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柔并济峨眉风

2015-01-26陈晖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王超峨眉金庸

陈晖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

——【明】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

2004年中秋节,金庸先生在峨眉山灵秀湖边第一次观看峨眉武术表演:一位僧人用木棍向另外一位僧人的背上猛击,被击僧人硬气功发力,木棍瞬间断为两截。说时迟,那时快,一截断棍直接飞向金庸座席,将他座位前的水杯击翻,茶水飞溅,一时尖叫声四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暗器”,金庸岿然不动,显示了大侠风度。

事后,金庸坦言:“看到峨眉武术我很惭愧,我写得不够真实、精彩。以后再写小说,我一定会把峨眉派和峨眉武术写得更厉害、更精彩些。”

在耳熟能详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峨眉武术是由大侠郭靖的幼女、人称“小东邪”的郭襄在峨眉山出家为尼后开创的。

然而,峨眉武术四川省级传承人、峨眉武术发展中心主任王超和他的师兄弟们每当听到此种说法,都是“沧海一声笑”。

谁是峨眉派真正的创始人?

在峨眉山市大佛禅院右侧的峨眉武术联合总会,有关峨眉武术的史料一一展示在橱窗里。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据《华阳国志校注》记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师相助,巴蜀武人武艺高强,从而奠定了峨眉武术技击发展的基础。

据《峨眉山县志》《中国武术史》记载:峨眉通臂拳是由战国时期的“白猿公”司徒玄空(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洞灵子)模仿山猿创编的武术套路。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在四川地区,“白猿祖师”的影响非常深远,直到唐代,李白还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到“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将剑术优良的少侠比作“白猿祖师”。陆游也对峨眉武术相当喜好,留下了“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眉”的诗句。

“少林主刚,武当主柔,峨眉则刚柔并济。这就是三大派的区别。”王超说,峨眉武术在明朝进入鼎盛时期,其拳法更为精湛。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所著的《荆川先生文集》内有诗一首,题为“峨眉道人拳歌”,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明代峨眉派拳术,从起势到收势,其神态、劲力、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都记叙得细致入微。“这就是我们峨眉派武术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依据。”

习武之人每天都要舒筋拔骨。在大佛禅院,号称“峨眉七雄”的王超和师兄弟们经常进行切磋。看上去与常人无异的他们一旦换上练功服,展开拳脚,立刻“脚似醉汉、手如电,头似波涛、身如柳”,气场强大,足以使人瞬间穿越至“峨眉道人拳歌”描述的境界。“忽而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赞其硬功卓绝;“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颂其软功柔韧;“险中吴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称其变化自如,可谓精深之至。

王超师从峨眉高僧释通永,属峨眉八大主要门派的僧门传人。他精通峨眉拳、伏虎拳和峨眉剑,并在2005—2014年期间的全国武术之乡、第三届和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获一等奖,特别是在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国际组比赛。

1983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峨眉武术进行挖掘和整理,收集到了68个拳种和门派,2368种包括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以及技击项目,堪称三大流派之首。

2008年6月,峨眉武术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类项目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峨眉武术其理精深,其术奥妙,与古代哲学、医学、教育学、军事、杂技、音乐、书画等相互渗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它在健身、养生等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峨眉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任冀兰说。

(供图:峨眉武术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舒小铃

猜你喜欢

王超峨眉金庸
峨眉武术传承人王超的坚守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金庸的财富江湖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
延伸小游戏
Three-Dimensional Planning of Arrival and Departure Route Network Based on Improved Ant-Colony Algori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