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宁波气象发展的思考
2015-01-27周福
周 福
(宁波市气象局,浙江 宁波 315012)
“十三五”时期宁波气象发展的思考
周 福
(宁波市气象局,浙江 宁波 315012)
通过对 “十三五”时期宁波气象的现实基础与宏观形势的深入分析,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建设任务进行了较系统的思考与探讨,提出了宁波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及保障措施。
“十三五”;宁波气象; 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宁波实现“两个基本”、加快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转型、重塑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波气象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全面加快宁波气象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气象工作服务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十三五”时期宁波气象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形势
研究谋划“十三五”发展思路,必须立足于宁波气象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系统总结“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认真研究宁波气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准确分析宁波气象面临的新挑战,科学把握宁波气象在省内外中的历史方位。
1.1 “十二五”建设为宁波气象事业打下了扎实基础,突出表现在“六个显著”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气象事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5年,在浙江省气象局和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气象事业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科学管理,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气象服务,气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服务效益明显提高,“十二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气象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一是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基本建成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和多部门联动、多灾种监测的预警应急机制,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率达100%。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已和18个部门建立联合会商机制,与22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相关部门气象信息共享率达79.2%。台风、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根据全市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别建成旅游、城市、环境、农业、渔业、港口、海水养殖和生态气象等“八大”特色气象中心。全市每天通过3932块电子显示屏、22套电视气象节目、10个专业气象网站、2400台预警广播接收机向社会公众滚动发布气象信息;每天为350多万手机用户、2.5万余个灾害应急平台和决策用户发送气象短信,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公共场所气象信息接收传播设施普及率已达100%,公众主动应用气象信息使用率58.3%,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83.1%。气象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领先。
三是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天气业务系统,模式水平分辨率达到5 km,海洋气象预测预报能力、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0~240 h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预报预测产品体系,短时、短期预报精细到乡镇,中期预报精细到县域,城镇天气预报时效从5 d延长到7 d,时间分辨率为12 h。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显著改善,常规天气预报准确率84.2%,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正确率78.3%。
四是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显著加强。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2项课题分别获得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气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达70%。气象人才队伍素质队伍不断提高。1人入选中国局“百名首席预报员”,2人获评正研级高工, 2人入选省局首批“百人工程”。新组建创新团队10个。近5年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增长28.2%,本科学历人数增长146%。全市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86%,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气象人才资源保障率83.4%,人才竞争力显著增强。
五是气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水平显著强化。气象行政许可服务、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防雷装置检测得到有效规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审批提速在70%以上,审批事项中心进驻率和窗口现场办结率均为100%,提前办结率99%以上,气象法制健全落实程度达74.9%。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气象预警网格化社会管理单元覆盖率达69%。
六是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和气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8个县局中有5个局的科技楼(预警中心)或观测站建成并投入使用,2个局完成相关项目的主体施工,1个局的办公用房已动工建设。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全市气象部门先后有9个基层党组织、15名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党工委等部门的表彰。全市气象部门有1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继续保持“文明行业”荣誉称号,10家单位被命名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
1.2 “十三五”气象工作面临的形势将呈现“四个新”的特征
1.2.1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新需求
“十三五”时期,宁波将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服务中西部、联接海内外的港口经济圈。同时,随着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市化、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大力推进“五水共治”、雾霾治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均迫切需要更为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1.2.2 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压力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强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益严重,雾霾天气增多。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的重要因素。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热点及焦点。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防,增强气象灾害快速响应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这对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预警时效性、服务主动性,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
1.2.3 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对气象发展提出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正值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所呈现的“速度放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气象事业的发展。深化气象改革,应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为和地位,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改革为突破口,以业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气象事业的质量和效益,着力破解气象现行体制机制某些固有的局限性和长期累积的各种矛盾,促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
1.2.4 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气象工作面临新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内容丰富、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气象部门必须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更好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和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2 “十三五”时期宁波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任务
2.1 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全市气象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贴经济发展新常态,紧跟科技发展新步伐,围绕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加快构建港口经济圈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促进生产、支撑决策;坚持气象现代化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引领,发展智慧气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预警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
一是要继续把公共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服务引领与科技引领并重。继续把公共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更好地履行公共气象服务基本职能,不断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同时要深刻认识和牢固树立科技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理念,坚持以科技引领气象事业发展,促进气象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让科技成果得到充分应用,促进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建设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气象现代化。
二是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改革驱动和创新驱动并重。必须坚持改革驱动,着力分析和解决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不断激发发展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使改革成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让气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更大作为。必须主动服务和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放在气象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广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又要突出气象发展理念、方式、模式和制度创新,大力实施气象人才工程,全力提升气象人才素质,为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同时要大力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制定有利于社会化气象服务快速发展的政策举措,引导社会和市场资源参与气象、发展气象、壮大气象,激发社会和市场气象服务的创造力。
三是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坚持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为导向,进行气象资源配置和气象事业发展要素布局,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发展任务和发展措施,设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同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和找准气象业务服务的短板、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体制机制的瓶颈,并从解决问题入手,实现与目标导向对接,把解决现实重大问题与气象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有机结合,把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建立在解决主要问题的现实基础之上,认真谋划好“十三五”气象发展,从而顺利推进气象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2.2 战略任务
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宁波全面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加快构建宁波港口经济圈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等各项部署,“十三五”时期,宁波气象发展和建设重点战略任务是加强海洋港口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保障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台站综合保障能力。
规划任务的落实主要靠工程和项目来具体实现。 “十三五”拟规划建设三大重点气象工程:即 “智慧气象(一期)工程”、“ 八大气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和“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智慧气象(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海洋及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浮标站、风廓仪等),雷达双偏振升级改造;县域暴雨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智慧气象保障支撑系统;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升级;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建设多部门多灾种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机制和平台。
八大气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主要改造城市、农业、生态、海洋(捕捞、航线)、港口、环境、旅游交通、海水养殖等特种监测系统;建设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平台;全媒体融合气象发布平台等。重点提升生态气象、港口气象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
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标准化新型气象台站,改善基层台站业务技术用房、观测场室、综合业务平台以及台站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等附属设施,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台站业务服务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3 实施六大举措,全面推进“十三五”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为保障气象“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如下重大政策。
一是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出台公共气象服务政策。健全公共气象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事权清单。实施并完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适时启动政府公共气象服务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高影响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领导。
二是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完善气象事业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加强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培育气象服务市场,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加快建立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新型业务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气象服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明确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承担相应支出责任。深化气象预算和财务体制改革,健全与气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
三是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业务需求主导的项目立项机制,确保业务发展急需的项目得到及时稳定支持。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重大气象科技项目攻关。健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以应用为目的的科研立项、成果认证与业务化准入、科技成果对业务贡献的评估等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建立切实可行的、常态化的成果交流与共享机制。加强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设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气象观测仪器、专业气象和信息服务等领域与相关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发展激励政策。建立专门的人才发展专项经费,落实气象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气象人才工程项目,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气象事业发展的急需专门紧缺人才、骨干人才、业务一线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业务项目和行业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人才开发和培养。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优秀青年出国培训和访问交流。将人才发展专项经费列入预算,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以及地方政府专项人才经费支持,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投入和充分利用自有资金,逐步建立稳定多元的投入渠道。
五是积极推进开放合作,提高数据共享应用信息化水平。加强与各部门的交流合作,促进各部门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应用。加强气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统一的数据产品加工处理流水线,形成统一标准的数据环境。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大数据平台,充分挖掘气象信息资源的价值,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利用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高效能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提高气象数据的收集、监控和处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气象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健全气象观测资料获取、存储、使用监管制度,维护气象数据安全。建立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新媒体等新手段的技术创新平台。
六是加强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建设,提高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水平。完善以《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主体,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气象法规体系,出台《宁波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进一步深化气象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提高气象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提升气象标准的社会参与程度和实施应用水平。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
[1]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的通知(气发[2015]59号)
[2] 郑国光局长在2015年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内部情况通报第34期)
[3] 黎健局长在2015年全省气象局会议上的讲话(浙气办发[2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