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击“走私肉”不能光靠加强监管

2015-01-27

兽医导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鸡爪走私鸡肉

打击“走私肉”不能光靠加强监管

大规模走私的冻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牛肉,一种是以鸡爪为首的鸡副产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国人对于优质蛋白(牛肉)和休闲食品(鸡爪)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这样的需求在正规渠道却得不到满足,走私来的“价廉物美”冷冻肉自然受到追捧。2009年,中国市场上大概80%以上的进口鸡都姓“美”。然而,这让国内的生产企业没法活了,在美国鸡肉面前毫无竞争力可言。反倾销调查应运而生。最后裁定美国的进口鸡肉违规,要附加非常重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合计税率大概在50%~80%之间。利好消息让国内生产企业欢欣鼓舞,一度提价,然而,很快发生了“速生鸡”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朝回到原地。

既然进口渠道受限,自然要靠自产自足了。但是国内的鸡肉没有价格优势,缺乏安全标准。如此一来,鸡爪加工厂商也好,还是火锅店这样的一线销售也好,自然对价格便宜的外国走私鸡爪追捧异常。可问题是,这些走私肉没有做过任何的检疫,风险很大。同时,在走私的搬运过程中,很难严格地用冰柜保持—18℃以下的温度, “唐僧肉”变为了“细菌肉”。即使加强监管,提高执法力度,在巨大剪刀差的利诱下,铤而走险的人不会在少数。

要满足需求,要对正规渠道疏导而不是封堵。要解决走私冻肉的问题,有两条道,一条指向需求,只要人们对牛肉、鸡爪没那么多需求,少吃点行了;另一条则是大幅增加正规渠道的供给。前者一听不靠谱,因为这不止是个满足口舌之欲的问题,还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饮食。本身中国的人均牛肉、禽类消费量跟发达国家没法比,遏制需求是无稽之谈。满足需求无非两种办法,加强国内生产或提高进口额。可要改变生产方式谈何容易。基本上,在中国,养牛还是处于比较粗放的生产方式,缺少集约化经营,而不管人力成本还是饲养成本都在上升,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提高让耕地的牛(一些耕牛没用之后会被卖向食品市场)减少了,所以中国的牛肉产量一度不进反退。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寄望于牛肉自产量立马迎合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肉鸡养殖的现代化程度更高一些,不过也存在类似问题。所以,这条道看起来是漫漫长跑,非一日之功。

要放开一些对进口的限制,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食品安全追溯机制。2008年,韩国爆发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牛肉进口风波。起因是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准备放开对进口美国牛肉的限制,这触及到了许多农业从业者的根本利益,最后在多方合力下,演变为一场社会运动。这场风波不免让人有个印象,韩国人非常抵制进口牛肉。可事实是,纵然韩国消费者对较贵的国产牛肉很偏爱,可廉价的外国牛肉一样大有市场——因为本国的产能不足。韩国从美国进口的牛肉量也逐渐恢复,去年,超过30%的进口牛肉是从美国来的。韩国人的例子很有启发性——在一国产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靠进口。而也是因为对疯牛病的担心,韩国在2008年年底正式地设立了自己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让消费者们能够吃牛肉吃得放心明白。

反观我国大陆地区,一说到肉制品的进口,人们一般有两个顾虑,其一是保护本国的生产者们,其二是担心国外的动物疫情。从而行动缓慢。对顾虑一,更应该保护消费者安全,引入外部竞争有激励作用,反而让人吃得放心些;对于顾虑二,需求有那么大,倘若不能从正规渠道过滤,就会从暗道里汹涌而至,还谈何检疫?事实上包括日本、韩国、我国香港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套务实的进口态度。作为大买家完全可以采取“连坐”的方法来震慑——即,若一个地区有一个厂家的进口肉类检查出不合格,则停止对该地区所有厂家进行进口。而目前的情况是,即便我国已经解禁对巴西牛肉的进口了,依然缺少具体的操作细则,以至于还是走私。而更讽刺的是,很多肉类在走私到中国之前,直到上一站越南等国都是可以追溯的,通过黑渠道进来之后,反而没法了。

本文摘自网络

猜你喜欢

鸡爪走私鸡肉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厨房料理小妙招
下半年鸡肉市场看好
鸡爪草满地爬
鸡爪霜
天热了,吃点鸡肉吧
不吃鸡肉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