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5-01-27
新常态,首先就是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现在要鼓励企业走创新创业的道路,这是从长远来说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民营企业的转型,最核心的问题是不要谈民营企业合法经营,看似并不明确,应该是民营企业不违法经营,所以对于民营企业的转型,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民营企业不违法经营,把负面清单的责任放在里面。
——7月1日,经济学家厉以宁在“2015‘小企业大梦想’高峰论坛”发表主题为“解读中国经济新形态”的主旨演讲中说如是说。
无论是玩什么赌局,必须要讲好规矩,盗亦有道,不可以胡来。当年的中国股市是什么?当然是一个很差的赌场,一个不讲信义不讲规矩的赌场,一个可以偷看别人底牌的赌场。所以当时中央电视台找我访谈股市,我考虑了一下,说:股市连个赌场都不如。这就传出去了。有几个老朋友说我,你不是重视市场吗,何必贬低赌场?我还是以上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制度缺失。这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中国还缺乏一种政策性的金融制度;二是缺乏比较有针对性的商业性金融制度。这个金融制度主要就是指银行体系。小微企业融资,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是以银行为主,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银行制度入手,通过银行制度创新来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是中国发明、中国创造和中国品牌却没有真正被世界所认可,甚至没有被国人认可。所以,五年前我们一群人凑在一起就希望倡导新国货运动,改变中国货在世界中的印象。新国货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要在品质上和洋品牌比一比,让我们中国自己承认国货的价值和品牌,让世界上每个人认可中国制造。让全球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
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对保持产品一贯性并不十分有利,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教育、历史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企业界目前出现的浮躁,容易产生急功近利、不能坚持的商业态度。他强调,要建立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激励,才能实现一贯性。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7月16在“首届中国品牌论坛”上发表了上述看法。
作为我国首创的环保制度,区域限批已被写入新环保法。施行近十年来,这项制度成为环保治理的杀手锏,渐成常态化的趋势。而与之相伴而生的失序风险,也亟需解决。7年前环保部曾下发的征求意见稿,被呼吁重上日程。
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有效督促地方政府重视环保?环保界有一个共同的回答是:环评区域限批。这项因为环境整治而暂停相关区域内建设项目环评的制度,像连坐一样,以环评为抓手,卡住了违规地方政府的喉咙。
——南方周末记者汪韬在《10年120例中的秘密区域限批:环保杀手锏的边界在哪》一文中表达了上述看法。
中国经济的“底”有三个条件:第一,高投资要触底;第二,严重过剩的产能要调整到位;第三,新的增长动力要逐步起来。对于中国来说,下一步增长点是要盯着新的创新、新的产业。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效率,当老的增长动力逐步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时,把过剩产能去掉,以恢复盈利能力,同时又逐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这时,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时机就到来了,经济也会很快反转。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近日在参加某论坛时发表了上述看法。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与一季度持平,单从这一指标来看,经济已企稳。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有韧性,抗压能力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说明前一段时间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已产生了明显效果。但企稳局面能否维持到下半年,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半年的政策选择和维稳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7月15日发表微博表达了上述看法。
有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了利益,觉得和外国竞争不过,就用行政竞争力量把外国企业排挤出去。自主创新不是自己创新,不是关起门来创新,应该是在开放状态下以人为主的创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日在某圆桌论坛上发表了上述看法。
大家都觉得房地产快没戏了,但我认为在房地产发展速度放缓的前提下,依旧存在不少催生房地产需求的因素,其中,中国越来越快的家庭分裂速度,正是因素之一。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任志强
创始合伙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大家已经赚到了钱,奋斗创新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少,内部矛盾也会越来越多,就像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家庭,最后这个家庭会有创意吗?它没创意,它有的就是矛盾。如果你一定要把创始合伙人留在公司,认为这才是公司健康的标志的话,这个公司最后的结果就是死翘翘。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7月21日发表的文章中表达了上述看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无处不在。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交形式日趋多样化,社交场景也变得丰富多彩,网络购物我们要跟卖主沟通,手机点餐可以作为请客吃饭、约会的新选择……社交媒体的发展,信息快速迭代,移动社交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处处都需要社交,可以说社交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否则就会成为信息的孤岛,被时代所遗弃。
——有中国品牌第一人之称的李光斗在7月15日发表的文章中表达了上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