布通知等。相关课程网站资源已得到国内众多高校的共享。

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教学内容,如将《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仿真》等课程融合为《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对部分课程进行了综合重组,突破了单一学科限制,以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的核心课程为重点和切入点,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如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整合为《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传动技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课程整合为《电气工程导论》。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压缩了理论课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工程实践锻炼时间,另一方面,知识的系统性更强,学生更容易把握住专业核心知识。

(三)特色教材类资源

教材是对系统性知识单元与知识点的一种固化与规范,是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知识载体;编著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教材是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在借鉴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加强了特色教材的建设,以科研为先导、以教改为重点、以教学实践为平台,组织教师结合教学经验、教改成果和科研成果,编写了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自动化专业教材十余本,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网络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等,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优秀教材支持,并已得到国内众多高校的选用,展现出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四)示范性实验教学平台类资源

实验教学平台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透彻理解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具有重要使用,基于如此认识,我们高度重视自动化专业示范性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先后建成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研发平台、中央地方共建“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重庆市测控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工程中心、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智能电网实验室、面向智能制造的实时控制网络平台等多个研发平台与实验基地,并与韩国大学共建的“中韩(重庆)泛在网络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与思科公司(CISCO)共建“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建立“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基地,为自动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平台保障。

四、“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拔尖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衡量特色专业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根据本专业的建设理念、思路与定位,为了进一步凝炼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强化其示范辐射效应,以努力建设好特色专业为目标,培养自动化专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着力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本色”教育、“特色”培养和“品牌”定位,重点培养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工程实践能力、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做实以工程教育与创新实践为重点的自动化专业“本色”教育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工程性和实践性,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就在于按照工程教育的理念,落实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与创新实践“本色”教育,具体的做法包括:

1.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工程实践的案例教学,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加入大量的工程实例介绍和技术细节剖析,尽可能结合实物或系统进行演示性教学,改变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讲解模式,采用“情景创设”、“主动探究”、“会话讨论”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2.基于“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的典型工场环境和构建的“两维度、三层次、多模块”实验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业生产模拟环境,让学生透过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不同工艺技术、不同生产流程和工序的现场体验与理解获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工业生产和科技知识。

3.通过实验实践使得学生建立起材料、工艺、加工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之间相互关联的概念,掌握各种加工方法和设备的合理运用,锻炼学生寻求、接受新科技的敏锐性,激发其基于实践探索求新的精神,并培育其自我知识更新、创新的能力。

4.基于已有实验平台提供的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定型设计到电磁兼容性测试与可靠性试验的一套系统的产品实验、开发与测试环境,建成师生科技成果的中试基地,培养学生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化、工程化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工程测试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分层次、课内课外相结合,创新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本单位的实验设备环境和条件,强调以真实的工业环境、完整的工艺流程和目标明确的实验项目来构建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智能电网与供配电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智能楼宇三个实验实训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长有所侧重地选定方向进行系统性训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探索“导师团队—学生—专业课程(群)—分类实验系列—科研平台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联动的“一体化”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松散的教学组织并不能将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高效地联结起来,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针对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拟在加强优质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和突出工程实践教育理念基础上,重点探索以明显提升教学效果为核心的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环节的紧耦合关系,突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和对教学质量的个性化追求。主要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团队为主导,以专业课程(群)和分类实验系列的教学为基本内容,以科研平台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为能力提升的纽带,建立起基于优质教学资源和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的“一体化”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与导师(团队)之间紧密联系,形成“教”与“学”之间“推拉结合”的按需督导督学机制,通过教师高投入地“教”、学生认真努力地“学”实现个性化满足和“教”“学”协调相长,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引领、“三思”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控制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参与教育部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产学研”结合的丰富资源,构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引领的控制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以控制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简称“三思”)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采用工程项目与理论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企业现场实践的实习与毕业设计模式、多元化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和“校企双导师制”的指导模式,形成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三个层次相协调,学校教育、企业实践、科研训练紧密结合,“理”“工”衔接、“学”“思”交融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摆脱当前工程教育缺失和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部分脱节的突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快速成长为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流程、“三思”能力突出、创新意识较强的本专业领域技术骨干和领军型人才的后备军,缩短企业用人周期,并大大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创新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教学管理创新。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在于学生,所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一切教学工作的根本,因此,在建设自动化特色专业过程中坚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创新模式,使一切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都为如何培养好学生、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服务。基于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积累和对教学资源、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目标驱动、过程优化、务求实效”的教学管理理念和“关注热点、抓住重点、补强弱点、培育亮点”的教学管理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引,建立了一支执行力强、科学决策、运转有序的教学管理队伍,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节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执行、学籍管理和教学反馈调整机制等方面,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教学质量和保障人才培养效果为最终目标,体现竞争、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五、结论

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是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基于本校的学科优势、行业特色和地方产业资源,在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中,探索构建了“内涵式”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式,依托积累的高水平教师团队、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和示范性实验教学平台等优质教学资源,初步建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所培养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信息技术优势明显、社会评价较高的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1]李东升,李文军,毛成,郭天太,谢代梁.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培育方法研究——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M].中国大学教育,2010,(10):80-82.

[2]包艳宇,王晶,戴维.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2013,(4):22.

[3]胡向东.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90-192.

[4]申江,姜树余,藏润清.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37-39.

[5]李仕友,谢水波,王劲松,刘金香.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16-20.

G642.0

A

1674-9324(2014)42-0151-04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课题(项目号:1201004)和2014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胡向东(1971-),男,四川广安人,博士,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首席教师,“自动化”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研究方向:网络化测控及其信息安全,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特色专业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完美的特色党建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