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述要

2015-01-27张虎威张亚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1期
关键词:淤地坝旱作基本农田

张虎威,张亚峰

(宁夏水利厅 水土保持局,宁夏 银川750001)

宁夏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述要

张虎威,张亚峰

(宁夏水利厅 水土保持局,宁夏 银川75000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生态修复;宁夏

作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宁夏多年来不断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仅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成效显著。按照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特点、功能和效果,将宁夏实施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归纳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淤地坝建设和生态修复四大类,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宁夏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经验是: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资源,规模治理;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因地制宜,分类防治;治理与修复相结合;坚持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综合治理提速增效。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除引黄灌区外水土流失遍布全区,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的泥沙约为1亿t。自治区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繁荣,宁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到2014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万km2,各种措施每年减少输入黄河泥沙4 000万t、增产粮食1亿kg以上,有效地改善了广大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地解决了治理区群众的温饱,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水土流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构建西部生态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1 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1983年宁夏水土流失面积为39 175 km2,1990年为38 873 km2。2000年遥感调查显示,全区水土流失面积36 849 km2,其中:水力侵蚀22 897 km2,主要分布在宁南山区的固原市彭阳、隆德、泾源、西吉、原州5个县区,中卫市海原和吴忠市同心、盐池3县的东南部;风力侵蚀13 952 km2,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区以北、300 mm降水等值线以下区域。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2011年宁夏水土流失面积为19 619 km2,其中:水力侵蚀13 891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1%;风力侵蚀5 728 km2,占29%。

宁夏水土流失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相对面积大。宁夏水土流失面积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7.9%。中北部地区受三大沙漠的影响,风蚀沙化严重;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二是强度高。全区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2%,其中苋麻河、双井子沟、杨达子沟、卯头沟、折死沟等年均输沙模数都超过6 500 t/km2。三是危害严重。宁夏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水土流失加剧了干旱。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宁夏中部及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2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情况和效果

1982年以前,宁夏的水土流失治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1982年以后,随着水土保持专项经费、以工代赈、“三西”资金等国补资金逐渐增加,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先后启动实施了国债水土保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试点、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对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宁夏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内容丰富,各时期治理的重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按照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特点、功能和效果,可将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实施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归纳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淤地坝建设和生态修复四大类,其中: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淤地坝建设既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也是治理坡面和沟道的两大骨干措施,在投资和计划上也通常单独安排;生态修复虽然是通过政策和管理实现的,但其费省效宏,是生态建设观念和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2.1 小流域综合治理

20世纪80年代,全国兴起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具体是指在一个完整的集水单元内,在对流域自然、社会、经济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统筹当前和长远利益,科学规划,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合理配置农林牧用地和各项防治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集中治理。1981年,宁夏水利局首先在海原县园河流域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试点;1983—199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先后在海原关庄沟、固原毛家沟、中卫党家水、盐池八岔梁等流域开展了3批黄河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宁夏水科所、北京林业大学、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也先后在彭阳县赵木湾、西吉县黄家二岔、固原县上黄等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有关市县结合小流域治理项目,广泛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探索。通过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基层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近20年的治理、探索,宁夏不同类型区都找到了适合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的水土流失治理道路,即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中心,以大力建设“三田”(小片水地、水平梯田、沟坝地)、充分利用“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为重点,工程措施与造林种草相结合,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技术路线,并在不同类型区建立了一大批治理典型和示范样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作为水土流失地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最佳途径,被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推广应用。

1998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宁夏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启动实施了国债水土保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大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覆盖宁夏所有的市,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 000 km2。截至2014年底,宁夏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460多条,经过治理的小流域,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2 hm2以上,人均粮食由治理前的不到300 kg增加到500 kg以上,人均收入比未治理的平均高30%左右;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0%以上,减沙率达到4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小流域内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2000年以来,宁夏先后有7个县区的40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示范工程,彭阳、隆德和盐池3县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彭阳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2.2 旱作基本农田

旱作基本农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山区抗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基础工程,具有显著的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效益,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工程。

宁夏南部山区旱作基本农田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时期,由公社和村队组织农民“大会战”,以坡改梯为主修建旱作基本农田。1982年底,南部山区共有旱作基本农田3.6万hm2。二是从“三西”建设开始,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列为山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并由过去的单一人工修建向人工和推土机结合修建转变,旱作基本农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1年自治区水利厅制定出台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标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走向了正规化。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南部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山区人均要达到0.2 hm2基本农田的目标。1993年以来,山区各县在黄土丘陵区投入1 500多台推土机常年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进入了以机修为主的阶段,使旱作基本农田每年以2万~2.33万hm2的速度增加,建设标准也大幅度提高。截至2014年底,宁夏共建设高标准“旱作三田”34万hm2,保障了粮食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地区稳定。

2.3 淤地坝建设

淤地坝是建设在沟道的滞洪拦泥、淤地造田工程,形成的坝地作物产量很高,群众有“宁种一亩坝,不种十亩坡”之说。淤地坝建设在宁夏有几百年的历史。自治区成立以来,经过水利水保部门总结、示范和推广,淤地坝建设技术、规模和防洪标准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和提高。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山区群众为了改变贫困面貌,采取“闸沟打坝,垫淤结合,以淤为主”的办法,在支毛沟打谷坊和淤地坝,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由于缺乏科学规划,防洪标准低,所以水毁严重。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海原县园河流域为代表的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当川打坝、坡面产流、沟道用洪用沙”和“垫淤结合、以垫为主”,上下游、支毛沟兼顾,大中小型结合,拦、蓄、漫、排功能配套的办法,建成了由骨干坝、主坝、副坝、生产坝四级组成的坝系,建设管理上也初步走上了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的正常轨道。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淤地坝建设逐步由单坝向坝系建设转变,由淤地为主向淤地蓄水相结合转变,由水保型向水保经济生态复合型转变,先后建成了西吉县黄家川、隆德县筛子河、同心县长沙河、灵武市水洞沟、盐池县亚木沟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坝系。第四阶段是2003年以来,水利部把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建设列为水利建设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按小流域(流域面积100 km2左右)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大、中、小型淤地坝合理配套,发挥拦泥、滞洪、蓄水等功能,淤地坝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003—2007年,自治区先后立项实施了17条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工程。截至2014年底,宁夏已建成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325座,中、小型淤地坝787座。

2.4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对天然林草植被进行保护、封育,减少各种经济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干扰,利用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20世纪90年代末期,宁夏在中部干旱带实施了盐池县刘窑头、方山等一批以生态修复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初步探索了由单纯依靠人工治理到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转变。2002年,宁夏根据水利部新的治水思路,顺应形势,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先后启动实施了水利部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项目,在彭阳、隆德、西吉、泾源、海原、同心、盐池、灵武、红寺堡、中卫、平罗等11个县市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共完成封禁治理面积784.63 km2。

2002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盐池县召开会议,部署在全区全面实行禁牧封育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宁夏所有市县区均如期实现了封山禁牧和草原承包的预期目标,90.67万hm2草原完成了围栏,216万hm2天然草原已承包到户,380万只羊全部“下山入圈”,实现了舍饲圈养。全区封山禁牧以后,天然草原植被和荒山植被迅速恢复,草原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绿草如茵的景象,许多荒山秃岭、贫瘠之地披上了层层绿装,退化的草原得到了有效恢复,生态修复和农牧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3 水土流失治理主要经验

(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自治区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多年来水土流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战略高度认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为了确保投资效益,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自治区与各市县签订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书。从2002年开始,自治区水保委员会对各市县落实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县都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搞好工程实施,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彭阳县“县委决策,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唱戏”“水保立县”“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在各项目县得到了推广;固原、吴忠两市每年组织所属县市相互观摩、比学赶帮,不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向前发展[2]。

(2)整合资源,规模治理。针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涉及部门多、投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各级政府加强了项目整合和资金整合。农业、林业、畜牧等各相关部门按照自治区“集中资金,统一计划,统一补助标准,渠道不乱,责任不变,各交其账,各记其功”的原则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了社会办水保的局面。水利部门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在认真组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有效结合,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各市县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允许转让、允许继承”的政策,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企业、集体、个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开发水土资源、建设生态环境。

(3)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宁夏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水利部的要求,努力在规范化和程序化上下功夫,特别加强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一是组织编制了《宁夏水土保持规划》《宁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技术标准》《压砂地建设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指导和规范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二是认真做好项目可研和工程初设编制及审查批复工作,形成了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批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项目立项决策与监督机制;三是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宁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细则》等相应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项目建设管理要求。根据相应的管理办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面推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建设监理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工程建设公示制等制度,推行招投标制和合同制,注重前期工作,加强过程检查,狠抓质量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竣工验收,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4)因地制宜,分类防治。宁夏土地面积虽小,但南北差异大,生态系统及水土流失类型多样。经过全区各地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南部重点治理、中部生态修复、北部加强监督、局部特别保护”的布局思路,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建立了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治理模式,如以彭阳县为代表的山、水、田、林、草、路小流域综合治理;以西吉县为代表的坝、池、窖联用,高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经济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海原县为代表的高山封禁、沟岔造林、当川打坝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盐池县为代表的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些治理模式,做到了预防保护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坡面措施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单项措施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为不同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树立了样板,起到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5)治理与修复相结合,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宁夏水土流失面广量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全部实施人工治理。要根据各地的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将治理与修复有机结合,在人工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采取“以治为主,治封结合”和“以封为主,封治结合”的治理措施,即在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加大淤地坝工程、集雨节灌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力度,并在开展基本农田建设、改善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发展草产业,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增加群众收入,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和封育保护;干旱草原区地广人稀,是开展生态修复的最佳区域,主要通过合理利用暴雨洪水和浅层地下水,通过小面积高效开发进一步推动大面积生态修复、封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6)坚持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旱作基本农田是水土保持工作中拦蓄径流、泥沙最有效、最重要的工程措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也是山区贫困地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生活条件的根本措施和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的有效途径。多年来自治区一贯将以梯田和淤地坝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在基本农田建设中,顺应自然规律,确保建设成效,在年降水量400 mm以上地区,重点修建宽、大、平的水平梯田;在年降水量300~400 mm的地区,重点修建隔坡梯田;在年降水量小于300 mm的中部干旱带重点修建洪漫地、沟坝地和压砂地。多年坚持农田基本建设,使项目区的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有效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7)综合治理提速增效。宁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思路。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需要,采取外引内联的方针,开展不同层次的联合攻关,先后开展了不同水土保持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库坝池窖联用、塑料波纹管排水、淤地坝新型放水建筑物材料应用、水土保持植物引进等30余项科研项目,有18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四等奖2项。这些获奖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全区水土保持的各个领域,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速度、建设质量和生态效益。

[1] 郭浩.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宁夏水土保持事业全面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0(8):4-6.

[2] 王立明,张宁.宁夏水土保持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0(8):13-15.

(责任编辑 孙占锋)

S157.2

C

1000-0941(2015)11-0045-04

张虎威(1984—),男,宁夏银川市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等工作。

2015-08-28

猜你喜欢

淤地坝旱作基本农田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陕西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淤地坝遥感解译
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施工时序安排探讨
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研究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战略思考
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时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