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观察
2015-01-27王世富
作者单位:1612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对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分析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资料,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来评定术后疗效,其中28例优(73.7%),7例良(18.4%),3例差(7.9%),优良率为92.1%。结论 内固定加喙锁韧带的静力或动力重建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外观正常及功能恢复,并且具有临床治疗效果。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具有固定可靠、减少疼痛、防止肩部畸形以及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等优点,手术治疗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首选方案之一。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1.134
Study on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to Patients With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WANG Shifu People’s Hospital in Fuyu County,Qiqihar 161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to patients with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is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 Reviewed and analyzed surgical treatment data,and selected from 38 patients of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une 2014,and then made a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se data.Results According to Karlsson standard to evaluate surgical treatment efficacy,there were 28 cases of excellence (73.7%),7 cases of goodness(18.4%)and 3 cases of badness(7.9%),the treatment favorable efficacy rate was up to 92.1%.Conclusion Internal fixations combined with static or dynamic reconstruction of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 are of significant clinic effect to improve patients’ acromioclavicular normal appearance and its function recovery,compared to non-surgical treatment,surgical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getting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fixed,relieving pain and preventing from should deformation to have favorable acromioclavicular function; thus,surgical treatment is one of the best choice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Key words】Surgical treatment,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Effect
肩锁关节是上肢运动的支点,是上肢外展、上举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关节 [1]。肩锁关节脱位并不是很常见,但是伴随着严重的局部肿胀、疼痛以及压痛,使患者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严重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回顾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资料,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回顾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5±3.4)岁;Rockwood分型:13例Ⅱ型患者,10例Ⅲ型患者,9例Ⅳ型患者,6例Ⅴ型患者;28例脱位,10例半脱位;致伤原因:坠落伤12例,车祸伤15例,击打伤6例,其他伤5例;伴锁骨骨折16例,伴肋骨骨折18例,合并尺桡骨骨折4例。以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伤肢无力、局部肿胀、锁骨远端隆起等症状,并且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均确诊为肩锁关节脱位。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凝血酶等常规检查,并对患者行患侧肩关节X线正位片,对半脱位患者行双侧肩关节X线正位片。
1.2.2 手术方法 对患者采取仰卧位,然后用一薄枕垫在患者的患侧肩背部,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以及铺巾;沿着患者锁骨远端绕过肩峰做长约7~8 cm的横形切口,骨膜下切开并分离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处,使患者的肩锁关节充分显露,对碎骨片及关节腔内积血、血凝块、破碎关节盘进行清除,如果患者有喙锁韧带断裂的情况,可以采用褥式缝合进行治疗,但是先不要打结。然后在锁骨远端2~3 cm处的锁骨上,分别于前后方钻一骨孔并经过这个骨孔设置一道钢丝将患者的肩锁关节复位;采用2枚克氏针平行穿入肩峰外缘进入肩锁关节,然后进入锁骨约5~6 cm,将钢丝绕克氏针张力带形成反“∞”字来进行固定,将肩锁关节囊及韧带进行修复同时将采用褥式缝合的丝线收紧并打结;然后将克氏针针尾于肩峰外侧边缘保留0.7~1 cm并剪断,最后将患者的皮下组织及皮肤进行缝合 [3]。
1.2.3 术后处理 对患者的切口采用无菌敷料并进行加压包扎,并将患者的患肢采用三角巾固定在胸前。适当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发生感染;术后1周可以让患者适当的活动患侧肩关节,术后2周将缝线拆除,8~10周后对患者进行麻醉对克氏针及钢丝进行拆除。
1.3 疗效标准
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术后随访工作,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来评定术后疗效,分为三个等级。优:患者的患侧肩部外观正常,没有发生畸形;患者的肩关节能够活动自如并且没有痛感,能够正常的生活、工作;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正常≤4 mm,并且没有发现任何炎症。良:患者的患侧肩部外观正常,没有发生畸形;肩关节能够活动自如但是劳累后会有轻微的疼痛感,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正常≤4 mm,炎症不明显。差:患者的患侧肩部外观不正常,有畸形;肩关节能够活动受限并且有严重的疼痛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8 mm,炎症严重 [4]。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的38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术后随访工作,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来评定术后疗效,其中28例优(73.7%),7例良(18.4%),3例差(7.9%),优良率为92.1%。3例差中有1例患者钩钢板脱钩,1例患者钩钢板钩端挑破肩峰翘起,1例患者螺丝钉折断;其中有1例患者关节软骨面出现了严重的损伤,肩锁关节炎较为严重,后采取锁骨远端切除术进行治疗,另外2例患者进行重新复位固定,将固定物取出后没有再发生脱位现象。
3 讨论
本次研究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采用Karlsson评价标准来评定术后疗效,其中28例优(73.7%),7例良(18.4%),3例差(7.9%),优良率为92.1%。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实践证明,内固定加喙锁韧带的静力或动力重建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外观正常及功能恢复,并且具有临床治疗效果,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具有固定可靠、减少疼痛、防止肩部畸形以及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等优点,手术治疗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首选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