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2015-01-27郭士旺卢海涛
郭士旺卢海涛
(1河南省泌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河南驻马店 4637002郑州市众英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700)
1 生物监测技术的优势
生物监测是近年来用于环境检测的重点技术之一,相比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检测技术而言具有诸多优势:(1)传统方式不仅实行的是定期采样而且检测出的结构并不能反应采样前后的对比情况,而采用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对被检测对象生长期间环境的变化的整体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污染的具体状况。例如,工业废水排放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如采用定期采样检测则难以准确的判定污染状况而采用生物检测技术能够对工业废水流经区域的微生物加以检查分析以测定其污染程度以及排放的量;(2)传统的检测方法仅对于被检测对象加以分析而其他指标不具说服力或评价,也就决定了对于其他不明污染物难以做到及时检测,但通过生物检测可以通过生物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而判断出污染物;(3)对于污染物中的具体物质难以界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生物富集、生物累积和生物放大效应在生物体内发生物质积累,通过生物残毒测定可提高监测的灵敏度;(4)环境中的污染因素复杂,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变化及混合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环境中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难以预测。
2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的应用分析
2.1 土壤污染中生物监测的应用
近年来,土壤遭受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但其影响大都是间接的,对其质量度监控或者对污染情况的检测可以通过抽取地下水或土壤中农作物等作为样本加以检查,以确定土壤中有害物质以及含量的高低。同事,根据检测的数据分析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1 动物监测法
利用动物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是观测土壤污染的重要方式之一,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在动物检测对象的选择上一般选择对土壤中有害物质敏感度较高的物种,而蚯蚓是最佳的选择之一。此外,因蚯蚓体内具有镉物质而土壤中含有的镉物质两者在含量上大致相当,因此是用来检测土壤质量的最佳对象。
2.1.2 植物检测法
选择土壤指示植物监测土壤中受到的污染。在土壤遭到一定的污染后,植物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出现各方面的不同的反应,并且出现一些相对明显的症状,植物的生理代谢方面出现异常的情况。例如,在植物表面因污染而留下显著的伤斑、植物内部的结构或成分受到破坏而发生变化、因污染的影响导致生长发育受阻致使光合作用能力减弱等。
2.1.3 微生物监测法
该项检测是基于微生物在土壤生长过程中呈现出的前后变化加以分析以判定其生长区域土壤受到污染的具体情况。根据现有研究,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人类以及动物的粪便以及工业污水等,尤其是后者在近年来导致的污染极为严重。根据计数以及分离土壤中存在的霉菌、放线菌以及细菌等污染物,对于改变土壤中群系微生物的数量以及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监测的情况对土壤受到微生物群系污染的程度以及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2.2 生物监测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了危及全人类的重要问题,通过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对区域环境中的大气质量度加以确定。而植物的生长最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轻者损伤其生长,重者知道导致死亡或基因变异,而植物无自我保护能力,无法避免环境污染的危害。
2.2.1 二氧化硫指示植物
此外植物的主要代表括有苔藓、水杉、落地松等,在收到污染后主要的特征为在叶子以及叶子上的维管束部位会出现不同形状和颜色深浅不一的伤斑,同时植物叶子的颜色会向黄色或红棕色变化。
2.2.2 氟化物指示对象
具体为梅、大蒜、唐昌蒲、郁金香、杏、金线草以及葡萄苔藓等植物。相对明显的受到污染的症状为叶子形状为尖形且叶面上存在伤斑,在叶脉上出现症状的比较少。通常情况下,伤斑属于红褐色或者浅褐。
2.2.3 二氧化碳指示植物
主要包括有柑橘、烟草、向日葵、番茄等,此类植物容易受到环境的污染,主要特征为受染后的叶子呈现白色或黄褐色且叶脉上存在一定的伤斑且不具有规则性,同时此类伤斑也可能出现在植物的叶子上。
2.3 生物监测在水体污染中的应用
2.3.1 指示生物法
该监测方法在生物监测在水体污染监测的所有方法中属于相对经典的。通过采取指示生物法对水体中是否存在的敏感污染物的种类,来对目前的水体资源存在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分析。指示生物自身具有固定的活动地点、相对长的生命周期等基本特征,能够轻易的将污染水质的物质和危害度全面的分析出来。
2.3.2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水体的整个系统中微型生物群属于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水体中存在污染时能够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运用该检测方法过程中,常用的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通过在被污染的水体中投入一定来那个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将其中的微生物进行收集作为检测的对象并将之与其他方法加以对比分析。经过该检测能够较为精确的检测出无污染情况,在工业废水的检测方面运用较多。
[1]陈玲,赵建夫.环境监测(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1-01.
[2]周凤霞.生物监测(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