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水保立区创建生态文明

2015-01-27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安定区梯田水土保持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

(甘肃 定西 743000)

坚持水保立区创建生态文明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

(甘肃 定西 743000)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定西市安定区

几十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始终以梯田建设为龙头, 20世纪90年代末“水保立区”战略的确立大规模推进了梯田化进程,跨入21世纪后兴修梯田更上升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掀起了“贷款修地—种植马铃薯—当年还贷”的热潮。“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旱作农业发展模式的大力推广应用,使全区初步走上了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定区是甘肃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12镇7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全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总面积3 638.7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 306 km2,占总面积的91%。全区年均降水量380 mm,年均蒸发量高达1 500 mm,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区)之一。安定区的贫困状况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这是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1876年给朝廷的奏折里讲的,当时的陇中就是现在的安定区一带。二是“定西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政府有责任”。这是1972年周恩来总理讲的。当年,周总理听到定西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的状况后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并派国家有关部委实地调研后进行了救济。三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是198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专家来安定区考察后作出的结论。但如今的安定区却初步走上了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之路”的18个典型之一,并于2013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县)”,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 兴修梯田,筑牢农业增效“小水库”

水土流失和十年九旱是导致安定区贫困的总根子。“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曾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百姓广种薄收、艰难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1956年,安定区在安家沟流域成功试修了小面积水平梯田,当年粮食就实现了增产。从此,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农业学大寨” 的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男女老少齐参战,以苦干实干的作风和战天斗地的精神,修梯田、兴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探索科学种田,拉开了梯田建设序幕。青岚山乡大坪村在梯田建设中涌现出了冉桂英、刘玉秀等先进人物,冉桂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当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刘玉秀被选举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该村也成为这一时期全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获国务院嘉奖。

1983年,安定区被列为国务院“三西”建设重点县和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后,安定人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主体,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创立了“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全区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称钩镇平安村农民李玉田就是这一时期大规模开展农田治理的杰出代表。他克服右腿伤残、跛脚的困难,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连续10年兴修梯田3.4 hm2,除将自家的坡地全部修成梯田外,还帮助别人修梯田1.6 hm2。当地群众尊称他为挖山不止的“活愚公”。

20世纪90年代末,安定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确立了“水保立区”的发展战略,坚持“科学规划、人机结合、保证质量、整体推进”的梯田建设原则,高标准、大规模推进机修梯田。1999和2000年两年,投资5 700多万元,完成机修梯田1.47万hm2,创下了历史之最。

跨入21世纪后,随着梯田效益的日渐显现,广大干部群众对梯田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兴修梯田已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全区掀起了“贷款修地—种植马铃薯—当年还贷”的热潮,达到了“一次投入,当年见效,长期受益”的目的。2009年,安定区顺利通过了“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验收,被水利部命名为“黄土高原地区梯田化区”。同年,以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的500万亩(1 hm2=15亩)梯田建设工程为契机,安定区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水、土、钱、粮”上做文章,在改造提升创精品、组装配套抓整合、调整结构兴产业、保粮增收惠民生上求突破。4年间整合水保、发改、国土、扶贫、农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1.82亿元,完成高标准机修梯田1.65万hm2,探索和拓展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联动、同台唱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由于成绩突出,2012年被甘肃省政府授予 “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省级优秀县”荣誉称号。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安定人民苦干实干加巧干,走过了从分散性治理到规模化治理、从防护性治理到开发性治理的艰苦漫长历程。目前,全区梯田面积累计达到11.68万hm2,农村人均占有梯田0.31 hm2。全区大规模改土造田的伟大壮举赢得了世人的赞叹,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区)”等荣誉称号。据测算,全区现有梯田每年可拦泥620多万t,拦蓄径流1 900多万m3,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的目标,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小水库”,走出了一条 “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

2 调整结构,培育农民增收“大产业”

安定区大规模推进梯田化进程的创举,为全区人民创造了永续利用的丰厚资源,同时也为培育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总量提供了先决条件。

按照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围绕 “中国薯都”核心区建设,推动了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使马铃薯产业成了辐射千家万户、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区域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在种植方面,发挥梯田高产稳产优势,按照“梯田建设+深松深耕+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增产增收”的生产模式,以“种薯优质化、鲜薯品牌化、加工专用化”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6.67万hm2(100万亩)以上,且实现了良种全覆盖,年总产量稳定在130万t以上。在营销方面,通过“路地联运、银地联贷、部门联管、协会联合”的市场运作营销模式,先后在广东、上海等省市建立了52个直销窗口,年均外销鲜薯50万t以上。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建成大中型贮藏库655座、窑窖群1 130间、小窑窖9.3万眼,年贮藏能力达到63万t,形成的“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千家万户”的贮藏体系成了主导市场话语权的有力推手和有效解决“薯贱伤农”问题的制胜法宝,为经销大户、协会会员、种植农户三大利益主体拓宽了增收空间。2012年“定西马铃薯”被国家商标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在加工方面,全区建成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规模化马铃薯加工企业11家,年加工能力20万t以上,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农民人均年收益达1 700多元。

梯田建设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不仅起到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留住土里肥的作用,而且确保了农民的口粮田,同时也为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创造了先决条件,使3.25万hm2劣质低产、难以耕作的陡坡地实现了稳定退耕,促进了畜草产业稳步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圈舍改建、良种引进、舍饲养殖、青贮氨化、农村沼气等配套措施,走农牧结合、种养互补、良性循环之路,形成了“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产增收—改善环境”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目前,全区养殖专业大户达到1 000多户,各类畜禽存栏量达到300多万头(只),秸秆利用率达到50%以上。梯田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使富余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走了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全区上下围绕 “安定技工”劳务品牌的打造,狠抓技能培训、组织输转、基地建设、维权服务等工作,实现了由劳力型向技能型、分散型向组织输转型的转变。近年来,全区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11万人次以上,年创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

对于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1/26的安定来说,旱作农业技术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借助水平梯田蓄水保墒的功效,大力推广集保墒、集雨、增光、增温于一体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梯田+黑膜马铃薯” “梯田+地膜玉米”成为群众得实惠最快、回报率最高、受益面最广的富民工程、长效工程。2011年,全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32万hm2,其中地膜玉米2.36万hm2、黑膜马铃薯2.96万hm2。在持续干旱的威胁下,地膜马铃薯单产仍达到23 830 kg/hm2,较全区平均单产16 800/hm2增产35.9%。经农业部和甘肃农牧厅专家组测算,高峰乡牌坊村0.33 hm2马铃薯单产达到91 440 kg,创全国同类地区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目前,全区粮食年总产量达到29.8万t,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安定区治理水土流失与产业开发相得益彰,创出了一条在严酷条件下不得温饱—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的发展之路。梯田建设让粮食增产了,产业结构调整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可以说,保水土、保生态就是保发展。据测算,全区水保产业年产值5.9亿多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仅兴修梯田每年即可增产粮食9.1万t,按年人均350 kg口粮计算,可解决26万人一年的吃饭问题。与1982年相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8.3元提高到3 632元,增长了127.3倍;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5 280万元提高到47.1亿元,增长了88倍多;财政收入由346万元提高到5.16亿元,增长了148倍多。

3 综合治理,推进生态文明促跨越

在长期的水保生态建设中,安定区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全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五个转变”:一是由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向大示范区建设转变;二是由单一型治理向防治结合转变;三是由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转变;四是由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并重转变;五是由分散型治理向全社会参与转变。体现了水保生态建设和产业富民的有机统一,呈现出山绿、地平、水清、路通、村新、民富的良好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定人民开始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从1956年成功试修了小面积水平梯田到1982年的27年间,安定人民靠背背肩挑,兴修梯田3.60万hm2,建成塘坝、涝池、谷坊750多座,土水窖4万多眼;通过荒山造林、“四旁”植树、营造公路林带、开发国营集体林场和苗圃、扩种牧草等措施,使全区林草面积达2.67万hm2,治理面积达750 km2。1983年以后,安定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电综合治理的崭新阶段,按照“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先后实施了全国八片、淤地坝建设、世行贷款、支流治理、国债专项、中加科技合作、生态修复、坡改梯试点、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10多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建成了官兴岔、花岔、九华沟、响河、太白山等一大批精品示范小流域,先后有149条小流域被列入重点治理并通过了国家验收。

数十年的艰苦奋战,数十年的汗水浇灌,使全区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全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450 km2,治理程度达到74.1%;造林保存面积9.03万hm2,种草留床面积3.79万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5.3%;建成各类淤地坝157座,形成6条较为完整的坝系;建成各类小型拦蓄工程1.08万座、集雨水窖19.2万眼,农村道路、电力实现了网络化、全覆盖。经测算,现有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拦泥1 200多万t,拦蓄径流4 700万m3,全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 640 t/km2下降到2 340 t/km2,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 052万t下降到现在的852万t。

“水保立区”战略的确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安定区水保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打造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县)”的目标,通过整合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雨水集蓄利用、扶贫开发、能源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畜牧业发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对口帮扶、社会援建等项目资源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创立了“修梯田、挖水窖、通道路、育林草、改圈舍、养牛羊、建沼气、种马铃薯、输劳务、增收入”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4 结 语

安定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史。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就,就是一幅幅由岁月沉积凝结而成的画面汇集成的波澜壮阔诗卷,她真实地记录了安定人民为改变荒山秃岭面貌、走出贫困而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向世人昭示了安定人民的不屈、自信和荣光;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就,得益于各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深切关怀和鼎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扶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苦干实干加巧干。

实践证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民群众能够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是投入少、回报高、见效快、受益广的长效工程,是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的富民工程。今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将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布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率先科学发展,加快转型跨越,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攻坚克难,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

C

1000-0941(2015)11-0055-03

2015-09-30

猜你喜欢

安定区梯田水土保持
甘肃梯田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