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闻
2015-01-27
政策要闻
2015年钾肥进口大合同签订
据钾肥联合谈判小组消息,2015年3月19日下午,经过近5个月的艰难谈判,中方联合谈判小组与供应商BPC(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就2015年钾肥进口合同达成一致,价格为315美元/吨CFR,较2014年合同价格上涨10美元/吨,其他条款不变。
该价格为当前世界最低价格,保持了世界钾肥“价格洼地”的优势地位,稳定了国内钾肥市场,为农民、肥料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低价的货源供应,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部启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3月17日,农业部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根据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其技术路径是: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重点措施是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农企对接,提高配方肥到田到户率;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机械施肥、水肥一体等施肥技术;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投入。
根据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其技术路径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重点措施是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集成推广一批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提升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化水平。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认为,化肥减量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而且还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化肥用量较大作物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设施蔬菜用肥量更大,把用肥量大的经济作物的化肥用量减下来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二是我国粮食作物的施肥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在不同区域还存在不合理现象,但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已经建立了一些成熟的技术模式,特别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不会影响粮食单产。三是近些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的利用,能够减少化肥用量,还能实现产量的提升和节本增效。
农业部提出,各级农业部门成立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财政专项支持力度,成立行动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宣传普及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等知识。同时,加紧制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和《肥料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