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问题牵动肥市
2015-01-27
分析预测
粮价问题牵动肥市
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
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直线下降。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节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小的跌幅。有媒体估计,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农民收入恐损失千亿元。
近期玉米收割完毕,但产量的丰收却并没给农民带来太大的喜悦,因为玉米价格在走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国家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7年来首降,比去年每斤最多降了0.13元。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产省之一,玉米单产一直保持在4000-5000公斤/公顷,年总产在800万-1100万吨,约占粮豆总产量的40%。农民表示,今年产量是丰收的,每垧地产量能达到十三四吨,但价格却比去年低了一大截,去年是每斤7毛5分钱左右,今年下降到了6毛3分钱左右,一垧地得少挣五六千元钱,这让农民很受伤,有些农民甚至表示明年不种玉米了。
记者在河北采访了解到,农户反映今年玉米长势良好,产量稳中有升,但价格却节节走低。以新玉米为例,价格从刚上市的1.1元/斤左右已经下降到目前的0.8元/斤左右,价格明显低于往年,也低于农民预期,农户出现惜售情况。基层农户还反映,种粮效益本来就低,又遇今年粮价大跌,农户利益受损严重。这导致种粮大户不得不调整种植结构,缩减种植面积,种粮积极性降到冰点。
有专家分析认为,今年粮食价格全面走低,一方面是受整体物价形势走低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我国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2004年以来,我国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借此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随着收购价的逐渐上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跟着水涨船高。而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却掉头向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日趋明显。从2012年起,国内粮价开始逐渐高于国际市场。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市场,到今年上半年,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均超过国际市场的50%,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完税价每吨大体比国内低1000元,导致粮棉油糖等进口不断增加。今年我国夏粮实现“十二连丰”,与此同时,粮食进口也在不断增加,去年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今年前7个月进口粮食7256.8万吨,同比增加22.4%,我国粮食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市场供给量增加了,价格自然会下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粮价出现这样的复杂情况有很多的因素,第一是我们农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第二是我们的保护政策使得粮价不断走高。第三是国际粮价在下跌。第四是货运问题。第五是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这些年总体上一直是坚挺的,今年8月份以后略有贬值,总体和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相比,人民币坚挺上升了大概28%左右,人民币汇率坚挺意味着用美元购买的进口农产品就会便宜。比如一吨大豆500美元,如果按过去算,汇率按1:8计算,进来别的成本费用都不算,进来是4000元钱人民币。现在汇率是1:6,同样是500美元买的一吨大豆,进来就剩3000元人民币了,这就便宜了1000元钱。另外全球的能源价格下跌,导致全球海运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像粮食这样的大宗农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海运来进行国际贸易的,如果和2008年相比,2008年从美国墨西哥湾散装货运到中国广州黄埔港的粮食,一吨的运费大概是135-138美元。现在一吨的运费是35美元,每吨运费就便宜了100美元,折成人民币就便宜600多元。
对肥市形成三大冲击
化肥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好,肥市兴;粮价高,肥走俏。现在农产品价格走低,对化肥市场不是个好消息,肥市将面临三大冲击。
一是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有些农民可能会减少种植面积,荒地现象增加,肥料施用量减少,对高价肥的影响相对更大。以前农产品价格高,收益大,农民更喜欢用肥效好、见效快的高价肥料,现在种植收益大幅下降了,农民用不起高价肥了,或者觉得没必要用高价肥了,更倾向于购买中低价肥。
二是经销商货款回收困难。现在在农村基层,不少经销商都是赊销,春季时经销商把农资产品赊销给农民,秋收时农民卖了农产品后再给钱。如今粮价这么低,有些农民会惜售,想等价格高一点时再卖,也就一直拖着经销商的款。还有些农民可能种植亏损了,还不起钱,这样更容易出现呆账烂账,经销商也无钱备肥,有些甚至可能退出农资经销领域。
三是影响淡储。由于化肥产量大幅增加,淡储风险不易把握,近年来经销商的淡储积极性本来就不高,而现在农产品价格走低,更使得经销商对淡储的态度谨慎。虽然按照往年的惯例,目前已进入淡储时节,但今年预计经销商的淡储时间会尽量往后推,另外,淡储量预计也会有所减少,有些经销商可能只是试探性的少量淡储,并不会大量淡储。
从今后的发展看,农产品价格低或许成为一种新常态。有专家表示,国际农产品价格下降、进口量增加,国内粮食库存压力增大,这对我国形成巨大冲击,将直接导致国内价格提高的空间收窄,国内农产品生产进一步面临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比较效益下降。化肥企业必须积极面对这一新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适当减少高价肥品种比例,增加中低价肥种比例,多生产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化肥产品,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二是调整营销策略。以前不少肥企特别是复合肥企业,喜欢搞广告轰炸,在电视媒体上大做广告,这增加了不少成本。在现在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购买力降低的情况下,继续采用这种手段并不是很合适,肥企应调整营销策略,采取更省钱、更有效的促销方式,而不是花大钱、简单地依靠电视广告来促销。
三是调整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下跌,对成本高、收益低的种植小户影响最大,估计有不少的种植小户会退出市场,土地流转速度会加快,今后的农作物种植会越来越集中到大户中。在这种情况下,肥企应调整销售策略,减少中间环节,把化肥直销给种植大户,既降低了流通营运费用,又可更好地听取大户意见,适应客户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国家农业基本政策不会变
今年玉米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让许多人信心顿失,甚至有人担心国家农业政策是否有变,国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市场这么多,是否会转为多从国际市场进口?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方案里明确提到,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农业要连续增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今后国家对粮食以及“三农”问题的基本政策不会变,要变的只是进行适当调整完善,如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并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思路,继续实施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储政策;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等,这让化肥市场吃了定心丸。
陈锡文认为,“价补”分开将是未来粮价政策大原则。他说,政府宣布的今年1块钱的玉米临储价也好,还是当前市场的价格也好,仍然是高于国际市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低玉米的临储价也是考虑到当前粮价这种复杂的情况,不能让种粮农民太吃亏,还要注意保障他们的利益,下一步还要继续往前推进,原则是使得价格和补贴能够分开。
我们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以后的方向是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形成,市场主体才会活跃。过去把补贴和价格弄在一起,价格就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改革和补贴分开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如果说市价过低怎么办,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但是和价格分开走。这是基本大的原则,未来走势也是这样,“价补”分开,价格的形成机制是贴近市场,注意保护农民的合理的利益。
多位专家分析表示,多年来国内粮价因为受到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价的支撑,长期维持高位,进口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严重。我国南方玉米进口完税价格低于国内玉米800元/吨以上,特别是高粱、大麦、木薯没有关税配额限制,进口数量激增。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国高粱、大麦、木薯及玉米等替代品进口量超过3000万吨,可替代国内玉米数量在3100万吨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玉米消费。
吉林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王涛认为,深加工及饲料需求疲软,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持续到港等多重利空因素,再加上新季玉米临储政策尚不明朗,市场不看好后市玉米价格,更为消化库存带来巨大压力。“国家应该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基础上调整政策。”
针对当前粮食库存爆满、消费需求不旺、跨省移库不畅、新粮上市增压等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到新粮上市仅有3个多月的时间,加上铁路货运运力的限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当前高库存压力,同时还要兼顾长远,避免政策扭曲市场价格的现象持续发酵。业内建议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是完善玉米临储政策,让临储价格在保护农民利益、兼顾中央财政承受力的基础上,尽量接近市场价格。本着“托市收购、合理定价、适度补贴、省长负责”的原则,按照农民种粮成本每斤0.75元、保证成本收益率不低于30%测算,对农民采取价差补贴的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为防止农民出现惜售观望心理,应尽早明确有关农民补贴政策,避免农民惜售带来大面积坏粮问题。
二是给予加工企业适度补贴,扩大粮食消费。尽管目前国家和省财政对加工企业有所补贴,但补贴水平较低,无法弥补企业亏损,应提高补贴标准,实现企业盈亏平衡。同时扩大燃料乙醇消费,实质性消化国内库存压力,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在政策性粮食收购启动期间,要按照深加工企业生产用粮情况,给予一定额度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收购。此外,对于露天储粮和生霉粒超标的临储玉米,应采取定向销售的政策,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补贴力度,尽快消化库存。
三是适度控制进口。由于国家对进口玉米实行配额限制,进口总量不大,虽然今年出现了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进口玉米的罕见现象,但相对可控。而高粱、大麦、木薯等品种不在关税保护范围,价格低于国内,导致大量进口,抵消了国内玉米消费数量。国家应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控制进口,打击走私。
四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从单纯追求玉米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进一步明确玉米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减少非功能区玉米种植面积,缓解国内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压力。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