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山当田耕 把树当菜种

2015-01-26尧斯丹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林权公益林林地

尧斯丹

今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我省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明确了完善集体林权确权颁证、规范林权流转等七项重点改革任务。

其实,从2008年以来,我省就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集体林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工作已经完成,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深化改革正稳步推进。全省累计确权颁证1.63亿亩,受惠林农 5300万人,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业产值从2007年的67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030亿元。由于前期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存在确权颁证不到位、林权流转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新型经营主体不足等问题,林改助农增收作用彰显不足,必须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因此,省委、省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四川省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特殊意义

我省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林业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任务。我省集体林占全省林地半壁江山,集体林业改革发展事关全省林业大局。通过深化改革,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必将有效释放三大潜能,促进集体林业发展。

释放经营者的巨大潜能。改革必将增强农民和经营业主对承包经营林地、发展林业生产、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调动他们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释放林地的巨大潜力。我省林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9%,但是单位林地产出远低于耕地。这是差距所在,也是农村发展、山区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改革有助于推动林地综合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地产出。

释放林业的多种功能。林业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改革让农民和业主吃上了“定心丸”,“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将成为森林经营的方向,森林质量和森林蓄积必将大幅度提高,有助于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林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完善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

推广内江市、叙永县经验,以县 (市、区)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将完善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纳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并安排部署。具体工作有:

首先,组织开展确权颁证“回头看”。对错登、漏登、重登的林权进行核查纠错,对联户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地将份额量化到户、股权证发放到户。

其次,认真做好纠纷调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将林权纠纷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内容,及时调处化解林权纠纷,依法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做到一般纠纷不出乡、重大纠纷不出县。

第三,加强林权管理工作。县(市、区)政府要明确机构、落实人员做好林权日常动态管理和服务工作,严格执行林权管理有关规定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加快建设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林权档案管理工作。

实现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富民协调发展

主要通过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改革来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双赢。目前我省已区划界定集体所有公益林8313万亩、商品林8127万亩,集体公益林全部纳入了生态效益补偿。

从严管理公益林。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公益林采伐政策,完善和落实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制度,探索非国有公益林政府赎买政策。

放活人工商品林经营。加快森林经营改革,鼓励和引导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深入推进集体林采伐指标分配改革,完善采伐指标分配机制,简化采伐审批程序,放活竹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政策,开展采伐权公开拍卖、网上交易和联合采伐等试点。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按照生态优先、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业,适度发展林禽、林蜂等林下养殖业,有序开展松茸、贝母等林下采集,突出发展森林人家、林家乐等乡村生态旅游业,加大林地综合开发利用,帮助林农实现“不砍树能致富”。

用改革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改革创新林权流转管理。在不改变集体林地所有性质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林权所有者意愿,引导林权依法规范流转。推动林权流转法制化和市场化建设,推动制定集体林权流转地方性法规,依托县(市、区)产权流转平台,逐步建成覆盖全省、规范有序的市场交易体系和信息发布机制。分类制定林权流转格式合同,探索林地林木分级评价机制和林权流转基准指导价格,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积极培育四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通过入股、合作、出租、互换等方式盘活手中林权,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合作林场,发展专业大户和涉林龙头企业,推进规模经营,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开展金融支林试点县建设,鼓励县(市、区)建立小额涉林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规范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理赔等环节,制定实施规程、灾害损失认定标准及保险条款示范文本等,建立保险机构参与灾前防范、灾后救助机制,提高保险惠农保障能力。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林农与龙头企业、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紧密联结的组织模式,让林农与林业经营组织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作者系省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本栏责任编辑:陈晖

猜你喜欢

林权公益林林地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