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2015-01-27岳俊伟,穆强,张婵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救援队计生委伤员

【摘要】 演练是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2014年河南省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演练的组织及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接报核实、应急响应、调派增援、现场救援、新闻发布、演练总结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制订科学合理的预案,展开贴近实战的演练,建立固定的应急队伍,加强基本急救技能培训等几点体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伤员的预防、救治及善后提供借鉴。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7.010

基金项目:郑州市科技局2013年度普通科技攻关项目(20130474)

作者简介:岳俊伟,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zzjj120yjw@163.com

作者单位: 1. 450047,河南省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特勤科;2. 450006,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 450046,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郑东分院内科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exercise

YUE Junwei 1, MU Qiang 2, ZHANG Chan 3, QIAO Wuying 1, XIE Yongfu 1, SHAO Yongqiang 1, and WANG Guantao 1.

1. Department of Secret Service,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Center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47, China; 2. Department of Urological Surge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6, China; 3.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Zhengdong Branch Hospit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Exercis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emergency rescue. Through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reception and verification, emergency response, deployment of reinforcements, rescue scene, press releases and practice, 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2014 Henan Province emergency medical and rescue drill, this paper proposed formula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 carrying out actual combat exercises, establishing permanent emergency team, and strengthening basic first aid skills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mass casualtie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medical rescue; emergency exercise; plan

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自然灾害发生概率的上升,使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出现,为了有效提高河南省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的安全,河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既往应急拉练基础上,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救援方案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于2014年10月举行了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拉动演练。笔者将对本次应急拉动演练进行分析和总结。

1 演练预案制订

演练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与演练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紧密相关,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河南省卫生厅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试行)》 《河南省卫生厅反恐紧急医学救援处置方案》,以及河南省各个医疗机构的实际救治能力,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省市多名专家经过多次研讨、修订、桌面推演制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应急拉动演练方案。

2 演练组织及配备

2.1 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设置临时应急演练组织机构,成立指挥部,下设综合、专家考核、后勤保障等小组,确定总负责人,明确各组职责,责任到人。指挥部:设置指挥长1名,由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8名,由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及各组织应急演练地市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担任。下设综合组:负责策划演练及设计方案、组织协调演练的实施、组织指挥现场演练、督促指导各演练片区依照考核流程完成各项考核、报道宣传演练等。专家考核组:负责考核细则制订、对各参演队伍各演练环节分类考核、考核成绩汇总并形成报告,对演练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分6个考核组,每组2人,前4组负责参演地市级救援队的考核;第5组负责省级救援队的考核,其中1人负责救援队救援流程、应急意识、应急装备、伤情判定等考核,1人负责现场急救技术的考核;第6组负责各参演队信息报告的考核。后勤保障组:负责对演练活动所需道具、物资、装备、通讯网络等进行技术保障,负责现场模拟伤员的培训及化妆,指导事发地市级演练现场保障工作,承担现场解说和协调工作。

2.2 拉动演练区域划分及组成 根据全省各地市分布,按照就近便于调派增援原则,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每个片区有3~4个地市级救援队、1个省级救援队参与。每个区域指定一个地级市承办,负责所在片区演练组织工作。省级救援队负责现场临时救治点组建及重度伤员救治,各地市级救援队负责演练现场救援工作。

2.3 拉动演练人员组成 参与此次应急拉动演练人员共652名。其中省卫计委组织人员46名,包括指挥长1名,副指挥长8名,综合组12名,专家考核组12名,后勤保障组13名。参演人员606名,包括领队44名,医师71名,护士71名,急救员51名,驾驶员55名,模拟伤员270名,现场信息上报员5名,新闻发布30名,物资保障9名。

2.4 拉动车辆组成 本次演练出动各种车辆共计94辆。指挥车24辆,其中省卫计委1辆,国家救援队1辆,省级救援队5辆,各地市级救援队17辆。急救车61辆,其中省级救援队10辆,各地市级救援队51辆。省级救援队物资车5辆。国家救援队特种车4辆,包括手术车1辆,医技检验车1辆,水电油保障车1辆,餐车1辆。

2.5 物资准备 组织方:通讯指挥车1辆,无线对讲机10部,电信无线对讲手机5部,模拟伤员化妆物品、考核表格。省级救援队:帐篷2顶,组建抢救单元2个,抢救设备、物品、药品配备要满足危重症伤员救治需求;发电机1台,笔记本电脑1台,具备无线上网功能。地市级救援队:抢救设备、物品、药品应按照原省卫生厅《河南省急救站建设考评细则(试行)》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配备;笔记本电脑1台,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现场搭建帐篷2顶用于临时指挥部及临时救治点;现场设置车辆停靠区、集结区、处置区、观摩区以及行进方向等标牌或标识;模拟病员:8个模拟人(可完成心肺复苏操作),12~16名模拟伤员。

2.6 应急拉动场地设置 要求视野开阔、空旷,交通便利,且与各参演地市距离适度,满足参演单位、车辆、人员以及现场指挥工作需要。

3 演练培训

3.1 组织培训 演练前组织参演各地级市负责人,各组、各项工作负责人多次开展培训,详细讲解演练的目的、形式、方案、具体要求等,使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通过桌面推演、下发演习方案等形式使其清楚演练的重要性,以及了解方案、场地设置、组织等,同时明确各自职责。

3.2 演前训练 为了能达到演练预期目的,要求各演练片区在全省拉动演练前,按照演练方案,首先在各地级市小范围内进行基础性训练,地市级救援队主要训练现场的基本急救技能、模拟伤员的现场救治、模拟突发事件的上报、响应调派增援等处置流程及新闻发布模拟等。省级救援队主要训练临时救治点的搭建、抢救单元的组建,模拟伤员救治及上报流程等,最后由片区指定的地级市之间进行模拟联合拉动,由单项训练到组合性训练再到联合性训练,使演练不断磨合,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4 演练实施

4.1 信息接报、核实 现场群众呼救,事发地急救中心初步评估事件级别;当地急救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首辆救护车,上报当地卫生计生委。

4.2 应急响应 当地120的急救组首先到达现场并进行初步核查、检伤分类,然后报告现场情况请求增援,当地急救指挥中心迅速上报市卫生计生委,启动响应预案,市卫计委应急指挥组立即赶往现场同时调派本市救援队增援,通过电话及网络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及省卫生计生委。

4.3 现场救援 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建立现场指挥部,指挥现场救治;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地救援力量进行增援。

4.4 调派增援 接到事发地市级卫生计生委网络和电话报告支援请求后,省卫生计生委立即组织会商,审核事件信息,根据现场情况上报省政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根据事件态势,启动省级卫生系统应急救援Ⅱ级响应,调派临近省辖市救援队增援并就近指派一支省级救援队赶赴现场指导救治工作,救援队到达现场报告后立即展开救治,危重伤员就近转入临时救治点进行抢救,中、轻度伤员转入事发地定点医院救治,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省级救援队在临时救治点对重度伤员进行现场抢救、报告。

4.5 新闻发布 现场救援结束后车辆、队伍集结,事发地卫计委组织模拟现场新闻发布会,考核组人员进行模拟提问,并作为考核内容计入总分。

4.6 总结评估 最后考核专家组对此次应急拉动演练进行客观的总结点评,对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进行点评,以便于提高应急拉动演练及实际现场救援中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5 关于本次演练组织实施的几点体会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破坏性等特征,应对突发事件是医学救援的重要职责 [1],要提高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就需要反复演练。演练是提高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具有可操作性、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易于操作实施等诸多优点,但要做好该项工作,还需不断思考探索。笔者将就演练的组织实施发表如下看法。

5.1 科学合理的预案是演练成功的前提 突发事件现场伤员数量多,时间紧迫,医务人员相对不足,急救秩序混乱,医务人员配合不利,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救治效果 [2],面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技术,还需要现场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组织指挥工作是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的关键,怎样组织就需要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3],科学规范有序的预案是演练成功的前提,完备的演练方案是成功的基础。根据演练目的,拉动演练相关细节,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制订演练流程,并经过仔细斟酌、反复论证、推演、修改,制订适合本次应急拉动的演练方案 [4]。

5.2 贴近实战、平战结合是演练的关键 演练实际就是训练方式的一种变革,是一种新的组织训练方式,为了使其更加符合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实际要求,演练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模拟情景回放,贴近实战构设演练条件,各种情况要考虑周全 [5],才能使一线急救人员的专业技术,现场处置、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跨区调派增援及信息上报等流程得到大幅提升,更能提高各个地方的应急水平;每一次演练都是一次真正的救援,甚至比真正的救援考虑得更多,演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战,演练的成功就等于实战的成功,每一次的演练就是对参演人员的一次洗礼,使其在真正的突发事件救援中更能沉着、冷静的处理,更好地做好现场的处置。现代灾难医学救援有“三七分”理论:三分战时、七分演练就是对其真实的写照。

5.3 总结评估是对演练的补充修正 总结评估是演练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对演练的最后客观评价,是全面评价演练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应急准备是否充足、处置流程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步骤,也是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学术论文、修订完善预案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实战演练时总结点评能够起到补充修正的作用,不能过于随便和简短,应集思广益,让参加演练及观摩的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层次进行总结,考核专家组现场做出重点点评,最后详细总结反馈,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学术论文,修订完善预案方案 [6]。

综上所述,信息化条件下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预案、贴近实战的演练,还应配置固定的应急队伍、统一的急救装备;加强日常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完善应急队伍的岗位职能,明确岗位职责,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到临阵不乱、快速救援。

猜你喜欢

救援队计生委伤员
伤员呵护队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威猛救援队
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下一步”
森林救援队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健康服务业基金筹建工作五步推进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祖芸:全面落实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任务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